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警示教育心得体会500字(安全警示教育考前测试50题)

2022-11-05 15:08:35 0

安全警示教育心得体会500字(安全警示教育考前测试50题)

“5.25”陇海线57823次列车冒进信号一般C10事故分析

一、事故概况

2017年5月25日5时58分,郑州局57823次路用列车(洛阳供电段配属0602089号接触网作业车,编组1辆)在陇海线豫灵站Ⅱ道(含)至太要站间上行线接触网维修作业时,越过豫灵站未开放的SⅡ信号机进入陇海线豫灵站至故县站上行区间,停于K922+799处;07时10分,返回豫灵站内Ⅱ道,未影响行车,构成铁路交通一般C10事故。

二、事故原因

经调查,57823次路用列车(0602089号接触网作业车)司乘人员在不掌握作业封锁区段的前提下,接到车站发布的调度命令后,虽然进行了复诵但没有确认命令内容、瞭望不彻底,未确认信号,臆测动车,盲目越过未开放的SⅡ信号机,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三、事故定责

根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部令第30号)第十四条,构成铁路交通一般C10事故。该起事故是由于接触网维修作业组织、管理不到位,作业车司机臆测行事,盲目开车造成,定洛阳供电段全部责任。

四、问题及教训

该起事故原因低级,与“4.15”兰新线调车冲突事故如出一辙,暴露出洛阳供电段在现场作业控制、自轮运转设备专业及安全管理、干部履职尽责、吸取事故教训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现场作业问题

1. 不执行作业标准。洛阳供电段接触网作业车司机不参加作业分工预想会,副司机参加分工会没有向司机说明作业地点,两位司机未认真审核车网联控信息卡,不确认调度命令,不执行瞭望制度,不确认信号,将一次出乘作业标准化程序抛之脑后,臆测认为作业区段是豫灵站至故县站上行线一站一区间,臆测开车。

2. 违规组织巡视作业。当日作业只有豫灵站至太要站间上行线一站一区间停电作业计划,车间并未上报点前在故县站至豫灵站间点外巡视计划,但故县站网工区却随意安排作业人员8人分两组在区间进行巡视作业,且未签发第三种工作票。

3. 风险研判严重缺失。一是作业车司机周社会长期未驾驶车辆在豫灵站至太要站间区段作业,日常的作业基本是在豫灵站以东,思想意识还停留在豫灵站以东作业;二是太要站接触网工区自今年4月份撤销改为值守点后,部分人员并入故县站接触网工区,工区管辖设备范围发生变化,车间没有对工区撤销后带来的作业模式及人员变化的风险进行研判,制定卡控措施;三是临时安排作业组人员在豫灵站至故县站间巡视作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作业车司机对作业区段的判断。

(二)过程控制问题

1. 未落实安全风险“逢变必查”要求。洛阳供电段2017年4月下旬撤并了太要站接触网工区,其作业车司机调整到了其他车间,而其设备检修职能并入了故县接触网工区。生产组织变化后,洛阳供电段、车间均未结合设备管界变化、作业车司机调整,对变动初期作业车司机看道熟悉设备、排查设备和作业风险进行安排、部署和落实,对变化带来的风险主观上不重视、措施上未跟进、作业上未防范。

2. 未落实干部安全风险管控责任。灵宝车间生产组织机构调整后,洛阳供电段主管领导、设备科、技术科对变化带来的风险,思想上认识不清,意识上缺乏敏感,履职上缺乏尽责,管理层既不要求车间加强添乘和督导,又不去现场帮助指导防控,导致风险积累成隐患,隐患累积成事故。

3. 添乘卡控要求形同虚设。按照接触网作业车安全管理细则要求,一站一区间封锁作业,供电车间或设备科专业管理人员要添乘卡控,但洛阳供电段此项规定没有具体的卡控措施和责任落实部门,导致添乘计划无人把关,添乘要求落不下去。

4. 结合部安全管控不到位。事故表象是司机不确认调度命令、不确认发车进路、臆测行车造成,但接触网作业随意安排人员下车巡视设备,给司机带来作业地点错误的判断,为事故发生埋下了隐患。从中暴露出该段、车间管理层在规范接触网维修作业组织、卡控接触网与作业车结合部安全方面,存在组织不严密、措施不完善一系列问题。

(三)专业管理问题

1.技术规章存在漏洞。洛阳供电段制定的《普铁接触网作业车一次出乘作业标准及司机确认呼唤应答标准》对出乘前每台接触网作业车必须有一名司机参加工区分工会的规定,与供电处发布的(郑铁供〔2016〕172号)文规定的司机、副司机共同参加工区分工会的规定相违背。

2. 作业车GYK控车模式不清。洛阳供电段接触网作业车在封锁一站一区间情况下的GYK控车模式为调车作业,查阅该段轨道车相关管理文件,对封锁一站一区间作业的控制模式没有进行明确。选用调车作业模式,行车安全只靠人员来控制。

