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学意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体现了教学的
现在“素质教育”在中国成为流行词汇。国家政策的鼓励,一切看起来都是大势所趋。
美国也有我们说的“素质教育”,但严格地说,美国不用‘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如果你跟美国人谈“素质教育”,有人也能从字面去理解,但更多人会不知所云。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素质教育的话题,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美国的一个调研结果显示——孩子的年级越高,成绩越好,以及大家平常热议的“快乐教育”话题,来看看,我们到底需要给孩子怎样的成长路径。
美国有没有“快乐教育”的说法?
教育要减负,有人就说“美国的底层(穷人)才搞快乐教育”;
应试教育要改革,有人就说“美国的顶层搞的是应试教育,中产才搞素质教育”。
这些说话都是有所偏颇的。
首先,美国其实没有“素质教育”这个名词,也没有“快乐教育”的方法,更没有“顶层应试教育”的事实。而在中国,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一样众说纷纭。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就提出了要推行“素质教育”,但何为“素质教育”?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2000年,时任北京四中副校长的刘长铭说,关于素质教育,当时中国已有54种定义。
谁最先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
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曾采访教育部原总督学、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未获答案。
至于如何改革应试教育?
如何实践“素质教育”?
还是要“摸着石头过河”。
著名教育学专家黄全愈先生基于20多年对教育的观察、比较,写了本书,分析应试教育的弊端,找寻教育的真谛——也恰恰是国人说不清、道不明的“素质教育”。他给书取了个中国名字《素质教育在美国》。
那本书让素质教育凸显了直观、生动、可操作、神形兼备的实质:激发创新、鼓励独立、勇于质疑、敢于求异、善于发现、促发科研、学以致用、植根社会、孕育领导、强健体魄……
当素质教育从理念衍变为概念,就既有了内涵又有了外延。
但其实,从美国教授到家长,都不用“素质教育”的概念,黄全愈先生也表示自己是为了让大家通俗易懂才“张冠李戴”的。由“素质教育”派生的“快乐教育”,美国人也不这样说。
不说,并非没有,只是有实无名而已。实际上,从底层到顶层,无论穷富,美国遍地“快乐教育”,就连只对2%~5%的高智商孩子实施的“天赋教育”(俗称“神童”教育)也是快乐教育!
素质教育是把人的潜能、品性、特质充分发掘、发挥出来的教育,是育化和升华人的素质的教育。那么,怎样才能把人的潜能发掘、发挥出来呢?快乐教育可以,吃苦教育也可以,生存教育、天赋教育都可以。所以,搞素质教育可以很艰苦,也可以很快乐。
美国幼儿园的孩子,不在乎“1+1=?”,他们整天都在游戏中乐此不疲地培养好奇心、想象力、探索精神、创造性、独立性、情绪控制、社交能力、团队精神等。你说这是快乐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当然,因孩子成长周期的缘故,越是低幼,竞争的压力和学习的任务越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核心素质不断增强,通过进取和奋斗去获取成功的快乐会越来越多。这是人的成长规律,而不是阶层使然。
说“美国的顶层搞应试教育”,是一些亚裔家长的一厢情愿,或者是那些连何为“应试教育”都不清楚者想去误导他人。
哈佛大学招办主任马林·麦格拉斯说:
“
哈佛每年都收到约500个SAT(俗称“美国高考”)满分者的申请。如2015年,哈佛本科的录取率仅5%,这意味着差不多每5个满分学生中将有4名被拒绝。这也说明了其实成绩并不是我们最为看重的部分,它只能从学术方面反映一个学生的表现。
”
她想表达的是:哈佛每年都拒绝应试教育的佼佼者。
再举个例子,1996年全美有545个SAT满分者。其中365人申请哈佛,但165个被拒之门外,拒收率竟达45%。
招2000名新生,容不下这165人。原因何在?
因为他们只有干巴巴的考分,没有活生生的综合素质。
2018年,以获最多诺贝尔奖的芝加哥大学为首的约1000所大学,不再要求SAT或ACT考分……凡此种种,是“顶层搞应试教育”的画风吗?
答案不言自明。
美国孩子年级越高,成绩越好?
以下是S·B·里姆博士整理的“Iowa基本技能考试”全美统考成绩。
表里的数据显示,除了8年级“数学计算”的68分低于7年级的72分外,所有数据均是“年级越高,成绩越好”。换言之,随着年龄增长,学习难度加大,孩子成绩越好。
这个现象显然违背了我们的常识:年级越低,学习强度越弱,程度也越浅,所以,成绩会越好;反之,年级越高,学习强度越大,程度越深,于是,成绩随之降低。计算3+5=8,小学生得个100分,很容易;但到了高中,微积分要得100分就难了。这是学习和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甚至是常识和规律。
这个“常识和规律”,怎么在美国孩子中却反其道而行之?
