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推进名城保护与城市治理 北京坊二期开工建设

2023-01-12 16:45:22 0

北京西城推进名城保护与城市治理 北京坊二期开工建设

  北京1月12日电 (安格 邴美俏)北京市西城区近年来把握“都”与“城”、“舍”与“得”的关系,努力打造名城保护与城市治理的“西城样本”。构建“中国式生活体验区”的北京坊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有望今年底完成主体建设。

  这是记者今天从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2022年会上了解到的。年会以主题为“名城保护四十年——走向可持续的城市更新”,专家以生动的案例展示了近年来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性保护传承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努力打造名城保护与城市治理“西城样本”

  据介绍,2022年是中国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暨北京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也是重新制定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施行一周年。

  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深刻把握“都”与“城”、“舍”与“得”的关系,努力打造名城保护与城市治理的“西城样本”。2022年,西城区发布《北京市西城区“十四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老城空间秩序管控与特色风貌塑造作为重点,从“老城-街区-建筑”三个层次开展工作,强化北京老城保护的总体空间结构,精细推进街区保护更新,统筹做好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修缮。

  北京老城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全国文化中心最重要的载体和根基。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西城区在推进中轴线保护传承工作中,通过景观视廊整治、环境综合提升、先农坛风貌整治等,全面强化老城空间的整体性。

  历史文化街区是名城保护的重要层次,菜西片区的“公房经营管理权”模式、大栅栏杨梅竹斜街保护性修缮模式等多项实践的新思路和实施策略在全市得到推广。2022年,优先启动的新街口西、西皇城根等4片新增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

  老城更新,变的不仅是街面环境,周围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为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西城区以西长安街街道为试点,组织责任规划师团队现场勘查,通过居民议事厅征求住户意见,积极推进打造“最美院落”工作。让老城保护和整治提升范围由街巷向院落延伸,周围居民生活品质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在文物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方面,为了破解腾退后的文物建筑更合理使用的时代课题,西城区积极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居民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工作模式上积极创新实践,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成批次推出文物活化利用项目并且向社会公开招标。今年,西城区文物活化利用聚焦于项目落地,新市区泰安里变身为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成为第一批社会公开招标的文物活化利用项目中首个亮相项目。

  名城委顾问团专家表示,西城区的名城保护实践不仅把分散的遗产价值逐步挖掘整理出来,还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源头、破题的方法和传统价值弘扬上下功夫,让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传承结构更加系统化。“白塔夜话”、“会馆有戏”、“京剧发祥地”都是西城区倾力打造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品牌,“四名汇智”计划经过6年发展也已成为公众参与名城保护方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

  首个城市更新企业联合会成立

  构建产业生态、导入社会资本,协助政府统筹城市更新事业,全市首个城市更新企业联合会在本次年会宣布成立。联合会将依托西城特质,形成西城特色,服务于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提高城市更新服务“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能力;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建设绿色、宜居、人文、科技、韧性的首都功能核心区;促进国际都市、历史文化名城合作,提升城市品位,为文化遗产、文化资产提质增值。

  2011年,西城区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名城委顾问团自2011年成立伊始聘用谢辰生、罗哲文等8位专家作为区名城委顾问,至新一届的西城区名城委顾问团专家人数已增加至21位,专家队伍已涵盖城市规划、文物保护、古建筑、城市历史地理和风景园林等众多领域。

  此外,记者从年会上获悉,致力于打造新中式美学街区、构建“中国式生活体验区”的北京坊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有望今年底完成主体建设。项目范围东至珠宝市街,西至煤市街,南至廊房二条,北至廊房头条。用地面积83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695平方米。

  据了解,北京坊二期将延续北京坊建筑设计风格,传承历史风貌,结合大栅栏地区民国后西式风格商业建筑特色,采用传统“木、石、砖、瓦”等建筑材料,结合现代结构安全、节能标准进行创新设计和施工,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造技术的完美融合。建成后的北京坊及北京坊二期,整体设计将尊重地区历史文化及格局,延续胡同肌理布局,以小尺度街道空间围绕劝业场为核心。(完)

关键字:  新中式  城市更新  老城  西城区  西城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