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蔡林森从洋思到永威读后感)

2022-11-07 12:14:29 0

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蔡林森从洋思到永威读后感)

编者按:

《人民教育》2009年第21期发表了时任中国教育报刊社新闻研究中心主任、副编审赖配根(现任《人民教育》副总编辑、编审,中国期刊协会教育期刊分会副秘书长)的文章《解放“学习力”——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背后》,文章通过永威学校的一节初中数学课实录,详细解读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各个教学环节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高度评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唤醒了学生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释放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学习力”,是永威学校成功的重要法宝。时至今日,读起来依然有极强的指导价值。

解放“学习力”

——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背后

赖配根

2006年,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以下简称永威)处于生死存亡之秋。

学校管理松散,教师上课满堂灌,教学质量急剧下降,有的学科期末考试全班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及格!

学生厌学,有能力的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转走。

学校将要“关门歇业”。

当年10月,刚从江苏省洋思中学退下来的蔡林森加盟永威。

不到3年,永威起死回生:学生(绝大部分是三流生源)成绩稳居当地一流,甚至有的学生转读永威时两科成绩之和将将半百,1年后却考上了重点高中;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原来满地纸屑变为窗明几净,课间操由稀稀拉拉变为沁阳的一道风景(5000多人同时做得整整齐齐)。曾经转到别的学校的学生恳求父母把自己转回永威,各地家长纷纷把孩子送来,小学部急剧扩张,初中部新生比3年前翻了一番,高中部生源越来越好。永威成了河南省的品牌学校!

3年前,有人对蔡林森说:你到这个地方,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3年后,到永威取经的人络绎不绝。

蔡林森靠什么杀出一条血路,彻底改变了永威?

他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一节没有任何“花样”的课

课堂头1分钟里的“玄机”

颠覆!

永威老师的课,颠覆了我们对课堂、教学惯常的认识!

我们认为,课堂是要讲的,没有老师的讲就没有学生的学。

不!永威人说:课堂要尽量减少老师的讲,只有老师不讲学生才可能真正地学。

我们认为,先有老师的教,才有学生的学,教是课堂的主旋律。

不!永威人说:先有学生的学,才有老师的教,学是主导课堂的一切。

我们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教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永远不放心学生成了我们的心结。

不!永威人说:不教才是教,永远坚信学生学的自觉和能力,时刻警惕老师的教变成越俎代庖,才是教育的真智慧。

我们认为,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去理解知识,至于运用、练习更多地是课堂之外的事。

不!永威人说:理解和运用知识是课堂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因为没有运用就无所谓理解。课堂没有相当的练习量,学生就不可能形成能力,更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这是教师的失职、教学的失败。

这节数学课忠实地体现了这些“教育信条”。45分钟里,老师的讲解大约只有六七分钟,她把时间都留给了学生自学、练习。课堂的起点不是老师的教,而是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要求自学。学生的理解、练习产生错误时,首先不是老师解疑释惑,而是请别的学生更正、讨论。她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做练习,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至少独立做了21道题,其中有4道还经过全班讨论,这意味着他们课外没有了作业负担。

老师不过是课堂的影子,而且是自我极度克制的影子。

这就是永威人的教学革命!

这就是蔡林森经过20多年探索实践、在洋思中学开花结果、又在永威不断丰富创新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所呈现的“另类”课堂风景!

什么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不是字面上的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具体说来,它一节课的经典模式大概分为4个模块8个小环节:辅助环节(约1分钟,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即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指导)→先学(约15分钟,包括读书看书、检测练习或提问)→后教(约10分钟,学生相互更正或曰兵教兵、师生讨论)→当堂训练(约20分钟,即完成作业)。永威老师的课就是按照这个经典模式上下来的,只不过有些环节所费时间没有如此精确。

当然,因学段、学科、课型的不同,这一经典模式可作变通处理,比如小学,永威摸索出了“四个一”:看一看(即自学)、做一做(即检测)、议一议(即后教)、练一练(即当堂训练)。再如语文和英语,因为教学目标与理科相比,更为多元,就变为“分散学分散教”,即学一点、教一点;再学一点、教一点,一节课里一般要进行3轮的“先学后教”,最后才“当堂训练”。毕业班尤其是高考前的复习课,采取的则是大循环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第一节课读书(即自学),第二节课考一考(即检测),第三节课更正、讨论(即后教)。但不管怎么变通,都没有超出这一模式的基本架构、基本理念,“还是以学生自学、自己练习为主”。

有人惊讶了:按照这个模式,教师岂不是太省事了——在课堂上只要讲解几分钟,甚至有的就只讲4分钟!