其实,首先引起人注意的是,整个俄亥俄州从4年级到12年级(相当于高中四年级)的学生各科统考的及格率:年级越低,及格率越低;年级越高,及格率越高。
这个违背常识的现象其实并非局限于某一州的个别现象,而是全国的普遍现象。就像上面那份全美“Iowa基本技能考试”的统考成绩表所显示,美国孩子起跑落后,终点领先。
许多在美国的中国孩子,越是在低年级,越能领先美国孩子,年级越高差距越小。到了高中,他们与美国优秀的孩子相比,已看不到或几乎看不到差距了。
快乐教育不是伪命题
德国《基本法》(宪法)的第七条第六款,明确禁止给学龄前儿童教授学科知识。美国宪法虽没类似条文,但美国文化也不屑于让学龄前儿童学习学科知识。
所谓“学龄前”,就是上“学”去学习学科知识之“前”。美国4岁的孩子基本不懂也不学“1+1=?”甚至也不系统地学绘画。
比如,这个美国幼儿园为4岁儿童设计的教案:
非常有意思的是,孩子无法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创造的颜色,就找近似的彩色蜡笔“画”下自己创造的颜色。
那如果找不到近似的彩色蜡笔去“画”下自己创造的颜色,怎么办?
幼儿园老师一语点破:找得到,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找不到,正好让孩子理解,创造就是无中生有……
美国文化不但不屑于让学龄前儿童学习学科知识,而且也不提倡孩子过早进入竞争状态。他们五六岁就开始“玩”足球。所谓“玩”不是在后院自个踢野球,而是请教练、搞训练、打比赛。
社区每年都根据孩子的年龄组织不同级别的比赛。教练大多由父母兼任,没几个真会踢球,因为美国人只让孩子在踢球中玩乐,根本不在乎输赢。
吃苦教育VS快乐教育
“不输在起跑线”的蛊惑已有些声名狼藉,为了反对减负,又出现似是而非的“警句”:“现在不吃苦,将来二百五”,“现在不吃苦,将来准吃苦”。总之,就是想用“吃苦教育”来代替“快乐教育”。
毋庸置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适当地、适时地实施吃苦教育非常必要。只要吃苦教育的时机、形式、内容、目的得当,对培养孩子的情商和道德,诸如意志力、同理心、同情心等,大有裨益。然而,用吃苦教育反对减负,反对教学中的“快乐教育”,就文不对题了。
实施“吃苦教育”,必须注意至少三个问题:
第一,吃苦之目的。
如仅仅是冲着考分去强化吃苦,诸如“要成功,先发疯”等,其弊端已见诸报端,在此不赘述。
第二,吃苦的内容。
让孩子在学科知识上“不输在起跑线”而加压、加量,迫使孩子早学、多学,有害无利。
第三,吃苦的时机。
即使目的、内容、形式皆正确,但若时机不当,也会适得其反。
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思维和行为受到大脑阶段性发育的影响和制约。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发现:2~7岁孩子的大脑处于“前运算阶段”。此时,孩子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缺乏反向的逻辑推理能力。
比如,教孩子12+7=19,他可能可以理解,但孩子很难自己反向推算出19-7=12。因为孩子的大脑尚处在知觉集中倾向的阶段,他们只会凭着知觉能感觉到的东西,集中注意事物的一个方面,看不到事物的整体。
在这个阶段,把一大堆孩子大脑根本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东西,硬塞进孩子的大脑。结果会怎样?在“前运算阶段”就没少吃“运算阶段”,甚至“形式运算阶段”的“苦”,这不但会引起孩子思维发展滞后,还会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过早浸泡题海,“苦”没少吃,但终点效果不彰。
有人说,美国高中流传一个数字“4”:每天只睡4小时,喝4大杯苦咖啡,为的是获得4.0的平均分。从北大清华来美国攻读学位的,也普遍感觉极艰苦。
与国内高校开学典礼隆重异常不同,美国毕业典礼异常隆重。这是因为美国的大学是大进小出、成钢除渣的冶炼炉,经历无数大考小考、课题研究、作业实验……脱胎换骨者才能到达终点,能不隆重?在高校的起跑线上已定输赢,谁还冲刺?
其实,不是美国没有快乐教育,而是美国孩子高中开始发力,双方的间距在错位的起跑线和终点线上逐渐弥合。
“鱼”苦,“渔”乐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美国教育界广为流传的中国古谚。
古谚被“中为洋用”地译为“Give me a fish and I will eat today. Teach me to fish and I will eat for a lifetime (给我一条鱼,今天就吃完;教我钓鱼,受益终身)”。虽然翻译有点别扭,但抓准了一个“教”字。
鱼竿是器物,像鱼一样可以“给”他人,但思想和技能是不能“给”的。
“以鱼”说的是“给”;
“以渔”无法“给”,只能营造一个环境和平台去“教”,去培养。
“以鱼”强调“学会”已知世界的知识;
“以渔”以“会学”为手段去探索未知世界。“鱼”苦,“渔”乐也。
注:观点和材料取自系列课程《幼儿园-藤校-顶级律所,那些理儿和事儿》
作者为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中美教育与文化比较专家黄全愈
在中国出版《“玩”的教育在美国》《高考在美国》《素质教育在美国》等书
来源:冰点周刊
英锐福利
一对一免费评估
为回馈广大留学家庭一直以来对英锐的支持,目前北京英锐升学指导提供一对一免费评估的名额。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咨询电话:010-8248 8255
或加【英锐升学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