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领导的表扬应该怎样谦虚回答——工作被领导表扬了谦虚的话怎么说
1
前两天有位粉丝小A向我求助,最近因为工作表现出色被领导表扬了,结果被表扬后,原本关系不错的同事,似乎开始跟他保持了距离,领导对他的态度也大不如前。
让他重复了一下当时的场景后,我得出了结论。
小A说,过去汇报工作时,领导都会听完他的报告,再跟他讨论一下,可是最近去汇报工作,领导要么是听完就打发他走,要么就以没空拒绝了。
对此,小A深感困惑,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其实问题就出在发言上。
在工作中获得领导的嘉奖与表扬,本来是一件好事,说明领导信任他、认可他,同事也会认为他能力强,可是听完了他的发言,大家的想法或许就变了,能力强可能是因为领导“特殊”关照。
将领导置于尴尬的同时,还给同事留下马屁精的印象,也难怪大家对他保持距离。
其实在职场中被表扬,答谢领导无可厚非,但小A显然弄错了领导的风格,拍马屁反倒拍到马蹄上了,过于强调领导对他的培养,只会导致别的同事产生想法,认为领导任人唯亲,不利于领导未来的团队管理工作。
而情商高的员工,获得领导的认可时,一定清楚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能够帮助领导实现目的,而不仅仅是拍个马屁讨领导“欢心”。
2
领导当众表扬,是为了树立榜样
工作的本质是解决问题。
一群人工作,就是一起为公司解决问题,将业务发展壮大,这样才有机会赚更多的钱,升更高的职位。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清晰的意识到这点,公司是老板的,打工的就是打工,难免会有出工不出力的现象。
而作为一名团队管理者,如何才能激励团队成员,一起将业务发展起来呢?
表彰,无疑是一种有效措施。
许多公司都会评选优秀员工,为表现突出的员工发更多的奖金,业绩出色的人升值也会更快。其实都是为了起到榜样作用,树立榜样激励团队。
因为人内心里会有认同他人的强烈情感,特别是对优秀者的品格、特质的心理认同,这种认同感会影响着我们去模仿优秀者的行为,如果产生良性互动,很容易就复制出另一个榜样,从而带领团队进入正循环。
简单说,当一个团队中树立起优秀榜样后,其他人会因为利益回报、品格特质等原因,去模仿这个榜样,之后就有可能产生另一个榜样,进而更多人去效仿,从而产生正循环。
在管理学中称之为榜样效应。
而小A犯的失误,就是没有意识到领导希望树立他为榜样,从而激发其他员工的积极性。
他将榜样的功劳归咎于领导的栽培,那么其他人会怎么想呢?
或许树立的就是另一种“榜样”——跟他一样寻求领导的栽培,想方设法的“奉承领导”?
对领导而言,不可能对所有的员工都做到一碗水端平,尽心尽力的指导每一位员工,也不希望团队成员本末倒置,只会“拍马屁”,而忽略了工作的本质,搞得部门内部乌烟瘴气。
领导更希望的是,其他同事能够通过向小A学习,产生自我驱动力去提升个人的业务能力,这样团队氛围才更加积极,领导也有机会因为部门整体战斗力,获得更高层领导的提拔。
高情商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换位思考,说出对方想听的话。
显然,小A他并没有替领导考虑,本能的想着讨好一下领导,这种话在私底下偶尔说一说可以,在公开场合还是要多多考虑。
那么,当我们在公众场合被上级领导表扬时,应该怎么答复呢?
