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飞照温州附一医(蒋飞翔马欣汝)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坊》对蒋老师的报道
“同学们对我身上的服饰满意的话,请回复1!”近日,上海美术学院数码艺术系副主任 蒋飞的“变装”直播授课在网络上持续走红,在国外也带了一波热度。
截图分别来自
微博澎湃新闻、今日头条东方网、ChinaTechCity
疫情期间,蒋老师在他的直播课程中,利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虚拟实验室的设备,结合自己开发的软件, 以机器人、钢铁侠、怪兽、萌妹子等二次元虚拟形象造型为学生们上课,学生们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而蒋老师的学生则表示,对于老师开发“变装”网课并不惊讶,已习惯老师带来的各种“惊喜”。那蒋老师究竟是怎样一位“宝藏”老师?换装直播背后有怎样的探索历程?今天的《艺访谈》带你一探究竟:
—教师介绍—
蒋飞
公共艺术专业博士
机械工程博士后
上海美术学院数码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美国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访问副教授
数字光影技术湖北省工程设计中心客座教授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会员
主要研究领域:
虚拟艺术、数码交互艺术、信息与交互设计
参与展览:
2007年9月增强现实交互装置《食堂•乱码》参加上海“交互多媒体艺术展”
2007年10月多点触摸交互装置《老爹的新桌子》参加“中国(上海)国际创意产业展览会”
2007年12月多点触摸交互装置《城市百态》参加“上海设计大展”
2009年1月多点触摸交互装置《在造·再造》参加“海平线公共艺术展”
2010年7月增强现实作品《虚拟茶道》入选英国利物浦举办的ShangPool国际合作项目,并与《互动陶艺》一同入驻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
2010年8月机械互动装置《都市脉动》入选在德国多特蒙德举办的ISEA2010 第16届国际电子艺术,该作品被上海地铁采用,安装在7号线后滩站内
2010年11月增强现实作品《虚拟茶道》于利物浦双年展期间在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展出。
2010年9月数码交互作品《望远镜——与非遗握手》参加上海设计大展。
2013年5月虚拟现实互动装置《Voyages in Arcadia》入选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第10届技术知识与社会国际展览
2014年10月机械互动装置《三维动态演绎装置》分别参加了第16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和第1届澳门国际设计展
2015年2月虚拟现实互动装置《Voyages in Arcadia》入选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办的第11届技术知识与社会国际论坛及展览
2015年10月可穿戴设计产品《盲文翻译器》参加第2届澳门国际设计展
2016年1月沉浸式互动空间《体验黑暗》参加“设计之变”2016上海艺术设计展
2016年10月增强现实互动装置《捣》参加“艺术•未来”国际青年艺术家展
2016年11月增强现实互动装置《AR水墨》参加温州国际设计双年展
2017年10月沉浸式语音互动装置《城市•声音•文字》参加“智•未来”中国信息与交互创新设计邀请展
2017年11月混合现实互动装置《对话•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参加国家文化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培学员作品展
2017年12月沉浸式语音互动装置《大声说上海》参加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案例展
2018年11月交互装置《机器学习》参加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交流与合作系列展
2019年12月虚拟现实作品《八卦沼泽》参加未来智慧:2019人工智能艺术与科技展
MIT媒体实验室访问经历:
蒋老师于2018-2019年赴美在MIT媒体实验室访学
“MIT媒体实验室反应环境研究小组”集体照
蒋老师在为叙事可视化项目搜集数据
蒋老师为在研项目收集热成像数据
蒋老师赴美访学的写字台(左宿舍、右办公室)
MIT Media Lab教授Paradiso
在会员周上介绍蒋老师的作品
蒋老师在MIT Media Lab完成的最新作品
Baguamarsh(八卦沼泽)
—访谈环节—
01
Q:这次在线换装直播授课大受欢迎,请问您采用这种方式的初衷是什么呢?
