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淋巴结核(瘰疠)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概述】
颈淋巴结核较常见患者以儿童和青年居多,结核杆菌常由口腔或扁桃体侵入,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结核。其临床表现为初起者在颈的一侧或两侧肿大的淋巴结相互分离,可移动,无疼痛,渐即发生淋巴结周围炎,淋巴结相互粘连融合成团,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后期患者淋巴结经过干酪样变液化,并形成寒性脓肿,及其破溃后形成窦道或溃疡窦道口或溃疡面有暗红色,潜行的皮肤边缘或松萎、苍白的肉芽组织。一般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诊断有困难者,可作淋巴结穿刺或病理切片检查。
【病因病机】
颈淋巴结属中医瘰疠范畴。本病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伤脾,脾失健运,痰热凝结而成。病之后期肝郁化火。下烁肾阴热胜肉腐成脓,或脓水淋漓,耗伤气血,有时可转为虚损,若平素肺肾阴亏体质者,因阴亏火旺,肺津不能输布,灼津为炎,而导致痰火凝结,也能形成本病。
总之,本病治疗以疏肝解郁,养阴化痰,清散托毒为主,据其病势辨证用药《医学入门》更明确指出:“生颈前项侧结核如绿豆,如银杏,曰瘰疠”。因状态不同,而有“马刀疠”“马挂铃”等名称。或从形成瘰疠的病因病理分为“痰核”“气疠”“筋疠”等。溃后常此愈彼起,则称“鼠瘘”,或“鼠疮”。
【辨证论治】
1.气凝气滞型(起初期)
症状:本病初起,生于耳后,项侧,结核如豆或指头大小,一枚或三五枚不等,皮色不变,按之坚硬,推之可动,并不发寒热,日久则渐增大,窜生相互粘连,推之不移,且觉疼痛脉弦白。
治法:疏肝化痰,解郁消结为主。
方药:方取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
处方:柴胡、当归、赤白芍、黄芩、百部各0克,夏枯草、海藻各15克,生甘草6克,法半夏15克,云苓、丹参各15克。
也可用“内消瘰疠丸”《疡医大全》方加减,理气化痰散结。
处方:夏枯草15克,青盐6克,玄参15克海藻15克,大贝母10克,薄荷10克,天花粉10克,海蛤粉30克(布包)白蔹0克,连翘10克,甘草6克,桔梗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香附15克。
若肤色焮红,灼热疼痛,身发寒热,脉末弦数,则系风热毒气,内侵治当疏风清热,泄火散结。
方药:用小柴胡汤加银花连翘,蒲公英,皂角刺等。
2.中期
症见:结核增大,皮核粘连推之不动,渐感疼痛,如皮色渐渐暗红,按之微热及微有波动感者,轻微发热,胃纳不佳者。
治法:托毒透脓。
方药:用托里消毒散加减。
处方:蒲公英30克,银花15克,夏枯草1克,当归、连翘10克、玄参、板蓝根、僵蚕各15克,炮甲珠10克,皂角刺15克,黄芪15克,法半夏、陈皮各10克。
3.后期多肝肺肾阴亏之症型
症状:结核互相粘连,推之不动,破溃后久不收口,脓水淋漓清稀,午后发热心烦,食少,倦怠或伴有咳嗽,盗汗,耳鸣。妇女月经量少或闭经。脉细数,舌质红。
治法:滋肾补肺。
方药:方取麦冬地黄汤加减。
处方:丹皮10克,生地、山药各15克,枣皮10克,茯苓15克,沙参、麦冬各12克,地骨皮15克,百部12克,生牡蛎0克,黄芩10克,大贝母10克,五味子10克。
若面色少华,精神倦怠,头晕头眠,经闭等气血两亏者,治以养营化痰。方药:
方取香贝养营汤加减。
处方: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12克,炙甘草10克,当归、白芍、熟地各10克,川芎6克,香附15克,象贝母10克,陈皮10克。
附:单方、验方。
消瘰枣方:处方:夏枯草、海藻、昆布各250克,地丁60克,红枣1500克。
制法和用法:将上四味药用水10斤,煎成1/3量,去药渣取汁,再将红枣加入,以文火慢煎,使汤全部浸入红枣内煎干为宜,取出红枣(药枣)妥善保存待服。(晒干或烘干储存)此为一剂量。
红枣需完好无烂者,煎时避免烧焦。
服法:服用制备的药枣,小儿每天吃药枣12个,成人每天吃药枣24个,早晚二次服用,服完1剂为1疗程。
疗效观察:初期病例服药1~2剂,中期病例服2~3剂,后期病例服3剂后评定疗效。
按:本方一般疗效显著,大都治愈,临床观察病例72例,9%有效。《新中医》
1998年8期31页载。
上一篇: 顽痹(尫痹)的中医辨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