3
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能力出众
只要你能够明白这个原则,就够了——领导对你的认可,是因为你的能力。
在职场中,能够得到认可、提拔,并不是因为跟领导有亲戚关系,绝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能力突出,领导觉得靠谱,值得培养,才会提拔下属的。
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着唯才是举的传统。
早在两千三年前,秦孝公喊出,
并在此后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发展秦国,为秦始皇横扫六合垫底基础。
东汉末年,当时选拔官吏采用察举制,被选用人既要有道德品质,也要有家世背景。
曹操下《求贤令》,提出了不拒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打破了世族门第对统治阶级的垄断。
再到现代工业时期,经理人制度的诞生,许多企业聘用人才也是基于工作能力之上。
你看当年西湖湖畔,马云带领十八罗汉创办了阿里巴巴,但今天的阿里合伙人中,CEO张勇、天猫总裁蒋凡都是后起之秀。
98年深圳,马化腾在内的腾讯五虎一同创办了腾讯,但今天的腾讯总裁办中,也有不少面孔不属于创始员工,比如微信之父张小龙。
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够脱颖而出的,还是因为能力出众。
拍领导“马屁”最好的方式就是,为团队创造业绩,为公司发展业务。团队的业绩决定了领导的发展,你能够帮助领导发展,领导自然愿意栽培你。
所以,当我们被领导嘉奖、认可时,你应该相信领导对你的判断是来自于——“我具备这样的能力,他欣赏的是我的能力”。
既然如此,就无需过谦,否则就太过矫情、做作了。相比于感谢他人栽培,更应该感谢认可和知遇之恩。
4
得体回应表扬,做个情商高的人
要得体回应领导的表扬,非常简单,一个公式就能搞定。
我们在回应表扬时,所描述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这几个方面:
- 表示感谢:对上级的知遇行为表示感谢,如:谢谢领导的肯定、谢谢领导的嘉奖
- 反馈感受:能够显得更加真诚,不做作,如:领导你过奖了、您这么说我都不好意思了
- 展示不足:保留一定的谦虚,不会让人留下骄傲自满的印象,如:在XX方面我做的还不够,需要向大家多学习学习、这次其实有机会做得更好,但是经验不足,会努力积累经验的
如果在这次过程中,有人对你有所帮助,也可以提及,如:这个项目中,XX方面还是经验不足,多亏了某某同事帮忙,以后会向他多多学习。
告知计划:给人留下你积极上进的印象,如:会继续努力的、会在XX方面多多加强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对这些组合应用,示例如下:
- 表示感谢+反馈感受+展示不足:谢谢领导的肯定,领导您过奖了,在XX方面做得还不太好,需要向大家多学习学习。
- 反馈感受+展示不足+告知计划:领导您过奖了,这次其实有机会做得更好,但是经验不足,我会努力积累经验,争取下次做到更好,我会继续努力的。
- 表示感谢+展示不足+告知计划:谢谢领导的嘉奖,这次项目中,XX方面多亏了某某同事的指点,以后会向大家多多学习,在XX方面更加努力的。
用这么一套表达逻辑答复领导,至少有三个好处:
- 肯定领导对自己的认同,有些人在回复领导时表现过谦,对于领导而言潜台词就是,“领导,你看走眼了,我没你说的那么优秀。”
- 帮助领导树立榜样的作用,既能够彰显领导的用人眼光,也向领导表明了态度:“领导,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你的期望的。”
- 给同事留下印象,过分谦虚让人觉得虚伪,骄傲自满容易引起他人嫉妒最终反噬自己,不亢不卑才恰到好处,肯定自己能力的同时,也没忽略了自己的不足,不忘同事的帮助。
当然,回应领导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这里只是提供一个参考。
情商高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能够换位思考,得体的说出自己的观点。
5
有些人看到这,也许会觉得就是作者这种人太多,职场才有那么多的套路。
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设哪天当你表扬下属时,对方只回了一句“嗯,谢谢夸奖”,试问你心理有何感受?
你希望树立一个榜样,并以此激励他人,结果对方缺不领情?
别说是下属,当我们做了一顿美食给家人,满心期待对方的反馈,结果家人既不感谢,也不评价是否好吃,你的内心不憋屈嘛?
在职场上,不要把自己跟领导对立起来。
领导也是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他也有家庭孩子,你认为他在管理你,不过是各自分工不同罢了,他有他的职责,你也有你的责任。
或许,现在的你还只是一名员工,但终究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别人的领导。
成为领导的过程中,就是成长的过程,就是自己变得比以前,更加优雅,更加成熟,也更加能够为大局着想。
最后,祝你在职场的道路上,既往不恋,纵情向前。
(资料来源:网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