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经典语录及其出处,悲惨世界经典语录中英对照
《悲惨世界》,法国作结维多克·雨果的长篇小说,说这是一部文学作品,相信很多看过的朋友都会举双手赞成。关于《悲惨世界》的歌颂之词,我们已经耳闻过很多,说说一些笔者个人的真实看法吧。
《悲惨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长!巨长!且乱,经常偶尔性的长篇穿插副文、介绍、感想、抒情等等,虽说是雨果的文笔精彩,思维逻辑分析能力强,不过的确是需要读者付出一定的耐心与时间。总的来说,在目前的碎片化阅读流行化的时代,这不是一本适合碎片化阅读的书籍,笔者建议,如果真的决心要阅读此书,还是得安排出空闲时间,按照章节顺序,有计划性的阅读。
《悲惨世界》,用简单的几个阶层的经历与思想,深刻地把世界的悲惨一面呈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知道,法国经常自诩为世界民主思想的先驱者,其实,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法兰西,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的力量,存在于基层。我们知道,即使到今天,法国仍然是处于动不动就罢工的整体社会状态下面,虽然一方面,我们难以理解他们的懒惰(好听点叫浪漫),而另一方面,我们也难以理解他们对于个人权利那种极致的认知与追求。法兰西的彷徨期,恰是《悲惨世界》身处的年代,这个伟大的民族此时正处于觉醒的瞬间,各种思想的碰撞,让这个民族经历了绝对性的悲惨,实在是让后世感到悲叹。当然,我们公正地说,法兰西算得上先驱者,她是第一个觉醒的,然而觉醒之后到变成社会事实,还是有一定的路要走的,这段路,我们人类又走了一百多年。
不多说,总结一下,《悲惨世界》,是一本伟大的著作,里面的很多观点,雨果借着虚拟人物呈现出来,今天看来,有点难以相信雨果生存的年代竟然是那个时代,先驱者的思维放到今天,仍然是很轻易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然而,这本巨长且有点乱有点啰嗦主副线不甚清晰的著作,要阅读之前,真的得下一定的决心。今天,就让我们分享一下《悲惨世界》当中的那些触动心灵的语句。
1:他善于用最粗俗的方言,讲最伟大的事。他讲各种方言的时候,也就进入了所有人的心灵。
2:大凡最高尚的事,往往最难被人理解。
3:我没想到会如此可怕。我不该只埋头于神的法律,而不关心人的法律。人有什么权利过问未知世界?
4:主教回答说:“马格卢瓦太太,您错了。美丽和实用一样有用。”停了一会,他又说:“也许更有用。”
5:我在世上不是为了守着我的生命,而是为了守着世人的灵魂。
6:是的,进步的暴行叫作革命。暴行结束后,人们会承认,人类受到了粗暴的对待,可是却前进了。
7:在任何情况下,只有最先参加战斗的人,才有权在最后时刻消灭敌人。在昌盛时期没有顽强谴责,在垮台时期,就应闭口不语。获得胜利的人,才有权审判失败的人。
8: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前途已经结束,而他的前途已经完成。
9:当今,有一种几乎是官方的哲学进入到成功的家里,穿上制服,给它当起了奴仆,在候见厅里为它效劳。
10:释放不等于解脱,他走出了监狱,但并没有走出判决。
11:他对一切都抱有怀疑态度,这在弱者看来,便是力量的表现。
12:世上有一些人像虾,不停地朝着黑暗退去,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与其说是在前进,不如说是在倒退,将他们的人生经验不停地用于做坏事,变得越来越坏,越来越黑。那个男人和那个女人就是这样的人。
13:有些人专爱窥视他人的行动,越是与己无关,便越感兴趣。
14:人的任何情感,都不如欣喜若狂的神态令人恐怖。
15:在野蛮社会,热情待客是一种美德,在文明社会,却成了一种商品。
16:这反映了一个普遍而伟大的规律:物质对于精神的崇拜。须知,某些丑陋的东西,在永恒美的深渊中,自有其存在的理由。
17:泰纳迪埃属于那种双重性格的人,有时,他们悄悄来到我们中间,命运只给我们显示他们的一个侧面,我们还没来得及全面认识,他们就从世界上消失了。许多人命中注定生活在半隐半现之中
