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事件瓮安事件图片(瓮安县2008628事件)
628上海小学校门口发生惨案
所有的中产都在震惊、恐惧
刷屏、宣泄愤怒之后
这件事是否又这样过去了?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90分妈咪(eduMirror)”
628上海浦北路S小学校门口恶性砍人事件,最终被定性为无业游民“报复社会”。两名小学生无辜死去。刷新事件进展的过程中,压抑得令人窒息。
这件事最令人绝望之处在于“无逻辑”。
因为无逻辑,所以躲不过。这是最令人惊惧的地方。
中产阶级可谓这个时代生活成本最大的一个群体,一个个站在看起来光鲜的平台上,但实际上不过是伊索寓言《蚂蚁与蟋蟀》中的蚂蚁一样,用不敢停的节奏去换取相对而言优于蟋蟀的饱足。
628这件事让他们看到,原来辛苦打拼的世界这么容易坍塌。
中产阶级,一损俱损。
如果站在当事人角度去谈,拿作恶者性命抵偿——她多半会回答你,能换回孩子的命吗?
凶手之命运到此就是法律的事、社会底线的事,于母亲、于家人有任何弥补或安慰的意义吗?一点也没有。
但于我们而言,这件事到底该如何思考?呼吁制裁凶者,祈祷逝者安息,然后呢?
千万不要忘记这个前提:我们如何思考当下之“恶”,决定了我们将走向怎样的未来。
情绪之困
浦北路杀童案的3层反思
在网络中跟进这件事的同时,我下意识地做了这样一件事,在评论、以及我自己情绪投射中分拣出的关键词,最后发现如同石子击出涟漪,在直接反射中,我们对这件事的情绪有这样三层:
第一层:愤怒与恐惧;
第二层:困惑;
第三层:恐慌。
愤怒
第一层是纯然的直接反应,唤起的行动模式是反击。典型的语言是:
不讨论这些言论背后的正当性,单分析语言背后的情绪:
这类评述展现的是(原始社会中)同态复仇的习俗,即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是第一层反应,也是人类情感与行为一种天赋式的属性。
困惑
第二层情绪是困惑,是脱口而出的“为什么”。这也是一种天然反射,有时候与第一层反应发生的时间很难说孰先孰后。
困惑情绪唤起的行动模式是归因,即找原因,找答案的方式有很多种,调查是一种,猜度与传谣亦是一种。
在628事件发生后的5小时之内,在正式的警情通报出来之前,对行凶者的猜测包括:
- 此人是神经病
- 凶手为学籍被退学生家长
- 无业游民报复社会
警情通报证实了是第三种。前来上海打工的29岁男子找不到工作、生活无着、报复社会。
但这个“答案”牵扯出来了更多的困惑:
报复社会,谁是社会?
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是:
- “报复”似乎更应该发生在被损害的人与损害者之间,但在628事件中,行凶者并没有具体损害他的人,他仇恨的是一个抽象的社会,所以随机地向容易得手的孩子下手了;
- 行凶者6月初才来上海,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你甚至很难想象,上海对他做了什么,招致报复?还是再次之前,在上海之前,他就已经被一个抽象的“社会”损害了?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需要他去报复?困惑的情绪能激发我们向更深层次思考。
单从“找不到工作,生活无着”这个前提,我们大致能画像出一种因能力、性格、环境多方面的缺失而不被需要的局面。不被需要的人,其受到的真正伤害是“遗弃感”,他的处境不被同情,他的问题不被关心。
我们可以将一种实利至上的价值观甩锅给时代,为什么报复社会者不能把社会甩锅给我们所有人?
在事件发生当天,我在美国的同学在微信中跟我谈这件事,聊到最后她给我发了四个字:蝴蝶效应。
于是我们的情绪进入到第三层,恐慌。
恐慌
恐慌唤起的行动模式是拒绝与敌视。
看看这些并不堂而皇之传播,但看到时都是十万+的帖子:“监管外地人,把人渣赶出上海。”
这种态度中藏着一种集体潜意识,那就是拒绝。与其说628事件是一场恶性凶杀事件,毋宁说其具备了一些恐怖主义的内核。对于群众来说,“消化”这件事是不可能自发做到的,更容易理解的是拒绝这件事。
而恐慌感将助推拒绝的思路,将对立无限升级。
上海排毒,谁有毒?
情绪的恣意横流并不解决问题,但能导向问题的应对策略。在情绪之上,关于应对也有两层态度:拒绝与重建。
拒绝
产生拒绝的态度是容易的。
如果一个人极有可能犯罪,但并没有实施犯罪,我们是否要为了社会安全终身拘禁他?
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James Fallon曾在TED上做过一个惊世演讲《Exploring the mind of a killer》。
美国神经科学家James Fallon
James的一项长期研究是对心理变态杀人犯进行大脑扫描,十年研究表明,连环杀人犯大脑异于常人,所以他一度得到结论,认为从人变成变态杀人犯,基因起到80%的决定作用,成长环境是20%的影响环境。
但神转折随即出现,在一次研究中,James Fallon发现自己大脑扫描图和心理变态者一模一样,他的祖先中也的确有变态杀人狂。
而他自己没有落入基因的陷阱中,终生是一个举止和性格都正常的学者。所以环境,再次超越基因,成为“人成其为人”更重要的原因;而人际关系环境,是人造的。
而在628这件事中,如果我们鼓励不经反思的拒绝,实际上只是放任全民防御情绪的升级,这种升级必定通向一个更坏的局面,永远无法抵达“安全感”的海岸。
重建
需要重建的,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基本线。
在情绪之上,舆情中所显露的态度可以简单化地分成两派:
- 一派主张严惩、严刑峻法,这是由拒绝态度引申出来的,毋需多加说明;
- 一片主张宽恕。的确有为数不少的反思,触及到宽恕。
宽恕并不是说放弃惩罚,宽恕是指,看到行凶者身处的情境,看到自己改变现状的责任。
今天社会的主流价值不认同“圣母婊”式姿态,所以在悲剧中提出宽恕,实际上是一种需要勇气的表达。这类主张基本是通过这样一个案例提出的:
2000年南京发生了一桩的入室抢劫灭门案,受害者是德国侨居在南京的一家四口。破案后被害者普方的母亲从德国赶来,在了解到四名作案者背景后选择“宽恕”——不要判他们死刑。
而之后在南京的外国侨民还自发组成以普方为名的基金会,致力于改变苏北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状况与教育。
这件事情所以打动人心,恰在于其反常识——我们并不真正从内心理解普方母亲的思维方式,从事情的叙述来看,我们套用的事类似民间佛教的行善积德的观念,这也使得我们看到的故事,充满了“三言二拍”式的劝世风格。
但事实上,除了宗教式的“爱与教化”的层面,普方妈妈的决定,更多体现的是具有现代意味的公民意识:将落到正常价值基本线之外的人,或有可能掉落到正常价值基本线之外的人,尽可能拉回来。
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没有人能够真正独善其身。一个社会的安全感,来自我们对正向价值的认同,无人掉线。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90分妈咪(eduMirror)”,部分有删减。
合作推广:
电话:021-52993166
手机:15221044797
邮箱:withus@bundpic.com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