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雷氏骨折与史密斯氏骨折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柯雷氏骨折系桡骨下端骨折,发生在桡骨下端关节面以上2~3cm处骨的松密质接壤处。临床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2种,前者称柯雷氏骨折,常见而发,后者为反柯雷氏骨折也即史密斯氏骨折,比较少见。因此临床在处理桡骨下端骨折时,应认真区分2种不同类型的骨折线。否则,2种骨折的整复和固定方法完全不同,后果不堪设想。
两种骨折的鉴别要点:柯雷氏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病人跌倒时上肢外展,腕背伸位手掌着地。畸形改变为“枪刺样”或“餐义样”。史密斯氏骨折则是病人跌倒时屈曲位手背着地,或外力直接打击背侧桡骨远端而致,呈“锅铲样”畸形改变。
柯雷氏骨折治疗不当易造成关节屈曲伸受限等后遗症。
因此,治疗时尤其注重掌倾面的恢复。骨折整复后前臂宜于旋后15°位,固定时桡背侧夹板超腕的目的就是维持复位后的掌倾角。功能锻炼时主要指导患者的掌屈尺偏活动。悬吊后不用托板,可以防止移位,有利于腕关节活动。
树雷氏骨折的治疗:
(1)传统手法:臂丛神经麻醉,患者坐位,助手握前臂上端,术者两手拇指并列置于骨折远端背侧,其余四指扣紧患者大小鱼际,两拇指触摸准确后,沿移位的方向持续牵引。矫正移位后,在维持牵引下,两手拇指用力将骨折远端向掌侧按压,使骨折两端背侧骨皮质对顶,然后利用反折力迅速掌握屈尺偏,复位满意。
(2)固定方法:在骨折远端桡背侧放一横形纸压垫,近端掌侧放一平压垫,先放桡背侧夹板超腕3cm,以限制腕关节桡偏背伸活动。掌尺侧不超腕,以利于腕关节掌屈尺偏活动,用3条布带捆扎固定,前臂置于旋后15°位悬挂于胸前(不用托板)。
(3)术后调护及功能锻炼:早期鼓励患者握拳、伸指及腕关节掌屈尺偏活动。但必须保持前臂旋后15°位,否则愈合后前臂旋后功能受限。每周X线摄片1次,发现移位,及时矫正。3周后拆除小夹板,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
(4)药物治疗:初期肿胀疼痛,伤处外敷苏氏整骨药膏,按骨折三期辨证论治用药,内服苏氏接骨丸1、2、3号。
(5)康复程序治疗:拆除外固定后活血化瘀中药药浴,神灯照射,局部手法按摩。
辽宁海城市正骨医院张玉香刘明武)
上一篇: 环孢素有何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