18:真理的特点,是绝不要过分。它有必要夸大吗?有的应该摧毁,有的只须用阳光照一照,看一看。善意和严肃的审视,具有何等的力量!阳光充足的地方,千万不要送去火焰。
19:我们拥护上帝的宗教,反对教皇的宗教。我们认为经文是空洞的,祈祷是崇高的。
20:修道院是一种牺牲。尽管这种牺牲是站不住脚的,但总还是牺牲。将一种严重的错误视作责任,自有其伟大之处。
21:我们给予人的快乐有其可爱的一面,它不像任何反光,会渐渐衰弱,而是反回到我们身上时,会更光辉灿烂。
22:他没有住处,没有面包,没有火,没有爱,但他快快乐乐,因为他自由自在。
23:富家子弟有许许多多华贵而粗俗的娱乐,如赛马、打猎、玩狗、抽烟、赌博、盛馔,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消遣满足了心灵卑劣的一面,却损害了心灵高尚和美好的一面。
24:潜心钻研一种学问,或狂热投入一种爱好,或者——这是常有的事——二者兼而有之的人,对生活中的事物反应很慢。
25:他们自以为根深蒂固,因为他们就是过去。他们错了;他们是过去的一部分,但整个过去,乃是法兰西。法国社会并不根植于波旁王族,而是法兰西民族。这些深入地下的、生气蓬勃的根,绝对不是一个家族的权利,而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它们无所不在,惟独不伸到宝座下面。
26:这一重大错误,导致这个家族收回了一八一四年“给予”的保证,收回了他们所谓的让与。多么可悲!他们所谓的让与,是我们斗争得来的;他们说我们是侵占,其实那是我们的权利。
27:权利获胜后,是绝对不需要暴力的。权利,就是公正和真理。
权利的特点,便是永远美好和纯洁。事实即使表面看来是最需要的,甚至是当代人最愿意接受的,但是,如果它只作为事实而存在,只包含极少的权利,或根本不包含权利,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注定会变得丑陋、肮脏,甚至可怕。
28:权利与事实的斗争,从有社会以来就存在了。结束决斗,将纯洁思想同人类实际相结合,以温和的方式使权利渗透事实,事实渗透权利,这便是哲人们做的工作。
29:权利若是过分要求,就会动摇。因此,权利一旦确认,就应该巩固国家。自由一旦有了保障,就应该想到政权。
这时候,哲人尚未同策士分道扬镳,但对他们已产生怀疑。好吧,政权。可是,首先要知道,政权是什么?其次,政权从哪里来?
策士们似乎并没听见私下议论的不同意见,依旧我行我素。
策士们善于将利己的杜撰伪装成必需。照他们的说法,革命后的人民,假如这个人民属于君主国,最迫切要做的事,便是建立一个王朝。
30:是的,他们是蛮人,但这是文明的蛮人。
31:内战?怎么说呢?难道有外战吗?人与人之间的战争,不都是兄弟间的战争吗?战争的性质,只取决于它的目的。既没有外战,也没有内战;只有非正义的战争和正义的战争。在人类尚未进入大同世界之前,战争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32:这种战争有什么可谴责的?战争和剑,只有在扼杀权利、进步、理智、文明、真理的时候,才成为耻辱和匕首。
33:他们人数众多,会麻木不仁。一群人在一起,很容易服从。必须摇动他们,推动他们,用他们自身解放的利益来鞭策他们,用真理的光芒来刺激他们的眼睛,将大把强烈的光辉投到他们身上。他们自己也应该让拯救自己的雷电猛击一下;这电光会将他们惊醒。因此,就需要警钟和战争。
34:吝啬鬼发起狂来,比谁都会挥霍,同样,爱沉思的人行动起来,比谁都可怕。
35:有时,死亡以一种巨大的尊严弥补其残酷性。人在处火刑或遭海难时,可以显得高贵;在大火中,在浪花里,可以显出傲骨;在沉入大海或被火烧死时,会面貌一新。
36:法律的眼睛里可以有一滴眼泪,一种莫名的上帝的正义,正在同人类的正义背道而驰。他看见一个陌生的道义太阳,在黑暗中可怕地升起。
37:只要有爱或曾经爱过,这就够了。其他什么都不必希求。在人生黑暗的皱褶里,没有别的珍珠可寻觅。爱便是完美。
38:他还不能分清什么是人写的,什么是上帝写的,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权利。对于人有权掌握不可改变和不可弥补的事,他根本没有思考和斟酌过。他对“社会制裁”这个词并不反感。他认为违背成文法的行为,应该受到永久的惩罚,他把社会的惩罚看作是文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