A:我教授的 课程主要与计算机编程相关,复杂的代码和算法对于艺术系的学生而言本来就难度较大,线下的课程都不太容易,更别说线上没有互动的录播课程了。3月份学校也开始上线网课内容,大家在视频里看着我的脸时间太久了,上一天的课可能就看腻了。之前上课我都是录播的,查了点名率发现有同学迟到还有缺席的现象,而 我本身研究AR和VR技术,就想用个方法吸引他们。现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还有作业质量的提高都有明显的进步。
蒋老师在测试变身
02
Q: 这次直播课程的实时换装效果您具体是如何实现的?
A:这次 运用学校虚拟实验室的设备,其中微软的游戏机XBox上面有一个双目摄像头,我们平时用的摄像是单目的,双目摄像头 可以把人的骨架扫描过来,然后就可以换不同的皮肤。这个铠甲只是皮肤一种,网上有很多免费的皮肤可以下载,那么我就可以换衣服。比如说我可以变成机甲战士,变成二次元卡通人物,可以变成机器猫,也可以变成奥特曼,只要有这个模型就可以替换。如果班上男生缺课多,我也可以变成一个女性形象,甚至连声音都通过特效变为女声。
03
Q: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A:首先这次的直播授课主要还是面向小班,期间有同学问我为什么只有小班这样上课,他们大班怎么没有,我说你们不迟到不缺席,就开直播,实际上,从小课堂搬到大课堂,更重要的是对平台稳定性的考验,这也是还没有用到大课上的重要原因。其次,整个直播过程中 虚拟人物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延迟,这是因为用来开发的PC是集成显卡,而且是5年前的机器,只要硬件到位,更加流畅的实时渲染效果没有问题。再比如同学们期待的变声, 目前软件变声在会议系统里表现不好,在有硬件支持从源头实现变声前,保证教学效果是最重要的。
工作中的蒋老师
04
Q:变身又变音,等开学了,会不会担心有同学忘记老师你本来的样子?
A:我不在乎学生是否记得我的样子,我只在乎 是否记得我上的课以及课上重要的知识点。
05
Q:您对您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怎样的愿景和期待?
A:从研究生时代至今,我对数码交互艺术的研究已经有十几年了,我硕士和博士都师从汪大伟教授。汪老师一直教导我们学生做 数码艺术一定要理解计算机科学的本质,而非单纯的研究计算机技术。
蒋飞博士毕业时与导师汪大伟教授的合影
我一直以来也深受这样观念影响去做艺术作品,参与过很多数码互动展览和商业项目。这次给学生们上网课的办公室,是我从读书时代就把它当家的虚拟实验室里,汪老师在这里培养出了很多数码艺术专业的优秀老师,已经遍布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光从这个这间不到50平米办公室中,就有 两位老师加入了本专业世界排名第一的MIT媒体实验室,我就是其中一位,另一位也是我们数码艺术系的李谦升老师,所以我们系在本专业的教学方面是有很大优势的。
在MIT访学期间,我做过很多AR/VR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这次将虚拟替身运用到课堂上也算对在线教育的一种探索。比如不开虚拟形象的时候,我能从镜头中看到学生们在听直播时表情是困倦的,回应我的提问时也常常暴露出思维没跟上课程的问题,有时候还需要我重复问题。但是开了虚拟形象后,大家的互动明显增多了,而且我的提问同学们基本都能做到及时回应。 所以我想一点一点来,做成一个免费的软件平台,我会把软件完善,免费在github上共享,让所有老师都能用,也会有更多同学都能感受到老师变身上课的乐趣。
06
Q:提到您在MIT的访学,请问在这期间您最想分享的心得是什么?
