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风味特点与品评_常饮的好处与功效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神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一—《采茶词》。明·高启
物种基源
普洱茶以云南省普洱市为集散地,唐代时已负盛名。普洱散茶分生普洱和熟普洱,生普洱为自然发酵,新茶口感刺激,越陈越香。熟普洱则为人工渥堆发酵,茶性更温和。普洱茶系云南特种名茶。以晒干之散毛茶,经蒸压塑成各种云南紧压茶之总称,有形如心脏的紧茶,如碗的沱茶,如方块形的方茶及如月圆形的饼茶等,产于思茅。按原料采摘期不同,分为春尖(清明至谷雨采摘)、二水(芒种至大暑采摘)、谷花(白露至霜降采摘)三种。春尖又分为头拨(白毫特多)、二拨(叶肥汁浓)、三拨(叶梗肥大而耐泡),用以制沱茶;二水又分为细黑条、二介茶和粗条,用以制紧茶;谷花白毫特多,用以制饼茶。其中,饼茶是按以前计量方式的7两(约357克)压成1饼,7饼包成1包,喻为“七七四十九,多子、多孙、多福”。
风味特点
优质的云南普洱散茶的干茶陈香显露,无异杂味,色泽棕褐或褐红(猪肝色),油润光泽,褐中泛红(俗称红熟),条索肥壮。优质的普洱茶泡出的茶汤红浓明亮,具有“金圈”,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
生普洱茶的品鉴
品鉴项目 标准
嫩度 显毫
条索 肥大,粗壮
色泽 墨绿或绿润,陈年的生茶红中带绿
净度 匀净
香气 清纯持久
滋味 涩味强,浓厚回甘
汤色 黄绿,清澈
叶底 黄绿,肥厚,较完整
熟普洱茶的品鉴
品鉴项目 标准
嫩度 肥嫩,白毫密布
条索 肥壮,条形完整
色泽 棕褐或褐红(猪肝色)
净度 匀净
香气 陈香显著,浓郁且纯正,“气感”较强
滋味 醇厚回甘
汤色 红浓明亮
叶底 褐红匀亮,叶质柔软
茶中营养
锰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有参与并催化多种酶的作用,它也参与许多酶的合成,锰还与骨骼代谢、生殖机能、心血管功能有关。人体每天摄入锰量在2.5~5毫克时,即可满足需要。
茶树是富含锰的植物,每克叶片中锰的含量为200~1200微克。锰的含量有随叶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每克老叶中锰的含量可达4000微克。成品于茶中,锰的含量差异很大,每克含量为100~3800微克,平均每克干茶含锰量为700微克。成品干茶在冲泡时,锰的溶出率为35%左右。如每天饮茶10克,可摄取锰1.8~3.8毫克左右,约占人体需要量的一半以上。所以,饮茶能满足人体锰的需要,茶确实可作为人体锰的良好来源。
茶中药理
茶叶中的甾醇,如菠菜甾醇等,可以调节脂肪代谢,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是由于甾醇类化合物竞争性抑制脂酶对胆固醇的作用,故而减少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另外,茶叶中的维生素C、B,、B2、PP、叶酸、泛酸、肌醇、6,8-二硫辛酸、蛋氨酸、卵磷脂、胆碱等,也都有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养生功效
饮茶可以降血压。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早有记载,如饮茶“清热”“清头目”等,就是这个意思。近代有关研究证明,饮茶对防治高血压有较好的效果,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我国的临床试验证明,饮用绿茶热水浸泡液,具有一定的降压效果。对80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有一半左右的患者,在饮用绿茶热水浸泡液后5天内,血压即有明显下降。并指出,绿茶的降压效果优于红茶。
名人与茶
李清照饮茶助学
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生身于士大夫之家,18岁时嫁给宰相之子赵明诚。夫妻二人志同道合,常常一起勘校诗文,收集古董。她与丈夫赵明诚回青州(今山东益都县)故里闲居时,常常于日暮黄昏,饮茶逗趣,由一人讲出典故,另外一人说出在某书某卷某页某行,获胜者可优先饮茶。据说有一次,李清照正在喝茶,赵明诚说错了,李“扑哧”一笑,不仅茶没喝到嘴里,还泼了自己前襟一身茶水。
李、赵二人在饭后间隙,边饮茶,边考记忆,不仅给后人留下了“浓茶助学”的美谈,亦为茶事添了雅韵。
传说故事
普洱茶的传奇故事
相传,三国时期刘备的高参——诸葛亮率兵西征擒孟获时,来到西双版纳,士兵们因为水土不服,患眼疾的人很多。诸葛亮为士兵觅药治眼病,一天来到石头寨的山上,他拄着自己随身带的一根拐杖四下察看,可是拐杖却拔不起来了,不一会儿变成了一棵树,长出青翠的叶子。士兵们摘下叶子煮水喝,眼病就好了。拐杖变成的树就是茶树,从此人们开始知道种茶、饮茶。当地的少数民族至今仍然称茶树为“孔明树”,山为“孔明山”,并尊诸葛亮为“茶祖”。每年,他们都会举行“茶祖会”,以茶赏月、跳民族舞、放“孔明灯”来庆祝。孔明山坐落在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最高峰海拔1900米,其周围的六座山后来也种满了茶树,也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