上课就是让学生自习,就是让学生做作业,还要教师干什么?

就凭这革了小学到高中各个学科教学的命?

问得好!

蔡林森20多年心血的结晶,当然不会是看上去这么简单。

它的门道,必须钻到每个环节的细节后面才能看清楚。

先钻进“辅助环节”吧。

不要小看了这1分钟。永威的课堂之所以能够留给学生大量时间自主学习,就是因为在这做足了文章。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里至少要花五六分钟乃至十几分钟。比如语文,“一上课,老师先要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介绍主题、作者生平,揭题,接下来可能还要范读课文。十几分钟就没了,而且这十几分钟还是学生坐在那里听。”蔡林森说,“这是在浪费时间。比如时代背景,有的可能学生在历史课上就学了,你再介绍不是重复吗?退一步讲,即使学生不知道,也不影响他们读懂课文啊。又如课文主题,学生只要把课文读通了,自然就会知道,你一上来就讲,他再去看课文就没有意思了。”

对课堂浪费1秒钟都深恶痛绝的蔡林森,决绝地把这些环节一刀砍去。“一上课,就直接引入课题,出示目标,出示自学指导,这样就大大节约了时间。”

这里最重要的是出示好“学习目标”。“教师只有把目标写准了,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才有方向。”然而,许多老师并不懂如何准确制订教学目标,只是“糊里糊涂上课”。教师一“糊涂”,学生就跟着迷失方向。

蔡林森认为,制订“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能偏离学科方向。“比如教说明文《蜘蛛》,有的老师把目标定为让学生‘知道蜘蛛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等’。这就完全错了。这是语文课,不是常识课。很多语文老师都把语文课的目标变成了常识课的目标。什么是语文课的目标呢?仍以《蜘蛛》为例,应该让学生学习文章怎么抓住蜘蛛的特征以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说明。又如教议论文,应该让学生明白文章用什么论据如何论证中心论点,而不是把主要精力花在让学生知道什么政治道理上。”

第二,不能降低要求。“中国有80%的老师都不知不觉把教学目标降低了,他们的教学根本没有达到目标。这就是我们教学质量不高的根源所在。”蔡林森说,“比如教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目标应该是什么呢?是要理解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而且还要能正确运用。但是许多老师最多只达到了一半:理解。他们从上课讲到下课,就只是讲了例题。学生只能达到理解的程度。为什么呢?你没有给他们动手实践的机会呀!你讲得再好,只能说让孩子们懂了,只能叫做理解知识。没有动手,就谈不上正确、熟练地运用。只有训练,才能形成运用的能力。如果教学目标里规定培养学生运用的能力,那么你就要用70%的时间花在运用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规定要用20分钟做作业,而且,“先学”中六七分钟的检测,实际上也是做练习,也就是说,整堂课有26、27分钟都是在让学生动手“做”,其目的,就是要在课堂上真正培养学生正确、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是,大多数的老师,都是把应该在课堂完成的作业留到课外,这样既无法保证学生独立练习,影响其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这就是“减负”越减越重的根本原因!

第三,不能拔高要求。比如七年级教文言文,只要课本释义弄懂了,课文大致读懂了,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读、领悟,就行了。又如教诗歌,让学生读出感情就可以了。“可是,有的老师不得了,旁征博引,讲时代背景,讲微言大义,像教大学生一样去教初中生。这就是拔高,就是脱离实际。”蔡林森说,“很多人教学质量不好,就是目标偏高,一偏高,基本目标就达不到。老师讲得再好,但是孩子们接受不了,有什么用!”

