做音乐相册哪个软件是免费的(做音乐用什么笔记本好)

2022-10-25 16:13:05 0

做音乐相册哪个软件是免费的(做音乐用什么笔记本好)

我的音乐人生涯始于青春期。初中的一个暑假,我和几个爱听beyond的同学相约一起去学吉他,我和我妈要钱买吉他,她老人家一番审时度势后得出结论:便宜吉他练不出活儿,贵吉他入门用又太浪费,而且吉他这种东西不便于携带,而且颜峻老师早就说过,弹吉他这门手艺,百分之九十九是天赋,百分之一才是努力,天才那么多,哪儿轮的到你装逼。

于是我妈让我去了学声。我第一次见我的声乐老师是在一个上午,她对我进行了简单的视唱练耳后,发现我是一个五年难遇的低音奇才(就是五年),音域极宽,可以一直往下走。于是我在课上开始日复一日的练习著名中低音歌曲《嘎达梅林》,几百遍《嘎达梅林》练完后,我就开学了,没有继续深造。

这期间,老师并没有教我任何乐理知识,我基本可以说什么也没学到,只是开了开嗓。但是,这段儿学习经历加上几十盘盗版磁带,在二十一世纪初,奠定了我一生最初的乐感。

身怀简陋乐感,我一路前行,遇到了屌爆的Daft Punk,让我产生了创作电子乐的冲动,紧接我又遇到了伟大的GarageBand,让我轻松实现了创作电子乐的梦想。

GarageBand是苹果官方出的一个音乐创作app,他最屌的地方就是你只靠乐感就可以做出好听的音乐,期间不需要任何乐理的参与。

我最早是在iPhone上玩GarageBand,很简单,用了一下午,做了几个电子乐小段儿,很好听,直接导出当了铃声,现在还在用。后来GarageBand版本大更新,加入了很多中国传统乐器和大量民乐采样,我开始玩Mac版GarageBand,之前一直都没敢往开点,觉得逼格冒顶,无从下手。

没想到第一次打开GarageBand,进入创作界面,友好到像你的中学同学,有iPhone版的经验打底,我迅速进入了创作状态,没有被之前担心过的技术门槛卡住。

我做第一首歌那天是个周末,午饭过后,我靠在床头,窗外是个阴天,无风。我像一个文艺小清新装逼犯一样,看着淡灰色的云,回忆往事。我想起了年轻时在「黑蓝」看过的一句话,是柴柴写的,好像是一首诗的名字,又好像是一个博客的名字,那句话是:「那个下午我在旧居烧笋。」

与此同时,另一个名字蹿入了我的脑盘——《我在阴天烧报纸》。一个声音从胃的深处传来:「此处需要低音,此处需要低音,此处需要低音。」

我赶紧翻开Mac,从GarageBand采样库里找贝斯,一口气听了几十个,在我即将变成六指琴魔之际,一个撩人心弦,完美对应期待的低音出现了,之后的乐段儿如水银泻地,畅流无阻的涌出。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其实也是从下午做到了晚上,前后大概七八个小时。

光有乐段儿并不能成为一首完整的歌,于是我又开始试着搞结构,因为并不会作曲,所以只能现学,我参考了梁欢的纪录片《音乐的秘密》,把已有乐段儿按「主歌+预副歌+副歌+桥+副歌」的流行乐结构大致顺了下来,尝试了几种不同效果后,选出了最荡漾的一版,最终定曲。

写完第一首歌,我开始寻求发表渠道,几个音乐app都推出了独立音乐人平台,于是我踏上了申请独立音乐人的漫漫征程。

我同时申请了「虾米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的独立音乐人,我把第一首歌传了上去,很快,都打回来了,有的是需要补充佐证资料,证明音乐确实是我做出来的,上传音轨通道文件,还有的是需要我对自己上传的音乐进行准确定位,我原想就写个电子乐,谁曾想,电子乐里大概还包含了几十个分支,我连选了几遍,都给我打回来了,说不对。

最终我都忘了我是怎么过的审了。反正就是「网易云音乐」先过的,又过了一个月,「虾米」也过了。

在这期间,我的第二首歌也做出来了。我还记得第二首歌的初版也是一口气做出来的,像莫扎特上身一样,现在想起来依然很爽,比第一次快一些,来回比对采样、变调、调效果,也大概用了四五个小时。做这首歌的时候,我脑田里一直跑着一个青年洪金宝的形象,大概就是拍《鬼打鬼》那会,1980年,28岁的洪金宝一直跑,一直跑,跑出了我的歌名。

由于微信只允许在一个推送里放一个音频,所以我决定把这个宝贵的、唯一的音频名额留给了我好听到小便失禁的第二首歌《洪金宝环游世界》,希望你们喜欢。当然我的第一首歌《我在阴天烧报纸》也很好听,有兴趣的,可以移步去「虾米音乐」或「网易云音乐」。搜歌名或直接搜「马东」都行。

这首歌前后做了好几个版本,主要是结构和中间的solo不同,最终来回听了几十遍,选定了现在这个版本。

「虾米」的独立音乐人过审后,我开始往上边传歌,发现了一个和「虾米」合作的一个在线母带处理平台「LANDR」,对比体验了一下,效果确实有改善,于是花了点小钱,把两首歌的母带都进行了重新处理。最终传到了「虾米」,同时对已经上传的「网易云音乐」进行了洗版。

因为要以专辑的形式来发,所以就需要一张专辑封面,我翻遍手机相册,找到了一张几年前在一个游乐场随手拍的照片,牛魔王妹妹带着两个小弟朝着摩天轮方向行进。

专辑定名《我们都去公主坟》,灵感来源是我以前看的一本小说《我们都去海拉尔》。其实《我们都去公主坟》也是我第一个电影剧本大纲的名字。

创作音乐的过程比创作小说的过程爽得多,也难得多,小说有时候写不下去,出去转一圈,回来坐下就能接住气儿写,没思路咬着牙也还是能继续,但音乐一旦找不到合适的衔接,有时候半个月都是停工状态,寸步难移。

尹珊珊老师写过一篇《怎么读小说能够更加进步?》。告诉大家在翻开书之前要提醒自己注意的一些事。

  • 每个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 作者如何处理风景描写?

  • 作者写对话的风格是什么样?

  • 重要事件发生的时候?

  • 人物做了哪些意料之外的决定?

在阅读过程中留意这些东西,目的是为了自己写的时候可以写得更好。反之,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我为什么要做电子乐,好玩当然是最主要的,同时还有一点,动手去做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听,比如你会想一些有可能你听了一千张专辑也从来没想过的问题,吉他先起,八拍以后进贝斯,再过八拍进鼓,或者直接先起贝斯。做得多了,就更会听。

我做的过程中,考虑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过场,两段旋律间可能有几万种过场方式,你需要不断地试,不断地听,直到最爽的那一刻出现。

最后展望一下未来的音乐创作计划,我是一个致敬爱好者,未来可能会做一首致敬美好药店《崂山道士》的歌,可能还会做一首致敬《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歌,从里边采一些样,最想做的还是Daft Punk,有点难,慢慢来,可能还会做一些轰趴可以放的氛围曲目,可能还会做一首献给小恶魔imp的歌,聊创作计划是人类世界最骇的事。

希望可以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专心做音乐

过往随手看:

「想学英语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今日次条」

「点赞即赞赏,转发即真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字:  做音乐相册哪个软件是免费的  做音乐用什么笔记本好  做音乐软件哪个最好用  做音乐号mv素材哪里找  做音乐短视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