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苗的功效与作用禁忌_黄精苗禁忌人群与注意事项
割断凡缘,心安神定。
山中采药修身命。
青松林下茯苓多,白云深处黄精盛。
百味甘香,一身清净。
吾生可保长无病。
八珍五鼎不须贪,
荤膻浊乱人情性。
《踏莎行》·宋·张抡
物种基源
黄精苗(Polygonatumsibiricum),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及同属若干种植物的嫩苗(根亦可食)。又名龙衔、兔竹、垂珠、鸡格、米脯、菟竹、鹿竹、救穷、戊己芝、萎蕤、苟格、马箭、仙人余粮、气精、生姜、野生姜、米哺、野仙姜、山生姜、玉竹黄精、白及黄精、阳誉蕻、土灵芝、老虎姜、山捣臼、鸡头参、赖姜、鬼蔓菁。
黄精的品种较多,有东黄精(东北黄精)、西南黄精(滇黄精、金氏黄精、大黄精)、多花黄精(姜形黄精)、囊丝黄精、卷叶黄精及其混用品苦黄精、轮叶黄精,严格说来,中药界以叶对生块茎根为正黄精,叶不对生的叫偏黄精。黄精的根、叶、花、果实都可以食用。主产云南、贵州、湖南、安徽、浙江、河北、内蒙古、辽宁。
生物成分
黄精含淀粉、黏液质、皂甙类,黄精多糖,含天门冬氨基酸、高丝氨酸、吖丁啶羧酸、黄精低聚糖、蒽醌类化合物及多种氨基酸等。黄精苗可水焯熟后凉拌,根可与猪肉、鸡等烹调冬季补虚佳肴。
作用功效
1.性味归经
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精。
2.医学经典
《雷公炮炙论》:“润肺滋阴,补脾益气。”
3.中医辨证
黄精,能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有益于虚损热寒、肺痨咳血、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口干、筋骨软弱、风湿疼痛等病症的食疗与康复。
4.现代研究
黄精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利于抗病防病,对高血糖、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肝脏脂肪浸润有预防和食疗效果。抗菌试验结果亦表明,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葡萄球菌以及常见的致病性的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黄精属滋补之品,易于助湿,故痰湿壅滞,中寒便溏者不宜服食。
传说故事
一、黄精是精的传说
《夷坚志》载:袁州萍乡县兴教寺后有徐仙亭,古老相传,初有徐君居此地,每日见一黄犬往来,颇异之,访其主,无能知者。遂诱而烹食之,盖黄精也,因是仙去。后人于故基筑亭,为一邑之胜处。
二、女佣以黄精当野菜食的传说
传说古代临川士家一女佣,不堪虐待和凌辱,逃往深山老林,以野菜野果度生。一天,她偶然发现一种叶嫩可爱的野菜,便连根拔出来尝,其味甘甜,女佣当即饱餐一顿。以后她天天寻找这类野菜充饥,久而久之,她感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轻盈敏捷,行动灵活,久食不饥。一夜宿树下,听见风声,疑有虎来,急腾身而上树梢。从此夜宿树上,日行山中,常吃此草,亦无所苦。后其家人采樵所见,近之则腾身上树,归告主人,或曰:婢岂有仙骨,家人伏草中齐出,婢欲腾空而不灵,遂被捉。问其如何充饥,具述其故,指山中一种草,拨数茎而归,识者辩论乃黄精也。
三、“黄经”与“黄精”
相传,天台山上有个云雾仙洞。每隔3000年西王母才命仙女打开洞门一次,放出瑶池仙水,以灌溉洞口四周的仙草,待成熟后,全部供仙人们食用,以求青春常驻。