第四,辩证看待目标多元化。学生看到的“学习目标”,只有“两维”: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即理解和运用。从实际课堂教学看,老师也似乎只是围着这“两维”转。这并不意味着永威人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他们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每堂课都要有的,由老师心中把握即可,没有必要出示。“教师情感到位了,学生情感就能到位。”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看来,理解、运用知识才是课堂学习的核心目标。“如果文化知识的目标达到了,德育也就上去了”,如果这个目标没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终究是空中楼阁。“学生有本事学好知识,当堂训练形成能力,不仅说明他达到了知识和能力目标,也标志着他的态度、精神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蔡林森说,“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学生的知识、能力目标都达不到,你能保证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吗?比如一个亏损企业,它的精神面貌会好吗!”

相较于学习目标的制订,“自学指导”似乎是容易的,就是4个明确:明确看什么,即从教材第几页到第几页;明确自学的方法,“是默读还是小声读或者朗读”,重点看哪;明确自学时间;明确自学要求,比如看例题,要能理解什么。这里头也大有门道,尤其是要处理好两点:一是自学的重点;二是自学后要检测的内容。

自学的时间是相当短的,一般只有五六分钟。如何让学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就成了关键。这个“刀刃”就是一节课教学目标的重点,即新知及运用新知可能犯错的地方。比如教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就应该要求学生重点看例题中去分母的一步,并思考为什么去分母要用最小公倍数去乘、为什么不能漏乘一项、为什么分子是多项式乘时要添括号。“这3个问题自学好了,学生就会做题了。”

另外,规定好自学后检测的内容,其实是给予学生自学方向,即有什么样的检测,就有什么样的自学。“我们也走过弯路。有的老师规定在自学之后,不是模仿例题做习题,而是提问,比如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其结果,就是把看书变成了背概念,学生就不动脑筋,就从理论到理论。名为自学,其实是死学。”蔡林森说,“除了一些文科课堂,我们坚决反对提问,而是做习题。把习题做会了,说明你对概念就理解了。习题毕竟与例题不同,学生就要创新,就要举一反三,这就是知识的迁移。比如教‘力的三要素’,我要求学生边看课文,边做实验,5分钟后登台表演,边演示边解说边回答问题。比如他拿着钳子敲别的物体,要说明哪个是受力器,哪个是施力器,为什么。这样这一知识对他来说就是活的了。”一句话,自学指导要重在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课堂的头1分钟,就有如此多的道道——这还不是全部!

许多人以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过如此。大约他们只是站在它的门外看了一两眼热闹吧。

让学生像上战场那样去搏斗

让我们钻进剩下的44分钟。

“辅助环节”之后,立即进入课堂的前奏曲——“先学”,即学生看书自学及检测。

为了减轻课堂压力,蔡林森曾提倡“课前预习”。“后来我们发现,课前预习学生不自觉,效果没有保障,往往是徒费功夫。最大的问题,是科科要预习,学生哪有那么多时间,结果就是加重学习的负担。”

改革往往是这样,从良好的愿望出发,获得的却是相反的结果。

蔡林森不是自欺欺人之辈。他马上把“课前预习”移到课堂上,这就是“自学”。

学生的自学,是整堂课的基础。“这一步没有搞好,后面的检测错误率就高,出现的问题就多,教学难度就加大。”虽然只有五六分钟,“但效果要超过老师讲半个小时”。因此,教师的唯一任务,是“让学生静下心来、埋下头来钻进书本去理解知识”。如果这几分钟没有让学生好好“看书”,“那这堂课就完了”。

这就需要教师做好“退居二线”的工作:一,不能走出教室。“老师在场与不在场,整个氛围完全不一样。你走了,学生就以为教师对自己漠不关心。”二,不能板书,尤其不能板书即将要检测的题目。“你一抄题,孩子马上就不读书。”三,不能东张西望、打手机等,尤其不能辅导学生。四,要对认真学的同学表示满意的神情,对不够专心的个别同学,可以说上一两句悄悄话,督促他认真自学。

自学完毕,教师一个字不讲,立即转入“检测”:模仿例题做习题。

有人会问:学生能看懂教材吗?老师不讲他们能理解得了吗?

