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周励的感情经历(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是域外小说吗)
【留美学子】 第 1706 期
周励
文:蔡美云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
我还记得20多年前第一次读到《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时,只有二十几岁。
那时候的我,对未来充满幻想与期待,也有很多青春时独有的憧憬与对未知世界的各种幻想。
我不知道别人读此书时候的感受,我自己所关注的:
一是周励怀揣几十美元独自闯荡美国(那时我对美元没有太多概念,但我知道,那是少得不能再少,当时大家的工资水平也就一千多元);
二是周励所读的那些文学作品,都是我所熟悉并喜爱的。周励与朋友们大段背诵的那些诗句和文句,都曾经让我流连其中,催生各种情愫并为之热血沸腾。
周励不是英雄,也非伟人,她平凡,她可以是我们周围任何一个人;然而她又如此不平凡,因为没有第二个周励。
她的文字不矫饰、不虚情,不自恋,激情热烈,在在生辉。也许,真即是好,没什么比真更为感人、更让人难忘的了!这也不难理解,当二十几年后,我偶然遇到了陈屹老师,看到她(陈屹视线)与周励的【穿越对话】竟恍如隔世,我仿佛看见了二十几岁的自己,在时间堆积的灰烬里,不知忧愁地憧憬和期待着……
记得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和我的好朋友小曼一起。
至今我仍然记得自己对她说过的一句话:“周励出国已经37岁,我们现在可是比她年轻十几岁呢,我们可以有十几年的思考和准备呢!”
然而,我真的准备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却没有行动。
或许是造化弄人,命运也在某个转捩点上和我生生错过:小曼几年后去了美国,而我,读研、工作、生小孩,一直忙于在人生路上奔跑,那些周励曾经带来的激情和青春的燃烧感,都在这种无暇顾及其余的奔跑中,随耳边簌簌作响的风随意掠过了,就像我们常常随意掠过的每一处草地、云朵和山岗。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以为我忘记了周励。中间我也去过美国几次,都是公事。2016年7月,我送女儿去上夏校,她入学后我独自在美旅行十几天。这十几天,我从美中到美东,又到美西,在万米高空之上,俯瞰美国各州与城市美丽而陌生的夜景,感觉自己只是茫茫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脚下让无数人怀揣梦想和憧憬的陌生土地,其实都与你无关,只有浩渺夜空和刻骨铭心的孤独如影随形。
那时候我想,如果我二十几岁选择来美国,可能会有很长一部分岁月和它的文化生长在一起,可能内心不会有如此多的文化隔膜和情感疏离;而孩子将要远离我的现实也不会像今天一样带给我彻底的孤寂、不舍与担忧……
而当我真的以为,周励和周励们的故事已经尘封心底,完全被我遗忘了的时候,我认识了陈屹老师,再次读到周励,我的青春记忆与过往岁月因此被唤醒。
如果我曾经有过想象和猜测的话,也只可能想象周励已经定居美国,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和常人一样享受人生的满足……
这是挑战人类极限:跳入冰泳之前瞬间
北纬九十度的北冰洋冰泳
然而这次我终让自己颜红:周励从书斋走出,成为探险家,在六十多岁的年纪到了北纬九十度的北冰洋冰泳;还远征南极,徒步冰隙遍布的冰盖。这对几十年后,安于命运的安排、逐渐失去活力、任时光吞掉生活的热情、生命的丰饶以及对万事万物好奇心的我,不啻是一个全方位的冲击。
我难以形容自己当时读完文章的感受,我只对自己说,这次又是周励,也只能是周励!
周励在南极
二十几年前,她满怀无畏和生命的激情远赴未知的国度,打拼出一片天地;二十几年后,她的脚步又远及南极和北极,而我,仿佛还站在原地,和二十几岁的自己不过一步之遥 ……
我想,如若这个世界的精彩不属于她,那还能属于谁?!
想说的太多,不止是感受,还有更多的是对生命的认识,对生命存在的意义的理解。这一点,我们确与周励这样的人天壤之别。我们常常安于当下的安稳生活,不敢表达真实的自己,不敢有批评、质疑的勇气,不敢有任何改变,就像小时候,不敢表达出不同的感受,只因害怕与别人不同,害怕被集体抛弃。这种文化基因已经遁形在我们的生命中而不自知,怎么还能有特立独行的想法和行动呢?!突然之间,想说的太多,却一时语塞……
二十几年恍如隔日,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早已告别了当初的自己。高晓松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如今我们老了,平凡得如同路边的树木。虽然不再呼喊奔跑,却默默生出许多根,记住许多事,刻下年轮,结出果实。”
高晓松也许不平凡过,才有此感慨。
在我心中,周励是真的始终不平凡!而伴随我青春岁月的《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也实实在在在我心里生出了根,刻下过年轮。我也想用这句话草草结个尾,我想, 是不是结束可能也意味某种开始?
延伸阅读
【穿越访谈10】一本书·两座城 曼哈顿女人的"前世"今生
【留美学子】已发17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