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导演郭帆简介(流浪地球导演是哪里人)
春节假期,
《流浪地球》火了
或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2019春节档观众满意度创同档期新高
《流浪地球》观赏性居历史调查影片第一位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2019年春节档调查结果显示,春节档观众满意度得分83.9分,获“满意”评价,是自2015年开展调查以来春节档中的最高分。其中,科幻片《流浪地球》以85.6分获档期满意度冠军。
《纽约时报》的报道采用吴京照片作为封面图,公开向全世界称赞《流浪地球》:中国首部以太空为背景的大片,认为这将标志着中国电影制作新时代的到来。
这部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面对太阳即将毁灭的境地,人类不得不实行“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主要演员有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以及年轻一代的赵今麦和“战狼”吴京,可以说阵容涵盖老中青少各个年龄层了。
连印度媒体也发出了赞美,赞叹地说:“中国电影试图将我们的星球带离太阳系,在影片的故事情节中有一个前所未见的元素……片子看起来甚至超越了好莱坞的标准。一个字:哇!”这种赞叹一点不夸张。这部电影的大部分投资都用在了电影制作上,主角吴京0片酬,吴孟达片酬很少。
新华社评论:《流浪地球》也绝对不是《战狼2》的太空科幻版。最终的任务虽然是由中国人提出并实施完成,但是整个流浪地球计划是全人类群策群力的结果。中国科幻的内核:全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的科幻,一直都有着有别于欧美科幻的不同的文化内核,“一人开挂,拯救人类”的欧美好莱坞科幻片。
网友也纷纷表示认同:外国人拍科幻片是逃离地球寻找家园,我们中国是带着自己的地球母亲一起走,生死与共。《流浪地球》的热映,闪耀着不同于西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光芒。期待我们中国能够拍出更多像《流浪地球》这么优秀的科幻片!
为了呈现小说里的宏大格局,该片的概设团队和美术团队费时15个月,依据小说内虚构的超现实场景和细小道具,制作了3000多张概念设计和8000多张分镜头画稿。
如果看了有没有注意到里面的“济宁派出所”?为什么流浪地球要植入这么重的硬广告呢?为什么《流浪地球》对山东济宁这么厚爱?
原来80后非科班出身的导演郭帆是土生土长的山东济宁人。难怪有网友惊呼:有情有义的山东济宁导演80后小伙面向全球为自己的故乡和父老乡亲打了一个价值亿万的硬广告!
首先来看看这位大导演的简历:
郭帆:
1980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
1983年,三岁就开始喜欢绘画的神童
1987年,就读于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小学
1991年,获全国少儿书画大赛绘画组冠军
1994年,就读于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三中学
1996年,就读于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
1999年,就读于海南大学法学院
2003年,海南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就职于中国旅游卫视《亚洲音乐中心》栏目组,担任节目包装监制职务。
2007年,平面设计作品《你很热吗?》获得世界绿色和平组织+gettyimages全球公益广告设计大赛金奖 ;
获奖后成为北漂,就职于共和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2009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研究生。
2011年10月1日,与李阳共同执导爱情电影《李献计历险记》 。
2012年,导演工作室签约万达。
2013年7月,郭帆执导的《同桌的你》在北京开机;同年,导演工作室与万达解约。
2014年4月,导演作品《同桌的你》全国公映,内地总票房为4.7亿元 ;6月,入选“新生代”导演11人名单。
2016年,郭帆执导刘慈欣小说改编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之所以能成为标杆性的一部硬科幻电影,甚至被赞说“可能会开启中国的科幻片元年”。
这既与刘慈欣的高质量剧本有关,也和导演郭帆融入中国人无法离舍的亲情元素和家园情结的创作手法密不可分——在宇宙中去丈量家园的尺度,这成为了国产科幻片的一条新出路。
郭帆说,整部电影的叙事模式与他上学的经历不无关系。“大家可能注意到片中林更新的旁白,都像日记一样明确的标有XX年XX月XX日晴,其实这也是因为我自己就有写日记的习惯。”
在济宁一中就读时,郭帆的班主任方兆春曾回忆说,那时候郭帆是个文质彬彬的大男生,高高的个头篮球打的很好,而且喜欢画画,所以高中三年里,班里的黑板报几乎都是他一人包揽。
因为从小喜欢画画,所以郭帆到了高中时,就特别渴望自己画的画能动起来。“这自然就是电影喽!”郭帆告诉记者,高三的时候他自己跑去北京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编导系。可那年恰巧不招山东籍考生,导致郭帆与自己心仪的学校、心仪的专业擦肩而过。
无奈的郭帆后来报考了热门的法律专业,但对专业不“专一”的他大学里还拍了两部微电影,并且一毕业就带着一张法律专业的毕业证,和两部微电影去北京的各大影视公司应聘导演。“人家十分客气地告诉我,你可以出去了。”郭帆笑着说,就这样,在北京一家电视制作公司找到工作后,郭帆一边在这个领域忙碌着,一边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在职研究生。从此,才慢慢的踏上了拍电影这条路。
《流浪地球》设定的是一个2500年、人类一百代的逃亡计划。 但是谁都无法预测这个愿望能否实现。他们只能怀抱希望,想象着自己的后代子孙在草原上欢笑,草原有清澈的小溪,溪里面有银色的小鱼…… 就像小说里“我”的妈妈教育孩子: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看科幻片也能看哭!《流浪地球》的“回家”主题简直就是催泪弹。
中国硬核科幻
就只问这一句话:
我们是否有勇气,
带着地球去流浪?
