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022-10-26 22:55:41 0

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经五丈原 温庭筠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这次我们赏析一首咏史诗 ——《经五丈原》。温庭筠生活在晚唐,此时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诗人多有咏史怀古之作,实属自然。

对于诸葛亮,杜甫有过“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温庭筠的心情应该与杜甫相近。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诗的首联气势凌厉。前一句写蜀国铁骑声势浩大,排山倒海,飞速北上。其中“云雕”是指画有虎熊与鹰隼的旗帜。“绝尘”即不沾尘土故而形容奔驰神速。后一句写蜀军气势壮大,给人以大军压境之感。“铁马”、“云雕”、“绝尘”、“柳营”几个词使得“高压”更加具象、更加有实感,让人一下子就能想到蜀军军容整肃,兵锋直指中原的场面。首联也点名了季节——春。史载诸葛亮在蜀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的春天举兵伐魏,屯于五丈原。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首联中的“柳营”。“柳营”即细柳营,这里用了周亚夫军细柳的典故。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军臣单于拒绝和亲之约,以六万骑兵,兵分两路,侵入我上郡及云中郡,残害我治下百姓。为抵边患,文帝分别命刘礼、徐厉、周亚夫军于霸上、棘门、细柳三地。文帝犒军,行至细柳,先驱不得入,天子亦不得入。文帝遣使持节,方开壁门。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亚夫持兵而揖,军礼相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成礼而还。事见《史记·绛侯周勃列传》。周亚夫在景帝朝还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后人常用“细柳营”赞军纪严明,这里就是赞赏诸葛亮治军有方,如周亚夫一般。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颔联的“天清杀气”既点明了秋天,又暗示战事非常紧急。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诸葛亮逝世了。史载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逝世时,一颗“赤而芒角”的大星坠落在渭水之南。诗人在这里用了“妖星”,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表达了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积劳谢世的遗憾与悲痛。

诗的前两联从春到秋,由昼到夜,写得跳脱飞动。蔡厚示先生评价这两联:“慷慨悲壮,深沉动人,跌宕起伏,摇曳多姿。”的确,这两联风格遒劲有力,与大家印象中温庭筠媚艳的风格区别很大。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颈联承接颔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并没有使后主醒悟。一个“空”字透露出无限的无奈与感慨。诸葛亮逝世后蜀国江河日下,再也无力逐鹿中原了。“下国”就是指地处西南的蜀国。“得鹿”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蒯通对刘邦说的话“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尾联再承上联,面对蜀国最终灭亡的结局,祠堂中的诸葛亮像已经无话可说了。“象床宝帐”是指祠堂神龛中的陈设。

诗的最后一句耐人寻味。谯周在诸葛亮逝世后成为宠臣,力劝后主降魏。“老臣”是杜甫对诸葛亮的赞叹:“两朝开济老臣心”,用在这里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因为老臣指的是德高望重并且拥有丰富人生经验与政治经验的长者重臣。尽管谯周和他的《仇国论》到现在还存在争论,但显然诗人对他持否定态度。

对于谯周的问题我不发表看法,但对于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我简单说两句。有人认为诸葛亮穷兵黩武,使蜀国民不聊生。这一点我不能同意,原因就是武侯祠。诸葛亮有祠堂,享香火,说明蜀国百姓爱戴他。我们来做两种假设。第一种,诸葛亮逝世后,蜀国政府强制要求百姓祭祀诸葛亮。那么蜀国灭亡之后,蜀地百姓大可以毁掉祠堂或者不再祭祀。然而事实是,在唐代,当地百姓仍然祭祀武侯祠。有杜甫的诗为证“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咏怀古迹五首(其四)》)”第二种假设就是蜀国百姓是自发为诸葛亮修祠堂的,这就更不用说了。从两种假设进行推理,都印证了陈毅将军的话“孔明反胜昭烈其何故也?余意孔明治蜀留有遗爱。”

最后,咏叹诸葛亮的诗词很多,今天给大家一首明代无名氏的《武侯庙》。写得虽不及《经五丈原》,但也还不错。

武侯庙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注:本文借鉴了《唐诗鉴赏辞典》蔡厚示先生的鉴赏文章。

观乎人文,化成天下

北化人文

供稿:北京化工大学人文知识竞赛校队

关键字:  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表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千载谁堪伯仲间的上一句是什么  千载谁堪伯仲间是哪位诗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