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核废料(连云港事件涉及的化学工程伦理问题)

2022-11-15 17:06:25 0

连云港核废料(连云港事件涉及的化学工程伦理问题)

北极星核电网讯:8月6日深夜,上万连云港市民走上街头,反对一个“莫须有”的威胁:中法合作的核循环项目。在这里,不负责任的媒体,愤怒的民众,沉默的央企和反应滞后的政府先后亮相。

哗众取宠的媒体典型肖像

此次引发争议的源头是一条普通的新闻:7月26日,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王毅韧在中核副总杨长利的陪同下赴连云港调研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拟选厂址。7月27日,中核集团微信曾经推送该新闻,目前已经删除。其他一些网站与子公司也转载了该新闻,来源标为中核集团。

自媒体 中国核网当日根据此条新闻以“编者按”的形式揣测此项目将落户连云港,并以此制作标题。 中国核能8月6日继续原样复制了上述消息,并加上了更具引导性的标题,继续暗示项目将落户连云港。而原标题中的“中法合作 核循环项目”,在自媒体推送中变为了“ 核废料后处理大厂”。

此后,事件迅速发酵,截至当下,两文阅读人数累计超过10万人,并迅速在社交媒体扩散,可以说是此次连云港大规模反核废料集会的源头。

事实上,核循环项目中法双方已经谈判多年,由于合同金额高昂、涉及技术复杂等原因,至今未能谈妥。它要真正落地前提条件至少包括:与法方在谈妥所有的技术和商务条件;前期结合技术条件和 公众接受度做完厂址拟选;拟选厂址中做完比选,选出最优厂址;再经过初可研、可研、环评、稳评等等各种大项目需要通过的审批,才可能最终落地。目前上述工作无一完成,项目落地遥遥无期。

尽管此前有报道称这一项目将在2020年开工,但结合目前项目进展,这种可能性极小。而且无论国内准备工作进展如何,中法之间的谈判如果没有完成,该项目都不可能落地。合同高昂的价格、后处理技术的复杂性、法国阿海珐公司面临的财务困境都让谈判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各种博弈。而即便是厂址拟选,也还有多个省份参与。因此,这个什么时候建,建在哪儿,远未确定,根本不是上述媒体标题中暗示的那样。

和不负责任的媒体一样糟糕的是当事方的事后反应措施。

在当地引起争议之后,中核集团下属具体负责该项目的中核瑞能在微信上发布了如下说明:

这份说明内容非常令人失望,是公关失败的典型案例。这是一份典型的站在企业角度的声明:把对国家、企业的利益强调在地方和民众利益之前,更没有直面当地居民的疑虑。除了这份简短的声明,涉事央企一直保持沉默,至午夜在官方微博上发出这样一条不知所云的微博,实让人匪夷所思,移动互联时代了,你们何时能够放弃高高在上的说教?

此外,亦有核能行业的媒体在事件爆发之后,希望通过进一步说明和科普核废料处置场的“无害”,来说服民众。在当地民众群情激奋的当下,这种沟通方式效果亦尚不明显。

8月7日下午,连云港市政府终于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目前该项目正处于前期调研和厂址选比阶段,尚未最终确定。并承诺做好相关信息披露,依法公开公示,并呼吁民众不要相信和传播谣言。

田湾核电站在连云港市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连云港对核本应并不陌生;核循环项目也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反对核废料”的集会本不应该在这样的时刻发生港城。部分网络媒体在此期间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普通民众对美好家园的期盼与热爱成为了他们牟利的工具。部分涉事方的反应更加剧了事件向恶化的方向发展。

那些走上街头人们,愤怒的背后是对家园最深刻的爱,无论什么样的项目能够给当地带来怎样的好处,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程序正义尚未展开就已失败,这或许是这次事件留下的深刻教训。

原标题:连云港“反核废料“事件始末|核观评论

关键字:  连云港事件涉及的化学工程伦理问题  连云港事件死了多少消防员  连云港事件死了多少人  连云港事件是什么情况  连云港事件为何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