3. 专业管理薄弱。供电处和站段主要领导对作业车安全在思想上和口头上重视,但实际工作中专业检查和添乘跟班不多,对作业车管理现状、薄弱环节和季节性风险卡控不到位。尤其是去年洛阳供电段作业车专业管理改为属地管理后,不能准确把握接触网工区管控作业车安全能力、管理状况、存在问题和短板,不能及时发现接触网工区管理作业车认识不到位、管控能力不适应的问题,也未采取超前防范措施。

4. GYK数据分析不全面。洛阳供电段对作业车GYK数据分析停留在输入参数、放风、出入库等层面,没有结合接触网作业特点,对作业区域、停留启动、距离地线位置等,进行施工作业针对性项点分析。

5. 车网联控流于形式。洛阳供电段对作业车司机参加作业前分工制度执行不力,现场以车网联控卡代替分工会,司机不掌握封锁区段。工作领导人(施工负责人)与司机共同确认调度命令执行不到位,工作领导人指派其他人员代替确认的情况较为突出。

(四)安全管理问题

1. 月度安全分析漏项。洛阳供电段月度安全分析会没有作业车调车及瞭望方面的内容,车间安全分析会记录也看不到管理干部汇报作业车安全方面的内容,接触网班组安全分析会更没有车网联控及作业车运用方面的安全问题。

2. 安全预警不落实。为吸取“4.15”事故教训,供电处虽然于4月21日下发了《供电系统第17号安全预警》,通报了事故概况,提出了司机防冒进、加强车网车机结合部安全管控,以及防冒进、防溜逸措施要求,但后续检查、督导不够,没有对供电段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工作布置多,督导检查少。洛阳供电段只是转发了预警通知,没有制订有针对性的落实措施,也没有开展有效的现场检查,导致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3. 专项活动开展不力。为贯彻落实“4.16”全路运输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路局在全局范围内开展调车作业安全专项检查活动。洛阳供电段没有以正式文电的形式发布落实措施,而是将路局文电予以转发,检查出的问题没有纳入问题库,也没有整改措施和期限。

(五)干部履职问题

1. 车间干部履职不认真。查灵宝车间管理干部添乘作业车情况,车间副主任4月份只有1次,车间指导司机没有发现调车作业方面的问题,车间除主任、主管副主任、总支书记外,其他管理干部没有作业车添乘任务。该车间1至5月份违章违纪登记105件,其中轨道车司机违章只有5件,段安调科发现4件,车间只有1件。

2. 段管理干部履职不到位。抽查洛阳段干部添乘作业车情况发现检查质量不高,检查的问题关于作业车运用方面的较少,说明没有全过程对作业车司机“两标”执行进行盯控。抽查设备管理科1至4月份干部履职考核表,主管副科长未按工作标准要求,对GYK数据进行抽查和组织GYK分析。

五、措施及建议

1. 深刻汲取事故教训。5月27日,铁路局召开了安全对话会,会议通报事故概况、原因,局长何元与责任单位洛阳供电段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进行了对话。下一步,路局还将组织召开扩大分析会,举一反三,重点从作业车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专业指导、干部作风、队伍素质等方面,全面分析深层次管理原因,认真反思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逐项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限期整改落实,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2. 补充完善作业标准。要求供电处深入现场,全面调研一站一区作业模式,明确作业车GYK控车模式,从物防、技防上采取措施,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加强现场作业控制。各供电段采取措施加大现场作业控制力度,重点对日常维修作业加强盯控,严格作业标准落实,合理组织生产,遏制违章指挥和违章蛮干,确保现场安全有序可控。

4. 继续开展自轮运转及调车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路局决定全局调车(自轮运转)安全专项整治延长至6月15日,要求各站段吸取兰州局“4.15”,我局“4.27”、“5.25”事故教训,对照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问题,各单位全面自查自轮运转设备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及死角,集中整治自轮运转司乘人员作业标准松散、专业管理弱化、现场作业失控、业务技能不高等问题。同时,组织成立检查组对各站段调车作业安全专项整治进行对规对标检查,对供电、工务轨道车安全管理现状进行重点剖析检查,全面扭转自轮运转设备管理被动局面。

5.开展轨道车司机专题培训。由路局组织对全局轨道车司乘人员进行一次全面培训,审查上岗资格,严格把关,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能上岗。

6. 强化干部履职考核。各供电段进一步完善接触网作业车添乘人员检查项点、盯控重点,对作业车控车模式、车网联控确认、调度命令的接收等关键环节重点检查。进一步优化段、车间管理干部以及专业管理人员的添乘检查方案,加密添乘检查频次,加大履职过程、工作落实的追踪、考核力度。

7. 强化车网联控工作。将作业车司机参加点前分工预想会、工作领导人(施工负责人)与司机共同接收和确认调度命令作为硬性管理规定,纳入违章违纪范畴,加大车网结合部的日常检查力度,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控制。

关键字:  安全警示教育心得体会500字  安全警示教育考前测试50题  安全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安全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安全警示教育记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