A:在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有将近30个研究小组,“宅”是媒体实验室乃至整个MIT成员的共性。“这里所说的‘宅’并不是指与外界隔离或拒绝社交的极端做法,而是一种对 工作极端专注的态度。可能是考虑到大家争分夺秒的习惯, 媒体实验室几乎每天都提供免费食物,保证研究人员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能获取基本的营养需求。
我实验室研究的是 沉浸式叙事可视化,利用多维数据结合虚拟现实来完成叙事可视化作品,从开始的客观故事到之后的主观故事,我非常享受整个创作过程。 孤独是学术研究的常态,但媒体实验室的氛围让我感受更多的是 幸福和充实,尤其是在对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理解上,很多精彩的内容没有具体展开,我想就把这些运用到今后的教育工作上吧。
07
Q:您本身就具有艺术、工学的跨学科背景,相信您对跨学科的教育、学习也具有自己的独到的思考,可以简单分享一下吗?
A:在 欧美国家在数字艺术的人才培养方面起步较早,他们 更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而很少付诸理论化的方式,这种情况同数字娱乐文化产品操作性强的特点是相适应的。而在国内,虽然数字艺术相关专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大高校,但在数字艺术技术的人才构成上较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教学理念上看,由于不同的教育培养方式, 国内培养出来的人才一般创意思维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相对较弱,而国外的数字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比较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运用自我发挥和创意的思维能力,因而更善于搞数字艺术创作。 欧美发达国家着重创意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理念和方法,对中国数字艺术人才的培养观念和培养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跨学科合作应该是高校数字艺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因为数字媒体人才是复合型人才, 除了要求从业者有 熟练的操作技巧之外,更要求从业者 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和 独特的个人创意, 技术教育应与文化、 艺术融合。 创新型数码艺术人才要求数字制作相关人员既要具有人文艺术修养,又要能够运用最新的数字制作技术手段。 总之,对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研究及所形成的观念、教学方法将是一种对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需要的数字艺术人才整体素质有益的探索,将会促使国内的数字艺术早日融合于世界数码艺术发展的主流之中。
08
Q:您对数码艺术专业的就业前景有怎样的认识?
A:从艺术院校来看, 数码艺术专业的就业前景 还是不错的,主要体现在社会对跨学科人才的需求上,许多互联网企业、游戏或科技公司对这个专业的人才 需求还是很大的,所以近几年应该还算热门专业 。但随着交叉学科专业的增多,这样的 优势会逐步减少,这是很正常的。所以对高校来说,任何一个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都 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在就业方面的竞争优势。
—学生采访心得—
数码交互艺术研究生2017级 黄盈璐:
蒋老师一直是个紧跟潮流又富有行动力的老师,这次用这样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线上教学,不仅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也很好的展现了本专业的魅力。
数码交互艺术研究生2017级 刘寰宇:
在学术方面,蒋老师经常给我们带来前所未闻的新鲜知识。在生活方面,蒋老师亦师亦友,不论是感情还是未来发展规划,蒋老师总能给予指导和帮助。蒋老师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很受师生欢迎。
数码交互艺术研究生2018级 胡芳:
蒋老师将“天文难度”的知识点选择了最帅最年轻最欢乐的方式传授给我们,学生表示大大崇拜!
数码交互艺术研究生2018级 程晓研:
蒋老师永远那么青春活力,带给我们惊喜,我对这种方式非常喜欢,并希望看到更多样的蒋老师!
数码交互艺术研究生2018级 赵婧娴:
线上教学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蒋老师,让本来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起来。
数码交互艺术研究生2019级 王琬琳:
蒋老师总能用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来传递知识,既活跃了课堂,又让我们切身的体会了前沿技术的魅力!
数字艺术设计研究生2019级 王帅:
蒋老师用自身实践证明了跨学科所具备的无限潜力,教导我们用跨学科的思维逻辑去学习新鲜事物,是值得我们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领悟的!
采访| 黄盈璐 胡 芳 刘寰宇 程晓研 赵婧娴 王琬琳 王帅
编辑整理 | 王帅
图片提供 | 蒋飞
排版 | 王辰谊 陆沛庭
审核 |牛晨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