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腋梁的腋长和腋高如何确定(加腋梁的标注方法解析)

2022-10-23 16:40:51 0

加腋梁的腋长和腋高如何确定(加腋梁的标注方法解析)

同学们大家好!上一篇文章《如何处理框架梁加腋(一)》我们已经认识框架梁加腋的构造,和软件如何处理竖向的垂直加腋。

今天教大家根据图集来手算加腋,由于软件无法处理水平加腋,所以学习手算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计算垂直加腋钢筋

1、垂直加腋的构造

我们先从垂直加腋开始,来回顾一下垂直加腋的构造,如图1所示。

图1

需要计算的有斜着的加腋主筋,和加腋部分的加腋箍筋。计算的方法非常简单,会勾股定理就可以计算。

2、案例图纸

我们接着用上一次的图纸,来手算加腋钢筋,如图2所示。

图2

从图纸可以得出:

图纸为垂直加腋

加腋长=500、加腋高=250

加腋主筋是:4C25

加腋的箍筋是:A10@100(2)

(图集规定加腋箍筋同框架梁端部箍筋)

3、加腋主筋的计算

加腋主筋的计算非常简单,我们把图集放大,可以看到端部斜筋是由2个锚固+斜长组成。斜长可以从图纸信息的加腋长和腋宽,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出。如图3所示

图3

把图纸的信息代入可以得到:

端部钢筋长度

=锚固+斜长+锚固

=LaE+√500²+250²+LaE

=40*25+559+40*25

=2559mm

中间的加腋计算同理,案例没有两侧加腋情况,我们就不计算了,方法也很简单:2*(锚固+斜长)+支座宽,就可以计算得出总长度。如图4所示。

图4

4、箍筋的根数计算

手算箍筋的根数计算是:(加腋的范围-起步)/加密的间距 向上取整+1,可以得到箍筋根数,如图5所示。

图5

箍筋根数

=(腋长-起步)/加密间距+1

=(500-50)/100+1

=4.5向上取整+1

=6根

5、箍筋的长度计算

箍筋的长度是一个计算的难题,由于是斜长的位置的箍筋,箍筋的长度每一根都不一样长。

所以这里采用取一根平均长度作为箍筋长度,如图6所示

图6

(1)计算小箍筋

尺寸最小箍筋也是就框架梁的箍筋尺寸,用箍筋公式就可以算出。

小尺寸箍筋

=(梁高+梁宽)*2-8*保护层+11.9d*2

=(700+300)*2-8*20+11.9*10*2

=2078mm

(2)计算大箍筋

大尺寸箍筋的计算也是一样的,不过计算竖向尺寸时,高度应该加上腋高,如图7所示。

图7

由于箍筋不能贴边布置,需要一个起步,所以大箍筋的高度不能是腋高+梁高,还需要减去一个差值a,我们把梁柱隐去,放大看一下这个a怎么算,如图8所示。

图8

根据初中的数学知识:当三角形的各个角度相等时,与之相对应的边成比例,就可以得到式子:

小三角形的长/大三角形的长=小三角形的宽/大三角形的宽

可以算出小三角形的宽=25,

也就是a=25

有了这个数据就可以算大箍筋的长度,下部的长度为250-25=225。

大箍筋长度

=(梁高+225+梁宽)*2-8*保护层+11.9d*2

=(700+225+300)*2-8*20+11.9*10*2

=2528mm

(3)计算箍筋平均长度

=(大箍筋长度+小箍筋长度)/2

=(2528+2078)/2

=2303

最后汇总一下算出的结果:

加腋主筋长度=2559mm

主筋根数=4根

箍筋长度=2303mm

箍筋根数=6根

我们再把上次软件的计算结果拿来对比看一下,如图9所示。

图9

箍筋根数软件的计算方法是:从起步开始挨着排布,布置完5根用了450的距离。如图10所示。

而手算考虑是施工的计算方法,端头是要布置钢筋的,所以500的范围应该是6根,手算就比软件多出了一根。

具体原理可以看《钢筋根数计算的数学原理》,了解钢筋的根数的原理。

图10

从对比结果,看出加腋主筋与软件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加腋箍筋长度软件也是按一根平均的来算长度,不过由于计算方法不一样,或者小数点的原因,有1mm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二、计算水平加腋