这一担心是多余的。

“我做过调查,一节课老师什么都不讲,就让学生看,一考能考70多分;而让老师讲,一考只能考60多分。”蔡林森说,“如果让学生看,看了之后让学生讨论,自己更正错误,一考能考90几分。”

为什么呢?实际上,每节课的内容,有80%是旧知,新知只有20%左右。比如解一元一次方程,只有移项是新知,其他都是旧知。“有80%多的学生一看就懂,不用教。只有不到20%的学生看了例题还有部分不懂、不理解。”这就需要通过“检测”,让学生发现自己理解的偏差、错误。

“检测”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运用新知的能力,二是调查学生自学的效果,因此,其重点就不是展示学生学得多么好,而是要充分暴露问题。

“检测”中的运用还是初步的、简单的,其题目不能太难,主要是课本上的习题,量不能太多,一般为2-3道。不能叫学习好的学生,而要叫2-3名后进生板演——因为他们暴露的问题最多,最有典型性。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独自练习。

“老师要注意什么呢?要巡视,收集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归类,特别要注意后进生有哪些问题,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倾向性的,哪些是个别的。但千万不能辅导。”蔡林森说,“有的老师一看有的学生做错了,就着急,忍不住辅导,一辅导整个课堂气氛就变了,学生就不紧张了。”而这个教学模式的精义,就是要让学生高度紧张地学习,“让他们动脑,动得紧张得不得了”。

有些题目,可以只做其中的几步甚至一步。比如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是教学的重点,“我们就只要求移好项,其他步骤都省了,这样就大大节约了时间,本来只能做1道,现在可以做2道了。”

这里最大的挑战,是教师要根据学生暴露的问题,调整教案,“进行第二次备课”。按照蔡林森的设计,“检测”是“后教”直接而根本的依据。在他看来,无论老师如何精心备课、预设,都无法准确测知学情,只有通过“检测”,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才一目了然。由此,才可能真正做到“以学定教”。直到这时,教室里基本上听不到老师的声音,但老师的大脑应该在高速运转:学生的哪些问题是接下来要重点讨论的,叫哪些学生上台更正才更具有代表性,还有哪些内容是要教师加以突出、引导的……一系列的问题考验着教师的学科素养、教育智慧。

于是进入一堂课的高潮:后教,即更正、讨论“先学”中暴露的问题。

名为“后教”,其实主角仍然是学生,教学形式主要是学生教学生,所谓“兵教兵”。“老师只是做节目主持人,说‘你来’、‘你来’。”

“老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板演习题中的错误,鼓励学生上台用红色粉笔更正写出不同答案。”蔡林森说,“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更正、纠错,同一个问题可以让几个乃至4个人以上更正,这个更正错了,让那个来。”这最能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这也是合作学习,是更深层次的合作学习:每个人都在动脑,都在思想深处互相“对话”。一“对话”,错误得以彰显,真理也更有了说服力。

“不能边更正边讨论,否则容易重复,浪费时间。”更正完了才组织讨论。

讨论,是为了弄懂“为什么”,所以不能就题论题,而要找出规律。“首先是要有序。不要一道题一道题地讨论,而要一类一类地讨论。比如3个人做了同样的2道题,不是一个人一个人的讨论,而是先对比看3个人第一道题的第一步,对不对,为什么。如是第二步、第三步直到最后一道题的最后一步。这样就有比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深刻。”蔡林森还特别指出,“学生的讨论与老师的教要结合。”所谓“教”,不过是学生讨论得出一个正确结论后,老师要板书,“老师不要下结论,而要让学生自己讨论出来”,只有当所有学生都不会时才简要指点几句,而且“不能就题讲题,要就板演的习题,把错误归类,由个别到一般,得出规律,使学生触类旁通、学会运用”,或者抛出被学生忽略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

