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者通吃是对弱者和后来者的诅咒。

2023-02-26 10:39:52 0

赢者通吃是对弱者和后来者的诅咒。

最近几年,“赢者通吃”是网络是比较热的词,指的是:

当一个组合或者个体,在某方获得了比较明显的领先优势之后,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而其他弱势方会变得更加弱势,甚至是完全退出。

赢家通吃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产品差异较小的领域,互联网是最典型,因为规模效应的存在,边际成本是很低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并不会导致成本增加多少,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甚至还会因为使用人数的增加,导致竞争优势的进一步扩大。

因为使用人数的增加,产品的知名度会不断提升,那么变现的方式就会增加,但是成本却不会增加多数。

一旦,进入到“人数增加到应收增加到人数增加”的正反馈之内,那么竞争优势会呈指数级的上升,也容易出现各种巨头,比如滴滴、微信、抖音这种现象级的产品。

为了能够取得领先优势,资方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砸钱”,通过大量的广告、让利等宣传推广方式,来吸引用户数的增强,而且为了追求用户数的增加,甚至可以考虑短期亏钱,把弱势的一方赶出这一领域。

其实,ETF也是一个赢者通吃的领域。

因为某一个产品随着交易人数的增加,会推动这个产品规模的增加,那么基金公司就可以受到更多的管理费,也就后期有更多的资金去做宣传推广,以及请更多的做市商提供流动性。

这样知名度和流动性还会进一步提升,也就能进入到一个正反馈的循环中,领先优势也就越发的明显,规模也会随着不断上涨。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一旦这种领先优势建立起来后,想要被后来者撼动是很难的,就拿目前众多跟踪上证50的ETF来说,华夏上证50ETF的规模为531亿,是最大的,其他家产品的总规模都没有它的零头大。

这种优势可以说是碾压式的。

目前来看,其他基金公司想要再发行类似的产品,希望通过投资资源,来实现弯道超车,这种可能基本不会出现。

实际上,这种现象并非只出现在上证50这一只指数上,其他指数只要一旦规模做起来了,竞争优势也都是碾压式的,而且规模是第二名、第三名的好几倍,甚至其余所有加起来的规模都比不上,后来者基本就完全没有机会了。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基金公司在推广ETF的时候,也采用互联网那一套打法,尤其是在新发募集阶段,会依靠自身的资源、人力等方面的优势,做大量的推广,铺天盖地的广告刺激者大家的神经,就是希望通过这种广撒网,尽可能的把规模做大,从而快速建立起超越对手的领先优势。

因此,面对华夏、易方达、国泰等巨头玩家的先发优势,后来者想要在ETF这个领域分一杯羹其实并不容易,再加上能够投入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与它们做正面的硬刚,胜出的概率是很低的。

就拿最近的中证1000ETF的发行大战来说,各大巨头可以说是火力全开。易方达、富国、广发等新发行方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做推广,给券商理财经理大量的返佣。南方、华夏等也是不甘示弱,也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做推广。

不过,估计是考虑到投入产出的原因,华泰柏瑞作为老牌的ETF玩家,也是实力相对较强的基金公司,而且很早就发行了中证1000ETF,但是此次却选择避开和这些巨头直接硬刚,市场上基本没有看到没什么大的动作,没有加入到这场竞争激烈的混战当中去,做了一次十足的看客,自然规模也没有大多的变化。

从领先优势和资源等方面来看,后进入ETF领域的基金公司,尤其没有太多资源的小基金公司,想要突围还是比较难的,但也不是说完全就没有机会。如果能够避开巨头所在的主赛道,找一些它们还没有覆盖的指数,针对有特色的指数发行产品,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其实也是有机会能够做大。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不少后进入的基金公司,正在朝着差异化的产品在布局了,而且从实际的结果来看,发展的也还是很不错的,甚至也出现了百亿规模的爆款ETF,这说明眼光还是很独到的。

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

在这其中,国联安管理的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是比较成功的,在半导体这个细分领域中,虽然目前规模不是最大的,但是在面对华夏和国泰这两个强手的情况下,规模仍然能够超过100亿,尤其是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顺利实现突围,这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这背后自然有天时、运气的成分,不过相对独到的眼光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早于其他公司布局,并且在半导体板块爆发之前,提前抢到了这个赛道,是最早发行半导体ETF的公司,比国泰还要早一周左右。

短融ETF

另一个差异化做的很不错的,就是海富通。其实在以前,海富通也发行了很多权益类的ETF,但是都没有做起来,规模也都是比较小的,基本都是迷你型的,做的并不是很理想。

估计也是发现了权益类的ETF不怎么好做,竞争太过激烈了,所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债券类的ETF方面,而且目前做的也是很不错的,也诞生了好几只规模比较大的产品。

比如说短融ETF,这个产品的规模也是有148亿,而且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的一只,稀缺性还是很明显的,而且目前场内的流动性也是很不错的,在最近这一波利率下降的期间内,因为收益相对高一些,也是不少人场内短期现金的重要替代品,也收获了不少人的关注。


医疗器械ETF


此外,在差异化上做的比较好的一家公司,就是永赢基金,它进入ETF的领域是很晚的,2020年4月才发行第一只ETF产品——沪深300ETF,然后又发了中证500ETF,不过这两只的规模都很小,并没有做起来。

估计是,后面发现这种宽基产品不好做,竞争太过激烈,里面有很多的巨头,想要做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暂停了ETF产品的发行,直到一年后才又开始新的布局,新产品避开了及竞争激烈的指数,是很有小众差异化的指数。

其中,永赢医疗器械ETF做的是比较不错的,虽然没有做的很大,但也是做出了差异化,是最早发行医疗器械主题ETF的,目前规模也还是比较可观的,有将近9亿元。

宣传推广做的也不错,有专门的雪球号和公众号宣传这只产品,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为了只要医疗器械能够来一轮较大的行情,规模再上一个台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二三十亿应该还是可以期待的。

以上三家是不具有优势的小基金公司,在竞争激烈的ETF领域,做出有特色、差异化产品的代表,做的也是不错的,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当然,也有一些中小基金公司还是没有找到方向,很多产品已经基本没啥人关注,成为了迷你基金,交易量也很小,基本是处于清盘的边缘了。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重新调整一下方向,找一些大公司还没有布局的、有特色的指数,这样才能够实现突围,不然也是比较鸡肋的事情。

当然,这其中涉及到很多的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且真正要把一个产品做起来,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因素共同作用,才有希望做出一个大的爆款。

@医疗器械ETF @国联安基金 $上证指数(SH000001)$ #星计划创作者# #星计划达人# @今日话题 @ETF星推官 @雪球基金 $创业板指(SZ399006)$ 

关键字:  赢家通吃,是对弱者和后来者的诅咒! 最近几年,“赢者通吃”是网络是比较热的词,指的是:当一个组合或者个体,在某方获得了比较明显的领先优势之后,就会有更多的机...  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