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娟中国人民大学-辛晓娟经典咏流传
辛晓娟
国学院
2014本科、
2018硕士班
班主任
自2014年担任本科新生班主任以来,已是第四个年头。我班22位同学中,有19位升入本院硕士。而同时,又有16位新同学考入我院,成为班级的一员。这一年,我既是毕业班班主任,又是一位新生班主任。我的角色也分为两个方面,“辞旧”与“迎新”。
一、辞旧
“辞旧”方面,工作重点是毕业、保研及考研。因此今年也是同学们从学习生活-毕业工作或继续深造的关键一年,因此,我在工作上,更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做学生学习的楷模,积极投入到学生生活当中去,加强和学生的沟通联系,了解学生的生活规律,掌握学习及其心理动态。确保学生顺利完成本科——硕士的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首先以班委为抓手,要求他们政治立场坚定,工作态度端正,不随波逐流,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把握住大局。遇事不慌乱,不退缩,做好引导工作,既充分了解学生诉求,又不盲从,不偏信,把同学的精力和热情引导到学习上来。
学业方面
学业上,配合学生导师的工作,保障同学完成论文的写作。我班22名同学中,大多学习成绩优异,符合保送条件。其中18名保送本院研究生,一名保送劳动人事学院。两名出国,一名考上本院研究生。我还成为罗曼文同学的推荐人,在她申请出国深造时给予了帮助。最后罗曼文同学申请到国际知名大学——康奈尔大学,将在国外继续学业。胡小鹄同学则申请到另一所名校kcl大学,继续深造。
常规工作方面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予以引导、对人身财产安全的防护予以引导、对生活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予以帮助、落实国家贫困生资助工作等等,顺利完成了各奖学金、助学金的评选。
2014年在新生报到处,我用相机,
为每位同学拍下了在人大的第一张照片
最终同学们顺利毕业,走上了人生新阶段。对比他们入学时在明德楼新生报到处拍下的照片,与完成最后一门考试后的照片,所有人都感慨万千。
2018年,完成最后一门考试后,
全班同学在二教外合影
二、迎新
“迎新”方面,做好新生与旧生的融合工作,以免形成小团体。这首先要与同学建立充分的信任与沟通。因此,学生报到之前,我提前做好功课,打印报考资料,了解同学的基本情况。报到当天,在迎新点迎接新同学。之后与团委书记配合,仔细翻阅每一位新同学档案,将贫困生、少数民族学生、特殊家庭学生一一标注。加上问卷调查等手段,第一时间给每位同学建立起详细的资料库。稍后,又与学校心理咨询处的老师取得了联系,获取了关于新生心理健康调查的一手资料,对于有抑郁、焦虑倾向的同学,重点关注,单独辅导,使他们重建开朗、积极、自信的心态。其次,在单独辅导及日常谈话中,适度涉及同学们对热点问题及社会时事的看法。
在开学不久,召开迎新班会,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让同学们一一自我介绍。班级建设方面,组织班级投票,完成了班委换届选举。并让外校考入的新同学加入班委班子,加强班级的凝聚力。目前,本班学习氛围良好,风气融洽,同学们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能独立自信地处理个人事务及人际关系,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在2018年万圣节举办了主题班会,以具有国学院特色的“飞花行令”的方式,进行抽奖活动。为了准备充分,我提前购买了南瓜灯、女巫帽等活跃气氛的道具。又在竹匠处定制了飞花令所需签筹。既继承了传统,又适应年轻人的喜好。赏罚时,将“为自己抽奖”的做法,改为“替对方选择合适的礼物”,故在游戏中促进了同学们彼此了解,增进了感情。
2018万圣节主题班会
总而言之,无论辞旧还是迎新,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在于情感建设,以心换心,以诚动人。作为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还应是学生的朋友。我与同学们交换了微信、qq、飞信等联系方式,加入班级的微信群,不时发言,活跃气氛。关注学生的微信、微博号,以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工作状态。并将深度辅导的主要地点选在水穿石咖啡馆,使气氛更加轻松融洽,并为学生准备了饮料小吃。施行以来,效果良好。当有同学生病时,陪同去医院就诊,帮助挂号,垫付医药费。同学家中遭遇变故时,不仅给予精神安慰,也及时向院领导申报经济补助,切实解决问题。宿舍走访时购买小礼物,拉近与同学的关系。期末考试时为每位同学订购了写有“逢考必过”“加油”等字样的小徽章,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老师的祝福。
突发事件上,我班先后有四位同学被诊断为抑郁或焦虑症,个别同学情况较为严重。得到信息后,我第一时间与学生、家长、心理中心、院领导等几方面沟通。首先保护好学生,再与家长联系。安排家长陪护、师长心理疏导,陪同去专业医院就医。在这些工作中,遇有家庭困难的学生,我都垫付了医疗费用,并帮助同学申请院系疾病补助。目前,这几位同学都情绪稳定,学习也未受影响,几位还获得了奖学金。我在此类事件处理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写成《学生心理危机形成及应对》一文,已成稿报院领导批阅,得到肯定。
总之,这一年是新老交替的一面,面临很多新的挑战,但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强自我学习修养,言传身教,和新的国学院研究生班级一起成长。四年前,每一位同学在入学之初,我曾为每个人都拍下一张报到时的照片。在毕业时,一一发给大家。每位同学都很感慨,四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当初的青涩少年,现在都成了意气风发的毕业生恒,其中的变化,连同学们自己都感到惊讶。但不变的是,我们还在人大,还在求学之路上,还在同一个班级。我也会一直陪着同学们,渡过之后的难忘时光。
四年时光飞逝,辞旧迎新,我们的班级越来越壮大,我将继续陪伴同学们,背起回忆的行囊,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