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讨论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一类问题都要吸纳后进生、成绩好的学生参与,但要先请前者发言”,否则,课堂就会变成尖子生的表演。

这样的讨论才是深入的、有效的,它刺激每个学生的神经,它扎实地纠正每个人理解上的偏见、错误。

“当堂训练”于是水到渠成。

“当堂训练”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这一笔不点,知识于学生就还是“死”的、是“夹生饭”,教学就是不合格的。

必须留足时间让学生紧张地练习。

“训练的题目不能偏、怪,要掌握好度”,永威的做法就是使用跟教材配套的“基础训练”中的内容,坚决反对题海战术。“还要注意题目的层次性,有必做题,有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做,绝对不许抄袭;坐姿要端正,否则,教师就要矫正。最重要的是,“老师不要当场批改作业,一批改就影响其他同学,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安心做作业”。批改的任务放到课外,如有错误,要让学生当天就纠正。

这44分钟,学生高度紧张: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动手,不停地接受和运用新的知识,连喘息的时间都少有。

课堂如战场。

学习是战斗。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每堂课都“要让学生像上战场那样去搏斗”!

给孩子主动求知、自我发展的自由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把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彻底推翻。

这不是蔡林森一时热情冲动,更不是盲打莽撞。

细细审察这一模式的基本框架和操作细节,我们不难发现,它无处不在坚守一个真谛:教育是唤醒学生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

它以极大的耐心和智慧培育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能力,它带给学生巨大的独立思考、探索知识、克服困难的内在的思维快乐,它使每个孩子包括成绩最差的学生获得自信和尊严。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能给学生自学、创新、锻炼的机会或环境、平台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蔡林森说,“比如孩子学游泳,你要把他扔到游泳池里。教育工作者不是要去塑造学生,而是提供条件。比如母鸡孵蛋,我们只能给它提供适宜的温度,而不好代替它孵。同样地,我们也不好代替学生学。世界上唯有学习是不好代替的。教育说到底是要给学生最适合其成长、成人的条件、环境。教育只是提供外因,学生自己才是内因,但外因要有利于内因的发挥,要顺其自然。我们要根据内因的需要,提供最好优质的服务、最好的条件。”

没有诗情,没有玫瑰般的梦想,只有朴素的道理。

但就是这些“常识”,我们往往背其道而行之。“我们的许多老师,不是在教孩子,而是在‘喂’孩子,不厌其烦地讲,或者满堂问,或者把本应该紧张的课堂变得松松垮垮。孩子轻轻松松地学,能够学到什么本领!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谈到教育的现状,蔡林森很激动,“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没有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就是从不让孩子去吃苦,就是剥夺了孩子去动手、去努力拼搏的机会!”

好的教育不在设施的豪华。“我到哈佛去,他们的房子还是100年前用砖头砌的,没有中国一些现代化的中学好。”好的教育是要让孩子去学会努力、学会吃苦、学会自我锻炼。如果不能给孩子努力的机会,设施越豪华、条件越优越,教育的环境反而越糟糕。“学生家庭条件越好,学校就越要考虑,怎样让孩子能够吃苦、能够自学。”

有一件事深深地影响了蔡林森“个人教育哲学”的形成。

那是关于他女儿的教育史。

“1984年,我女儿小学毕业。全乡500名学生,有24个不能上初中,我女儿就是其中之一,她在班里倒数第一。”小学老师当面奚落蔡林森:“你的孩子,真是一个不如一个。”——蔡林森有3个孩子,女儿是老三。那时他在老家的隔壁天星镇洋思中学教书。他咽不下这口气,把女儿接到洋思中学就读。他自己教初三,时间紧张,女儿的基础又实在一塌糊涂,“问直径为1厘米的圆周长是多少,她都不知道”。怎么辅导?蔡林森一不为她订复习资料,“我就不相信复习资料”,二不给她补课。“我就采取了一个简单的办法,让她1年后成绩排到了班里第12名!”这个方法就是“口答练习”。