有一年,天台山下发生大旱,庄稼枯死,百姓缺吃少喝又得了一种怪病。村里最漂亮的秀姑,新婚三个月,也染上了这种病,生命奄奄一息。秀姑的丈夫黄经看见自己的妻子病成这样,着急万分,又一筹莫展。正在此时,一位白胡子老道,肩背葫芦,手拄拐杖,路经他家门口。黄经邀请老道到秀姑床前为她诊治。老道诊脉后说:“姑娘肺热胸闷,己成慢痨。据贫道所知,村内不少人得这种病。若要治好此病,需连服仙草3个月,但这种仙草长在天台山云雾仙洞,须得翻过九座高山,越过九条深涧,攀登千丈岩壁,你能行吗?”小伙子说:“为了全村人和秀姑,我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找到云雾仙洞和仙草。”老道为黄经的精神所感动,就把手中的拐杖送给他,并说:“你带上它,就会找到云雾仙洞,再用拐杖轻轻一敲,洞门就会打开。”黄经接过拐杖,感激不已,说道:“请老神仙留下高姓大名!”老道哈哈一笑:“我叫葛玄。”说完,就不见了。黄经经历了千辛万苦,找到了云雾仙洞。这时,拐杖头的金光射向一块巨门似的岩石上。黄经用仙杖在岩石上轻轻一敲,石门慢慢打开了。根据葛仙翁的吩咐,黄经用杖头往洞顶一戳,洞顶立刻流下一股清澈的仙水。洞口外在仙水流过处慢慢地长出了一片仙草。这时,西王母带着天兵天将要来收仙草。因为葛仙翁已预料到会发生战斗,在杖头上念了十万禁咒,天兵天将无法收到仙草,只好收兵而归。
黄经氢仙草拿回村里,乡亲们纷纷拿了仙草食用,病很快就好了。黄经为了阻止西王母再来关闭云雾仙洞,一直守在洞口,以食仙水和仙草为生,久而久之,也成了仙人。因这种仙草是黄经发现,故被后人称为“黄经”,后改为“黄精”。
四、黄精名字的由来
从前有个财主,家里有个丫鬟名叫黄精。黄精出身很苦,可天生一副好容貌。财主色迷心窍,一心想要黄精做小老婆。
财主捎信给黄精的父亲说,你家祖祖辈辈种我的田,吃我的粮,而今我要娶黄精做小老婆,你要是不愿意,就马上还我的债,滚出我的家门。
阳雀不与毒蛇同巢,一家人急得没办法,只好让黄精赶快躲出家门去。漆黑的三更夜,黄精逃出了财主的庄园。可是她刚刚逃出虎口,就被狗腿子发觉了。于是,财主马上派家丁打着灯笼火把去追赶黄精姑娘。黑灯瞎火中黄精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啊跑,鬼晓得怎么跑到了一座悬崖边,这时身后灯笼火把愈来愈近了,姑娘一狠心跳下了悬崖。黄精跳崖后以为这一下必死无疑,可没想落到半山腰却被一棵小树挂住了,摔到了树边的一小块斜坡上。只觉得浑身一阵阵火辣辣的疼,一下子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她幽幽地醒转,身子非常虚弱,四下一看,吓了一大跳,只见身下是万丈深渊。她见身边长着密密麻麻的野草,黄梗细叶,叶子狭长,开着些白花,便顺手揪下一把草叶,放在嘴里暂且充饥。一次,她揪叶时拔下一棵手指粗的草根,放在嘴里一嚼,觉得又香又甜,比那些草梗草叶好吃得多。打这以后,黄精姑娘便每天挖草根过日子,一边寻找上山的路。太阳升起又落,月亮落了又升,转眼过了半年。一天,姑娘爬上了一块大岩石后面,只见一棵酒杯粗的黄藤从崖顶上垂了下来,她抓住藤萝向上爬,这时才发现自己轻得像燕子一般,非常轻松地爬上了山顶,连气都没有喘。
上了山顶,她径直朝西走去。走着,走着,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了一个村落,便走到一家门前说道:“主人家,请给碗饭吃吧。”“吱呀”一声,门开了,里边走出来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婆婆,看了姑娘一眼说:“讨饭也不看看时间,人家大清早还没有生火呢,哪来饭吃啊。”说完又回屋去了。
老妈妈请行行好,我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有碗剩饭也行。”黄精说道。
老婆婆见她说得可怜,就开门让黄精进了屋,又去热了碗剩饭,烧了碗热腾腾的汤。过了一会儿,只见一个背柴火老头儿进了门。老婆婆指着黄精对老头儿说:“这是个苦命的讨饭姑娘,她家乡闹旱灾,爹娘都死了,讨饭到这里,咱们就收下她做闺女吧。”老头儿看了看姑娘,点了点头。从此,黄精姑娘就在老婆婆家住下了。
日子一长,姑娘便把身世告诉了大妈、大伯。黄精遭难跳崖没死,全靠吃草叶、草根活了半年多,这下可叫大妈、大伯吃了一惊,都说姑娘命大、造化大。姑娘的遭遇渐渐地传遍了全村,村里有个采药的老人,他听到姑娘吃草根能活这么长的时间,又见到黄精姑娘那么水灵灵的,就问姑娘吃的是什么样的草根。姑娘带着老人在山上找到了那种草。采药老人挖起放在嘴里细细地品尝,觉得味道清香甘甜,吃后身子又暖和,又舒服,精力旺盛。后来他把这种草根给病人吃,病人吃后病情就减轻了,给老年人服用,老人身子骨就渐渐变得硬朗了。
因为是黄精姑娘发现的这种草。所以大家就给它起名叫黄精。
五、“应身菩萨”与“黄精”
无暇禅师24岁时在山西五台山出家,法名海玉。两年后他开始游历天下名山大川,后在安徽青阳县九华山结庐隐居,刻苦修行。无暇在九华山中隐居了100余年,不带徒弟,不见人,126岁时圆寂。
