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辩与陈霸先共灭侯景文言文——王僧辩为什么打不过陈霸先
李大嘴大嘴读史
——史料摘译——
原文:
众军悉至,僧辩计无所出,乃据南门楼乞命拜请。霸先因命纵火焚之,方共頠下就执。霸先曰:“何意全无防备?”僧辩曰:“委公北门,何谓无备。”尔夜斩之。——《梁书·王僧辩传》
译文:
各路军队都到达了,王僧辩无计可施,就在南门楼上拜请哀求。陈霸先下令放火,他才和儿子王頠下来就擒。陈霸先问他说:“你怎么一点防备也没有?”王僧辩说:“委托你守北大门,怎么说没有防备呢。”当夜,和他儿子王頠都被用绳子勒死。
1他能攻善守,平定国乱,存续了一个王朝。
他有一个只会争权夺利的主人,还有一个一起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
他忍辱负重,却难逃来自亲密战友的背后捅刀。
他就是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王僧辩。
2王僧辩是北方人,跟随父亲投奔南朝,在地方实力派湘东王萧绎手下做事,兢兢业业。
萧绎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个儿子。
侯景是鲜卑化的羯人,当然也是北方人,他先投东魏高欢,再投梁朝,野性难驯。
公元548年9月,侯景以八百胡骑、八千淮军进攻梁朝首都南京(那时候叫建康),开启“侯景之乱”的序幕。
远在长江中游的王僧辩奉命勤王,不可避免地和侯景对上了。
王僧辩首次和侯景交手,以失败告终。
几个原因,首先就是路途遥远,等到达的时候,南京已经陷落。其次,主子萧绎留了一手,不仅出兵磨磨蹭蹭,还只给王僧辩派了一万人,兵力不足。再加上,勤王的各支部队没有统一指挥,观望犹豫,错失战机。
王僧辩和几个亲信将领逃回江陵,很狼狈。
南京城血流成河,梁武帝萧衍活活饿死,但萧绎不在乎,他也并没有义愤填膺地尽起大军报仇雪恨,反而开始把争权夺利的矛头指向了自己的兄弟子侄。
萧绎首先发兵攻灭自己的侄子河东王萧誉与哥哥邵陵王萧纶,又并击退侄子襄阳都督萧詧的来犯。
等到“安内”基本完成的时候,侯景的大军已经顺江而上。
3当时,侯景的水军“号二十万,联旗千里,江左以来,水军之盛未有也。”
大军一路攻城拔寨,直逼王僧辩镇守的巴陵,在这里,侯景碰上了南北朝版的斯大林格勒。
侯景咄咄逼人,轮番攻城,王僧辩以静制动,见招拆招。
两个北方人在长江上斗法,战事惨烈,但终究是王僧辩技高一筹,侯景损兵折将,却依然拿巴陵城毫无办法,只好半夜撤军。
王僧辩抓住战机,乘胜追击,一路收复失地,顺江而下数千里,来到南京城下。
在城下,王僧辩遇到了从广东北上勤王的陈霸先,双方合军一处,同时对南京发起攻击。
给江南带来无尽灾难的侯景之乱最终在王僧辩和陈霸先的携手合作中被平息,逃往海上的侯景被杀,多灾多难的王朝得以延续。
在平乱的战斗中,王僧辩和陈霸先结下深厚的战斗友谊。
4因为王僧辩的勇武,萧绎得偿所愿。
公元552年,萧绎在江陵即帝位,成为梁朝第三任皇帝——梁元帝。
也许是因为南京战乱之后一片破败,“千里烟绝,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也许是因为在江陵老巢更有安全感,萧绎并没有去往南京,而是让王僧辩坐镇。
不到三年,还在江陵的萧绎就遭到了来自西魏的突袭,江陵城破,萧绎身死,他的儿子们大多也一起送了命。
还好,当年萧绎把自己第9个儿子萧方智外放,担任江州刺史,才13岁的萧方智幸运地躲过一劫。
忠心耿耿的王僧辩又把萧方智扶上帝位,依然维持着四分五裂、破败的江山。
5当时的形势可以说是西魏、东魏、梁朝“三国鼎立”,其中,东魏最强,西魏其次,梁朝最弱。
就在一片兵荒马乱的时候,东魏忙着改朝换代。等到尘埃落定,西魏得到了四川、武汉等长江中上游地区,地盘扩张得很厉害,最强的东魏、现在的北齐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北齐不高兴了,拿手中的梁朝俘虏做起了文章。
北齐带话给王僧辩,萧方智才13岁,当皇帝不合适,我这有个他的远房堂叔萧渊明,萧渊明比萧方智更适合做皇帝。
王僧辩大怒,回了一封信冷冷地拒绝了北齐的异想天开。
但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
萧方智才到南京一个月,北齐的大军已经打到了安徽含山。
王僧辩面临抉择。
6又经过一个月的讨价还价,胳膊拧不过大腿的王僧辩签订“和平协议”,同意让萧渊明当皇帝,还把自己的儿子、侄子都送到北齐当人质。唯一留了些脸面的就是萧方智成为太子,成为王朝未来的继承人。
王僧辩当然也不想这样,但形势比人强,他也没有办法。他想的是卧薪尝胆,积蓄力量,东山再起。
但是,王僧辩没有想到的是,亲密的战友陈霸先动手了。
在平定南京之乱的时候,王僧辩和陈霸先关系很近,甚至成了亲家,只是因为国家变乱,王僧辩的老妈又去世了,婚期被推迟。
陈霸先坚决反对王僧辩近乎耻辱的“和平”。
在南京北面驻防的陈霸先突然起兵,直扑毫无防备的南京,活捉王僧辩,杀之。
友谊的小船“扑通”就翻了。
7在历史上,陈霸先是民族英雄,王僧辩是军阀、是卖国贼,但事实未必如此。
“卖国贼”王僧辩被杀的罪名是臣服北朝、改立皇帝。
但“民族英雄”陈霸先又干了什么呢?
平定局势后,陈霸先第一时间就向北齐表示了臣服,没过多久,直接逼迫皇帝退位,自己坐了上去。
想当年,一代英杰刘裕以桓玄篡位为罪名起事造反,之后足足等了二十年,才登上皇位。
“民族英雄”就这么着急?
8根据现代对王僧辩谱系的研究,王僧辩其实是一个汉化的乌桓人,在投奔南朝之后,假冒北方的大姓太原王氏。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出戏的剧本就变成了——
一个胡人的后代,在汉人的土地上,平灭了另一个胡人的叛乱,拼命维持着一个汉人王朝,最后却被一个汉人背后捅了一刀。
这都什么事啊?
9陈霸先偷袭成功之后,面对束手就擒的王僧辩,问了这样一句话,“你居然没有防备?”王僧辩回答说:“我把国家北疆全心全意托付给你,怎么是不防备?!”
多年以后,王僧辩被送到北齐当人质的儿子随着隋朝大军攻进南京,掘开陈霸先的坟墓,将骨骸焚化成灰,加水喝进肚中。
一对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