“比如今天老师讲了有理数加法,我就用一张纸,把例题抄上,如-2+5=?口答,会了,就下一道题:-5+8=?就叫她口答例题。我也不讲。例题完了,我又让她口答课本习题,比如-2—(-3)=?她说等于-5,我就说错了,在这道题旁打个大大的‘?’,也不讲为什么。她就会想:怎么错的呢?她怎么看我,我都不讲。等到她答对了,我就说对了,但是这个‘?’我一个学期都不擦去。有些同事一开始替我着急:蔡校长,你就给她讲讲吧。我就是不讲。我一讲她就不动脑筋。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动脑筋。现在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就是他不动脑筋。之后,我利用散步、洗脚,在床上没有睡着的时候,再问几十道类似的题目,让她真正理解并能运用。每天晚上还让她默英语单词。等到周末回家,还一边走一边问,把本周的错题再检查一遍,错了,再更正。就这样,她把课本上的每道习题都搞熟了,就变巧了。”

就是用这个方法,他的女儿成绩一步步跟上去,后来还考上了华东师大的教育系。“本科毕业后,她又考取了华东师大经济系的研究生。经济系是理科,要考高等数学,而教育系是文科,没有高等数学的课程。她完全是靠我初中教她的方法,自学、做题,最后顺利过关。可见自学的能力多么重要!”

蔡林森常说:“我的女儿都能教好,还有哪个孩子教不好!”

的确,把孩子内在的向上发展的欲求激发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比如独立思考、动手试错、自我纠正等等)完全交还给孩子,把孩子扔到知识的海洋中让他自己去吸纳、去搏斗乃至去吃苦,一句话,就是给学生主动求知、自我发展的自由,还会有学生教不好吗?

这就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真义。

经受过这一教学模式熏陶的学生,就再也不愿回到传统的课堂中去了。

“我们以前上课有15分钟的时间注意力集中就不错了,老师改变教学模式后,我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大加长,都在30分钟以上。”高中学生王亚涛说。

“现在我们的课堂都是学生的读书声,而不是老师的讲课声。”高中老师肖品修说,“就是老师想讲,学生也不让。再难的内容,学生都说,先让我们自己学一学。”

高一学生焦晓寒、张忆雪、陈梦娜、闫芳芳都是初三毕业后上了别的高中,后来不适应又转回永威。不适应什么呢?“他们那一上课老师就开始教,满堂灌,哪里有时间学!一堂课下来,都不知道重点在哪。”“老师就是讲,作业还没有做呢,就又开始讲了。”“学生都是跟着老师的步骤走,他没有讲的你也许就不会了。”他们有的实在受不了,就每天找理由不去上学。他们恳求父母要回到永威。“回到这个学校,我很愉快。现在我每节课都学得很紧张,很有收获,很有信心。”

是的,学生自我主动发展的欲望一旦被解放出来,他们就会勇敢地去捍卫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就再也不愿意被束缚、被压抑。

这就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释放出来的教育力量!

他为教育而生

像所有教育改革一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成功决不只是因为在教学层面动了“手术”,它还倚仗其他方面的革新。

蔡林森明白这个理。

他引进“教书育人责任制”:把“包”字请进永威,“学校与每个教师、班主任签订责任书,要求班主任、教师包教好每个学生”,其中核心的一条,是如果有一个学生不及格,要追求教师、班主任的责任。头上悬着这把“达摩克利斯剑”,教师就拼命要把教学质量搞上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有了“市场”。

他推行“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堂堂清,就是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看书、练习,通过同学的帮助、讨论,通过当堂训练,理解知识,形成运用能力,尽量不把问题留到课后。”这就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任务了。“日日清,就是今日事今日毕,当堂学的功课,该背要会背,做错了要更正,该运用的要做对。”“当堂训练”作业的批改情况,就是通过这个环节反馈给学生的。“周周清,就是周末普查本周所学知识点,检查做过的例题习题,要求人人过关。学生什么时候清完什么时候回家。月月清,就是月月调查知识质量,查漏补缺,总结表扬。”

