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激酶的作用和效果,适应症_副作用和副作用

2023-06-03 20:27:14 0

链激酶的作用和效果,适应症_副作用和副作用

【商品名或别名】溶栓酶,重组链激酶,链球菌激酶, Kabinase

【药物概述】本品为间接纤溶酶原激活药,能促进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力,使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转变为活性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引起血栓内部崩解和血栓表面溶解。

本品与血浆纤溶酶原先结合为链激酶-纤溶酶原复合物,其后复合物本身及复合物中的纤溶酶原再转变为纤溶酶,两者都具有纤溶活性。部分纤溶酶自复合物释出后,产生全身性纤溶反应。复合物不被抗纤溶酶抑制,能到达血栓表面与凝血因子I结合,使血块降解,而复合物在纤溶酶作用下最终裂解为碎片。

【药动学】本品静脉给药后迅速分布于全身,15min后主要分布于肝(34%)、肾(12%)、胃肠道(7.3),血药浓度呈指数衰减。主要从肝脏经胆道排出。链激酶-纤溶酶原复合物很快从血浆清除,但与抗纤溶酶相结合的纤溶酶则在血栓部位释出,后者可使停止滴注后的溶栓效果延长12h。血浆单向清除时间为18~30min生物半衰期(自活化至溶栓效果的半衰期)82~184min。

【作用与功效】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周围动脉栓塞、急性肺栓塞、血管外科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导管给药所致血栓形成、新鲜心肌梗死、中央视网膜动静脉血栓形成等。

【用法与用量】静脉滴注。初始剂量应根据抗链激酶值的高低而定。维持剂量根据血容量换算:每1ml血容量每小时给药20U

【药物相互作用】

一与阿司匹林合用,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加重发生出血的危险性。

与吲哚美辛、双嘧达莫、保泰松及其他能显著影响血小板完整性的药物合用,有加重发生出血的危险性(因本品可改变血小板功能,增强抗凝血作用)。

与依替非巴肽、右旋糖苷、抗凝药(如华法林)合用,有加重出血的危险。

一与肝素合用,本品可部分抗肝素的抗凝作用,故两者联用时,需增加肝素用量,并随时调整本品用量。

【禁忌证】

1.对本品过敏者。

2.任何部位的活动性出血者。

3.中枢神经系统病灶或损伤(如1~2个月内的梗死灶、出血、外伤、手术、原发或转移性肿瘤,2周内有不能实施压迫止血的血管穿刺)患者。

4.2周内接受过心肺复苏的患者。

5.近2周有溃疡出血病史、食管静脉曲张及出血性视网膜病变患者。

6.不能排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

7.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伴左房血栓者(溶栓后可能发生脑栓塞)。

【不良反应】

1.本品对溶解纤维蛋白的特异性低,易产生全身性溶栓并发症。

①出血:可见穿刺部位出血,皮肤瘀斑,胃肠道、泌尿道或呼吸道出血,脑出血(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出现,发生率为0.1%0.3%),注射部位出现血肿、大量出血或致命的中枢神经系统出血。

②变态反应:易发生发热、低血压、荨麻疹、皮疹、支气管哮喘罕见过敏性休克。③血栓脱落:未完全溶解的血栓脱落并不常见④冉栓塞:溶栓治疗后可发生继发性栓塞(如肺栓塞、脑栓塞或胆固醇栓塞)。⑤经冠状动脉注射给药时,再灌注心律失常(也是冠状动脉再通的标志)的发生率较高,最常见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及频繁室性期前收缩,偶见缓慢心律失常、室颤等。

2.少数患者用药后可能有发热、寒颤、头痛、恶心、呕吐等,可给予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黄疸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3.静脉滴注时,可发生低血压,出现严重的肩背痛,滴注部位可见静脉炎

【用药指导】

1.本品与多巴酚丁胺存在配伍禁忌。较多化学制品(如蛋白质沉淀药、生物碱、消毒灭菌药等)均可使本品的活性降低,故不宜配伍使用。

2.本品宜采用静脉滴注给药。不宜行肌内注射及动脉穿刺,因可能引起血肿。如仅注射部位出现血肿,无需停药严重出血时可用促凝血药对抗。

3.本品剂量经个体化调整(根据链激酶耐受试验)后,可在低于常规推荐剂量下达到溶栓目的,这样可降低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4.用于溶栓治疗,静脉内给药与冠状动脉内给药疗效及并发症均相似。因静脉内给药更利于操作,而冠状动脉内给药耗时更多,故常优先选择静脉给药。

5.给药2~6h后,新鲜血栓即可发生溶解。给药3-4日后常伴有抗体生成,其抗体滴度的80%可维持1年,50%可维持2~4年6.原则上手术或创伤后3日内不应使用本品,但若产生急性栓塞必须紧急治疗时,亦可考虑使用高剂量本品以减少出血机会,但应严密注意手术部位的出血。

7.用本品前使用过肝素者,须先以鱼精蛋白中和;若使用过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则须测定凝血情况,其结果正常才能使用本品。

8.心肌梗死在发病6h内,溶栓治疗的效果较好。故对胸痛持续30min以上、硝酸甘油及其他扩张冠状动脉药物不能缓解的心电图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者,即有指征考虑溶栓治疗。

9.在治疗深静脉血栓时,滴注部位以患肢为宜。若治疗下肢,可选用踝或足背静脉。若上肢受累,可选用同侧前臂静脉。因上下肢静脉血流小,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常不足以使血栓溶解,故本品经导管滴注或经导管插入血栓内滴注可提高成功率。

10.人体常受链球菌感染,故体内常有链激酶抗体存在,使用本品前,应给予足够的链激酶初始剂量中和该抗体(如初始剂量过大,可使体内纤溶酶原库及凝血因子I、V、Ⅷ耗竭,从而影响溶栓效果)。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及新近有链球菌感染者,体内链激酶抗体的含量较高,若此值大于100万U,则不宜使用本品。

11.溶栓治疗后,因最初触发血栓的内皮暴露,未完全溶解的血栓残核可再致血栓形成,溶栓药促发血小板活化、溶栓酶促进凝血因子活化及导管促使血管痉挛、血管受损加重等因素,已溶栓部位可再出现血栓。

12.溶解本品时,应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稀释,不可剧烈振荡,以免活性降低。溶液在5℃左右可保持12h配置好的药液应在6h内滴完,不能超过8h,否则活性会降低。

13.慎用:①10日内曾做手术或有外伤者(包括创伤性活检、胸腔穿刺、心脏按压、动脉穿刺等);②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或憩室炎患者;③有凝血障碍(如凝血因子缺乏、非狼疮型抗凝物、严重血小板减少等)的患者;④心房颤动或心内血栓的患者;⑤严重高血压[舒张压大于14.67kPa(110mmg)患者;⑥进行性肺空洞性疾病患者;⑦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严重肝病伴出血倾向者;⑨急性皮肤溃疡或黏膜病灶患者;⑩链球菌感染者。⑩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

【制剂与规格】注射剂:10万U,15万U,20万U,25万U,30万U,50万U,75万U,150万U

【贮藏】置于25℃以下避光、干燥处,最好在-4~4℃下贮存。

关键字:  链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