影片的最后
这句话让很多观众泪奔:
不论最后结果
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
我们决定
选择希望
现实中,“流浪地球”真的可能发生吗?明知靠近木星有危险,为什么地球还要走这条路?
带着种种疑问和思考,让我们一起恶补,共同走进科学的奥秘!
为什么要去木星?
故事背景是这样的:太阳急速老化,不断膨胀,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于是人类为自己选了一个新的家园——比邻星(半人马座三星)。
比邻星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但质量只有太阳的八分之一
地球是个庞然大物,半径6371公里,重达59万亿亿吨。但人类造出了同样庞大的行星发动机,足以在5年左右将地球推进到逃逸速度(脱离太阳引力的最低速度)。
行星发动机示意图
但这个速度还远远不够。比邻星(半人马座三星)距离地球4.3光年,如果按照逃逸速度航行,需要7.7万年才能抵达,这实在是太漫长了!
即使行星发动机继续加速,达到光速的百分之一仍然不可行。于是人类想到了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令地球零消耗改变方向、提升速度,最后到达比邻星。
那为什么行星发动机不能加速到百分之一光速呢?这是因为行星发动机的能量来自“重元素聚变”。
重元素聚变有什么限制?
所谓重元素聚变并不稀奇。在宇宙深处有不少恒星“巨无霸”,内部就在进行着重元素聚变。
重元素聚变的质能转换效率是相当低的。最乐观估计,地球要达到逃逸速度,也必须烧掉7亿亿吨的石头,相当于把全球的地面挖掉40米做为燃料;要达到光速的百分之一,则必须削去地壳的一半。
如果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推动地球,那就借助精巧的轨道计算,利用天文尺度的力量——万有引力。于是人类将目光投向木星,这就是电影前半段上演的。
木星的引力弹弓是怎么回事?
航天中存在引力弹弓现象,利用它,可以令航天器零消耗低改变方向、提升速度,送达目标轨道。
引力弹弓一般发生在一对重量相差悬殊的天体之间。这里我们用木星(红色球)和地球(蓝色球)举个例子,如图a和图b所示。
地球以速度V靠近木星,而木星在轨道上以速度U运行↓↓↓
图a 引力弹弓的示意图
足够靠近后,地球被木星引力抓住,牵引,优雅地转体半周,然后像掷铁饼那样甩出去↓↓↓
图b 引力弹弓的示意图
感谢木星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地球获得了木星的轨道速度U,叠加上原有的速度V,速度增加到了U+V。地球的速度和能量都增加了,却没有消耗任何燃料,就奔着新家园去了。
但如果变轨时离一颗巨行星太近的话,这趟“观光旅行”可就要不怎么愉快了。
靠近木星时,行星发动机大批熄火
当地球靠近木星时,人类突然遭遇了巨大危机:数千台行星发动机故障熄火了,全球地震,火山爆发,岩浆吞没了地下城……
图中红线部分为长城
为什么几千台发动机会同时熄火呢?为什么地震、火山都赶在这个时候来凑热闹呢?这一切灾难的根源是“洛希极限”,简单说就是地球离木星太近了,太近会发生什么呢?
超过洛希极限会发生什么呢?
洛希极限(Roche limit)是天文学中的一个特殊的距离。当两个天体的距离少于洛希极限时,它们就倾向于被“潮汐力”撕碎。
计算表明,地球和木星的距离如果低于10.3万公里,那么大气就会在潮汐力的作用下脱离地球;如果距离低于7.44万公里,那整个地球都会被撕碎。
潮汐力有多可怕,我们拿一个茶壶和茶杯举例子:
图c 用来演示潮汐力的茶杯
我们在杯壁顶部倒一些水,让它在重力作用下向着杯底滑落。越靠近杯底,水滴会越拉越长,最后被拉扯到了撕裂的极限。这个极限就可以被认为是这个茶杯对水滴的“洛希极限”。
木星的引力场,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茶杯”。地球尺寸很大,当它靠近木星时,离木星较近一侧受到的引力,将比较远一侧大得多,因此会像水滴一样被逐渐撕裂。
图d 地木流体洛希极限模拟
《流浪地球》电影中,地球已经到达了地木“流体洛希极限”(地木距离10.3万公里)。在此处,液体和气体不再能被地球引力束缚,而倾向于逃逸;而岩石还勉强能凭借自身的硬度坚持一会儿↓↓↓
再靠近木星一点,地球将进入地木“刚体洛希极限”(地木距离约7.44万公里)。在此处,就连坚硬的岩石都会被引力差撕碎,地球将彻底解体↓↓↓
图e 地木刚体洛希极限模拟
可以想象《流浪地球》中,人类面临的是怎样的绝望了。太靠近木星不行,那样会被潮汐力撕碎;太远离木星也不行,那样无法借助引力弹弓变轨……
好的科幻对科学有指向意义
限于时间和篇幅,在此只能对《流浪地球》中两个关键情节的科学背景进行讨论。实际上电影中涉及的科学知识非常多,设定详实,且高度融入剧情。
最重要的是,它们引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一部好的科幻电影真的能开启观众、尤其是孩子们的想象力与求知欲。好的科幻作品,尤其是硬科幻,对于科学是有比较强烈的指向意义。
在春节之际看到这样一部国产科幻电影,娱乐之余,还能传递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这个假期太充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