1、水平加腋的构造

水平加腋也是一样的计算方法,学会垂直加腋钢筋计算,水平的自然就会。先来回顾一下水平加腋的构造,如图11所示。

图11

2、案例图纸

水平加腋的图纸如图12所示。

图12

从图纸可以得出:

图纸为水平加腋;

加腋长=500、加腋宽=250;

加腋主筋分两排布置,上排2C25,下排2C25;

加腋的箍筋是A10@100(2)

(图集规定加腋箍筋同框架梁端部箍筋)

4、加腋主筋计算

水平加腋其实垂直加腋换一个方向。计算方法和垂直加腋完全一样,下面简单过一下。

图13

加腋主筋

=锚固+斜长+锚固

=LaE+√500²+250²+LaE

=40*25+559+40*25

=2559mm

图纸的根数是上排2根,下排2根,一共4根。只有一跨有加腋,两侧加腋一共8根加腋主筋。

2、箍筋计算

图14

箍筋的计算方法还是一样计算平均箍筋长度,我们把继续用上面的方法就行,这里把数据带入上面的公式可得。

小尺寸箍筋

=(梁高+梁宽)*2-8*保护层+11.9d*2

=(650+300)*2-8*20+11.9*10*2

=1978mm

大箍筋长度

=(梁高+225+梁宽)*2-8*保护层+11.9d*2

=(650+225+300)*2-8*20+11.9*10*2

=2428mm

=(大箍筋长度+小箍筋长度)/2

=(2428+1978)/2

=2203mm

箍筋根数

=(腋长-起步)/加密间距+1

=(500-50)/100+1

=4.5向上取整+1

=6根

一跨两侧加腋,6*2=12根箍筋。

最后汇总一下算出的结果:

加腋主筋长度=2559mm

主筋根数=4根

箍筋长度=2203mm

箍筋根数=12根

三、水平加腋混凝土和模板计算

1、混凝土计算

水平加腋的混凝土也需要手算,手算也不难,如图15所示。

图15

一跨有两侧加腋就有

0.040625*2=0.08125m³

混凝土体积是0.08125m³

2、模板计算

正常加腋梁的模板应该计算两侧的模板和底侧的模板,如图16所示。

图16

水平加腋梁采用软件绘制正常的框架梁,加腋部分手算加上的方法。

但软件计算框架梁是,已经把加腋那里的截面模板面积计算过了,我们在算加腋模板时要考虑到。

图17

所以加腋模板的面积=加腋底面+加腋侧面-软件重叠计算,如图18所示。

图18

四、填写水平加腋工程量

处理水平加腋的最后一步就是把计算出来的工程量填在表格输入里,先把计算出来的加腋多出来的钢筋填上,如图18所示。

图19

然后把增加的混凝土和模板输入到表格输入里,如图20所示。

图20

相信大家计算过了一段梁的加腋,已经对加腋的原理了解非常透彻了。加腋的计算并不难,就是比较麻烦,也希望广联达可以增加水平加腋功能。

钢筋需要计算:主筋长度,根数图纸标注;箍筋计算平均长度,及根数。

混凝土计算多出来的斜三角体积。

增加模板计算时,需要减去软件重复计算的。

如果你有什么好用的技巧处理欢迎在评论里分享。

本文是张向荣老师原创,张老师的公众号是“欣欣向荣学造价”,每周一、三、五发3篇实战干货文章,每周二、四发2篇职场成长文章,欢迎关注。

这是欣欣向荣学造价的第639篇原创文章

构件精讲| 作者 / 张向荣 整理 / 张明亚

建筑课堂·张向荣课程

土建·安装·列项

欣欣向荣学造价

“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字:  加腋梁的腋长和腋高如何确定  加腋梁的标注方法解析  加腋梁图纸怎么看  加腋是什么意思  加腋钢筋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