后来崇祯帝派朝中王尚书来九华山进香,遍查附近山洞,这才发现已经坐化了三年多的无暇禅师的真身,其肉身已干枯,身旁有血经81本和一卷身世自传书。同年,崇祯帝派人送来御笔“应身菩萨”的匾额,并以金粉涂身。
无暇禅师长期隐居深山,缺粮少食,何以能活到126岁呢?原来,他就靠吃黄精、野果、丹参之类而得以生存。传言,后来无暇禅师可以连续几天不进食,只吃黄精。他先后花费38年时间用血写成了81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如今,这部血经还陈列在九华山寺内。
六、李时珍与黄精
明代万历年间,李时珍带着徒弟庞宪来到江西临川采药。他们爬上山,庞宪见到满山都长着药材,特别是黄精,长得枝肥叶茂,茎块硕大可爱,直乐得合不拢嘴。正当他忙着采药时,突然一惊,对李时珍喊道:“师傅,那边丛林中有个人,不知是死是活。”师徒二人忙着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名女子,面色苍白,不省人事。李时珍一按脉搏,就对庞宪说:“她是饿昏的,你快去挖些黄精来,用水罐煮点汤给她喝,她便有救了。”庞宪煮好了黄精汤,给那女子灌了下去,不一会儿,那女子便睁开了眼睛。李时珍见了,和气地对她说:“姑娘,你一定有几天没吃东西了吧。来!我这儿有点干粮,你快将就着吃吧!”姑娘畏畏怯怯地把干粮一口气吃完了,还一双眼睛死死盯住那只水罐。李时珍把水罐递给她,说:“这里的东西可以吃,它还是大补的哩!”姑娘又把那罐里的黄精全部吃光了。这时,她的手脚也灵便了,起身向李时珍师徒看了一眼,放下水罐,然后拔腿就跑,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
原来这女子名叫梅香,年方十七,生得标致漂亮,只因父母双亡,被族人卖给一个名叫胡来的财主当婢女。这胡来虽已年过花甲,见梅香有几分姿色,却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要纳梅香做妾。梅香一心想着青梅竹马的阿牛哥,死也不从。这就惹恼了胡来,天天命手下人对梅香拷打责骂,想逼她就范。梅香忍受不了欺凌,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溜出了财主的家门。她怕连累了阿牛,只好逃到青莲山上。由于连日粒米未沾,饿昏在地。她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阿牛还会有好心的人,她生怕又被重新落入圈套,因而在她吃下东西能够走动时,便慌忙逃跑。
第二天,梅香又偷偷来到昨日晕倒过的地方,辨认庞宪丢在草丛中的那些黄精的枝叶,就按照它的形态在山中觅食。从此,她饿了就拔些黄精来充饥,渴了就喝些山泉水来解渴,并且找了个山洞栖身。就这样,在青莲山上隐居起来。
一天清晨,梅香在山上觅食时,突然遇到一只饿虎向她扑来,她措手不及,不由自主地将身子往上一跳,谁知这样一跳,却跳上了两丈多高的一棵大树上,避免了猛虎的伤害。又有一天,胡来的儿子带着四名家丁上山打猎,晌午时分,衣衫褴褛的梅香被一名家丁发现了,五个人借着丛林的掩护,悄悄地向梅香包围过来。当他们突然出现在梅香面前时,梅香这才大吃一惊,一个箭步飞身跃起,跳上了十几丈高的悬崖,把这五个人吓得个个成了庙里的呆神。
次日,胡来带了一百多人,由那四名家丁引路,上山捉拿梅香。由于青莲山北面是悬崖绝壁,他们就从东、西、南三面合围。梅香一见这个阵势,不免有些惊慌,因为这悬崖有数十丈高,一下子恐怕难以纵身跳上去。她仔细一看,幸好那崖壁的半中间有几株松树,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地。待众人围过来时,梅香又是一个箭步跳上了那棵松树,再从树上一纵,就登上了山顶。这时候,山顶上恰巧有个砍柴的小伙子,他一眼就认出了梅香,说:“梅香,你怎么在这儿?你把我想得好苦啊!”原来这小伙子就是阿牛。她向阿牛诉说了自己的遭遇,阿牛让她躲进了一个隐密的石洞,又搬块石头堵住洞口。当胡来的众家丁们赶上山顶时,一见阿牛就问:“刚才有个女子跳了上来,跑哪儿去了?”阿牛说:“我只看见一道白光‘唰’的一下向东方飞去,我以为是神仙路过,没看清是男是女。”胡来他们已经亲眼看到梅香的身手,把阿牛的话当真了,便带着人赶紧回去了。后来,阿牛就把梅香带回家去,两人结为夫妻,相亲相爱地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