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东生四川人大代表(栗东生哪年判刑)
在淇水之滨的豫北第一大村——林州市临淇镇临淇社区,连续16年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的栗东生,是一位率领群众脱贫攻坚的老黄牛。
栗东生出生于1957年,曾荣获“安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劳动模范”、“安阳市红旗社区党支部书记”等称号。他所在的临淇社区先后被河南省命名为“文明村镇示范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社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河南省委组织部、安阳市组织部评为“五个好党组织”,连续多年被林州市获得“党建红旗渠精神杯”等荣誉。
栗东生自担任临淇社区党总支书记以来,始终坚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劳模精神来规范自己,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把群众增收致富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带领临淇社区群众,在创业致富的道路上走得扎实,走得稳健,走出了实绩。
一、抓好城镇建设优化居民生活、致富环境
临淇社区人口11600人,流动人口5000余人,现有党员247人,设有一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21个居民小组。临淇社区自古以来就是沟通河南、山西两省五县的商贾要地和交通枢纽,栗东生带领党总支一班人抓住商贸不放松,围绕商贸搞城建,优化了居民生活环境,为居民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社区党总支先后投资5000万元,开通硬化了镇区东、西、南、北4条环路;2002年,投资6000万元,拆迁350户,通过旧村改造,开通了长2000米、宽25米,集商贸、观光为一体的新盐店街;初步构建了“六横五纵”的城镇发展框架,并形成了5条商业街,10多个专业市场,拥有商户上千家;2010年,投资400万元,完成了全社区安全饮水工程;2016年,投资2200万元,顺利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完成了西环、南环升级改造,完成了南环路东延,完成了淇苑文体广场、淇阳文体广场、南泉公园以及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目前,投资1500万元的天然气入户工程已经解决了2000余户居民的清洁能源。
二、发挥传统和区位优势,多渠道壮大集体经济
栗东生充分认识到:要使广大居民脱贫致富,壮大集体经济更是非常重要一环。在他的策划下,党总支投资50万元,在陈庄路西边修建了占地面积3600平米的菜市场,入住商户40余家,每年创收30万元。借盐店街与南环路交叉口西南角开发之际,把沿街门面房全部留给集体,社区每年可收房租20万元。2012年临淇社区投资50万元,一次建设高标准零售摊位100余个,既为商户改善了经营条件,也为集体带来了35万元的创收。2016年,投资140万元,建成23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现已具备并网发电条件,每年创收40余万元。集体经济有了稳定的收入,使党总支说话有底气,干事有基础。
三、实施“四帮四带”,助力脱贫攻坚
社区的每一项工程都使镇区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一件件实事都办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给百姓带来了福祉,使百性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但是,社区居民的致富步伐并不完全一致,还有少部分居民生活相对贫困。栗东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时刻牢记总书记的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他与社区“两委”班子一道致力脱贫攻坚,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队作用,扎实深入群众,开展入户普查,充分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公示公告,确保“贫困户识别零差错、退出零差错和扶贫资金使用零差错”。做到应进必进,应退慎退,最后全社区确定了13户贫困户,同时发放扶贫政策明白卡,做好宣传,并鼓励贫困户不等不靠,积极主动,人穷志不能短。
为了使每一个贫困户真脱贫、不掉队,栗东生要求社区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积极开展“四帮四带”活动。“四帮”即:亲戚帮、邻里帮、党员干部帮、贤达人士帮。“四带”即:市场带、企业带、建筑业带、光伏产业带。“四帮四带”开展以来,社区党总支真抓实干,条条落实,无数事实证明党总支的这一措施,更大限度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
临淇社区“两委”利用临淇社区商贸发达的优势,专门腾出13个商业摊位,无偿让贫困户从事经商活动。每个商业摊位租赁费每年4000元,贫困户可以自己在此经商,也可以租赁给其他人经商,然后收取租赁费用。
临淇社区二区共产党员孙红昌自己创办了水箱厂企业,收入比较高,其兄长孙合录属于贫困户,全家4口人,2人智力残,栗东生多次找到孙红昌协商,把孙合录安排在水箱厂上班,并照顾哥哥孙合录一家的日常生活。
临淇社区三区共产党员崔奋凌也是一位水箱厂经理,其兄长崔凤吉是贫困户,耳朵有残疾,其妻子和子女也都有残疾,栗东生到崔奋凌家协商,让崔奋凌帮扶哥哥崔凤吉全家,为他们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从生活上给予照顾和关怀。栗东生还给崔奋吉安排打扫社区文化广场的工作,同时帮助他办起了电动车配件经销铺。崔奋吉也常常被社区及亲戚朋友的帮扶所感动,思想进步很大,在去年冬季,临淇社区南大池有儿童滑冰落水,崔奋吉和居民侯玉启毫不犹豫地跳入冰水中把落水儿童抢救上岸,受到社会高度评价。
临淇社区一区贫困户赵太平肢体三级残,儿子赵俊启高血压后遗症,赵俊启一个儿子上大学,一个一个女儿上初中,生活十分拮据,栗东生多次到他家看望,并亲自协调,为其在海南建筑工地,找到了为工人做饭的活儿,让赵俊启的妻子申建红带着行动不便的爱人前往海南打工,一年收入五万余元。
栗东生总是尽最大努力帮扶贫困户,并要求每一位干部都要分别帮扶到贫困户,人盯户、人盯人,带着感情帮,带着责任帮,视贫困户为亲人,大力开展送温暖活动,为困难户捐款、送大米、送油、送被子等。在栗东生带领下,社区干部纷纷深入贫困户家中,实实在在为贫困户脱贫解决问题。
临淇社区一区贫困户栗保拴家的住房,因年久失修不宜居住,栗东生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对栗保拴的住房进行了危房改造,使栗保拴住上了新房。他还经常到栗保拴家里看望,送去食用油和衣服及生活用品,把关怀和温暖送到了栗保拴家中。
临淇社区一区贫困户冯全保,独身一人,属于智障残疾,生活没有条理,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徐风生给他送上了棉衣和被子,并找来工匠为冯全保的住房油漆门窗更换玻璃,把他的住房粉刷一新,修建了简易厨房,还为冯全保安装了自来水管和照明电灯。
临淇社区三区贫困户崔桃生,眼睛残疾,妻子智障,儿子精神病,三区党支部书记崔军喜自掏腰包,拿出500元为崔桃生家里安装了自来水。
临淇社区四区张青春一家四口,张青春本人患脑肿瘤,妻子李秋云陪他去安阳看病,家里丢下一个14岁的孩子和一个6岁的重度残疾的女儿,每天都是14岁的孩子放学后回家照顾妹妹。栗东生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安排总支副书记栗保玉,四区支部书记徐有学前去看望并帮助两个孩子。栗保玉和徐有学把李秋云的母亲接来,让其照顾这两个孩子,并为其送上300元的生活费。
在栗东生的带领下,临淇社区通过帮带活动,使每一家贫困户都找到了创收渠道,现在,社区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13户贫困户已经脱贫。
倾情扶贫攻坚,造福一方百姓,栗东生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心系群众、心系民生的高尚情怀,诠释了一位劳动模范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