有人以为“四清”是瞎折腾。其实不然。“后进生是怎么形成的?不是他们脑子笨,而是因为他们每天没有学好,时间长了问题成堆,丧失了学习能力。”要想把后进生教好,没有什么终南捷径,就是要老老实实、一点一滴地给他们“补缺”。这就要靠“四清”,“‘四清’的重点是后进生,尤其要特别关注最后几名学生”。有人以为“四清”就是考试。这也是误解。永威的“四清”,从不出试卷、不考试、不阅卷,而是以课本为本,清的都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和例题、习题。

有了“四清”,“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才真正扎根课堂:堂堂清是基础,是关键,如果这“一清”马虎了,后面的“三清”就事倍功半,这就“逼”着教师不折不扣地按照先进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

他制订了严格的课间操、早锻制度,即使是高三学生,高考前一天上操也一个不能少。没有良好的体质,没有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就没有高效的课堂。

他雷厉风行地实行常年赛课、效果第一的评课制度。每个老师每学期都至少要上3次公开课,都要接受蔡林森“无情而挑剔”的点评。“评课就是评效果”,这个效果就是看孩子是否独立、正确地完成了作业。能够完成作业且错误率低的课就是好课,否则,不管教师讲得怎样好,对蔡林森来说,都是失败的。就是在这样的推动下,永威的老师慢慢走进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然而制度毕竟是刚性的、不通人性的。改革还必须借助精神的力量。

这个精神力量就来自蔡林森。

他的生命与学校联结在一起。他住在学校,只要没有特别的应酬、事务,他从不迈出校门一步。“校长必须整天在学校。我有一个好处,就是吃在学校,睡在学校。如果把学校比作一台机器,那么我就是整天守在这台机器旁边的看护人,哪个螺丝松了我就把它拧紧,哪里声音有问题我就找到原因马上修好。”

他的呼吸与学校生活的气息水乳交融。他从不坐在办公室里,从早到晚,他不停地从一个教室走到另一个教室,从小学部看到高中部。他说这叫“走动式管理”。“我就是要到‘前线去’。这样,老师、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眼里,大家的情绪、精神、态度怎么样,我都清清楚楚。”更重要的是,校长的精神、思想就辐射出去了。“说一个很小的细节,我到教学区去,从来没有带过保温杯,直到中午或晚上才回办公室喝水。这里的教师很穷,他们用不起这样的水杯。我要带去,不是老爷作风吗?我跟老师们打成一片,他们和我就有了感情。我的工作习惯、态度、精神,就不知不觉带出了好的校风。”

他的心与学生的情感脉搏一起跳动。他必须每天与学生呆在一起。他早上5点起床,淋浴、读书、思考一天的工作;5:50,他准时站在学生公寓门口,迎接每个学生上早锻,“要让学生每天第一时间能见到我”。6:10,他和全校学生一起跑步,边跑步边和学生交流,“就是三言两语称赞学生,也指出一些不良行为”。他把名片发给每个家长,把手机号告诉给每个学生,“他们有什么困难、意见随时可以给我发信息”。学生什么问题都愿意告诉他,“我的手机常常短信是满的”:“校长,现在气温40度了,是不是可以不做广播操了”、“校长,我们的抽水马桶坏了”……诸如此类,蔡林森不厌其烦,每个意见他都很重视,有什么问题立即处理。他的真情打动了学生。有的学生非常关心他,就发来短信:“校长,天凉了,你要多穿点衣服。”他常说:素质教育就是要用真情真心去教育学生,要用老师的精神、情感、形象去感动学生。他自己就是首先这么做的。

有了这些“温柔的力量”,永威的教学革命才在过去3年中不断吸引教师参与,不断深入改革的深水池,不断地创造奇迹。

——原载《人民教育》2009年第21期

联系电话:

0391—2103000

0391—2103111

关键字:  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蔡林森从洋思到永威读后感  蔡林森先学后教心得体会  蔡林森的课堂教学模式  蔡林森从洋思到永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