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版资治通鉴36册和72册区别(柏杨版资治通鉴为什么这么贵)
有一部书,多次登上 清华大学图书馆借阅排行榜前10名,长年霸占图书网站销量前列,可我敢说, 90%的人都没有真正读完。
有人在知乎发问 “现代社会坚持读完它的人有多少”,获得了217万的阅读量。这部书的 “难读”程度,可见一斑。
但相对地,每一个读完它的人都 赞不绝口, 毛泽东将它放在案头,通读整整17遍。
它,就是与《史记》并称为“史学双壁”的《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详尽地记录了春秋战国至宋朝建立前,共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轨迹。
编纂者司马光耗时 十九年,广泛参考了近 三百余种史籍,才写就这部恢弘著作,据说 书稿就堆满了两间屋子。
你可以通俗理解为, 司马光是替这一千三百多年来的古人们写了一部日记——他“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把海量的史事对应在年月日之下;同时还 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们借鉴参考。
《资治通鉴》后来也的确成了历代君臣的必修教科书,朱元璋、 康熙、乾隆都对它情有独钟,旷世名相 曾国藩赞它是经世哲学的巅峰之作……
直至现代,它也是政要、精英们的案头参考:除了前文提到的毛泽东;李嘉诚也曾表示, 经商创业、人生职场,不可不读《资治通鉴》。
人们翻开《资治通鉴》,读的是书页中的历史,品的是人事变迁的逻辑规律,悟的是千人千面的人性底色,学的是历代帝王将相的管理才能。
它绝不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活脱脱的“人间启示录”。即便不是重权在握的政商人士,读透《资治通鉴》的人,也能将书中智慧作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在繁杂的俗务中 保持清醒和从容。
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资治通鉴》的阅读门槛极高。全书共294卷,计300多万字,载录史事庞杂,编年的体例也不符合普通人的阅读习惯。
比如,书中并列出现的几十条史料,都是在同一个月发生的,但它们彼此之间可能没有关联,叫 人摸不着头脑;要么就是前文中发端的事件,要翻到几个月后才能看到后续, 稍一走神,就难以联系上下文思考。
即使是与司马光同朝的古人,也“读未尽一编,已欠伸思睡矣”,何况这大部头通篇都是 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对现代人来说更是 难上加难。
市面上也有不少精简版和白话版的文本,但这些作品往往 丢失了许多历史细节,很难保证通史精华的完整性,抑或只是浓缩的讲解,做不到通篇翻译。
于是我们只好常常拿起,又常常放下,期望吃透《资治通鉴》,却苦于自己阅读无门。
他是敢说“真话”
金庸盛赞的名作家
正因为担心“再没有现代语文本问世,这价值连城的《资治通鉴》将遭到尘封的厄运”, 台湾当代作家、历史评论家柏杨先生,才萌生了为广大读者译写《资治通鉴》的念头。
1983年至1993年,柏杨先生每月至少阅读 4万字左右的文言文、写出 7.5万字左右的初稿、交出 15万字左右的校稿以及手绘地图和附录。
十年如一日,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终于成书问世,其中 不仅有《资治通鉴》逐字逐句的完整白话译文,更附带约60万字的“柏杨曰”,即柏杨先生对关键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辛辣点评。
而在今年,时逢 柏杨先生的百年诞辰,喜马拉雅也上线了这部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有声节目,以飨听众!
金庸先生曾盛赞柏杨:“柏杨先生对于中国历史的深入研究,以及 对中国社会中各种弊病的鞭笞,是我长期来十分佩服的。”
作为台湾当代作家、历史评论家,柏杨最常被提及的作品是那本《丑陋的中国人》。在书里,他用最犀利的笔触写国人“脏乱吵”“窝里斗”的劣根性,却也 以最深切的爱意,观照着民族的历史和未来。
我们记住了他爱之深责之切的呐喊,却常常忽视 他力透纸背的文风究竟从何而来。
柏杨先生一生传奇,被称作是 “看过地狱回来的人”。他儿时曾被继母虐待,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他念过无数个学校,却从来没有收获一纸文凭;他 从过军,入过狱,险些被枪决,也几次自杀未遂。
纵然人生眼泪总比欢笑多,但手中强硬的笔始终支撑着柏杨与现实的阴暗面争斗。50年来,柏杨笔耕不辍,即使在监狱内遭到近十年非人的待遇,仍坚持完成了 《中国人史纲》《中国历史年表》等著作。
白话版《资治通鉴》更是成就他“人文大师”美名的封神之作,历史学家唐德刚进一步地评价:“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就是他在文化转型史上的牌位!”
一听就懂的历史
一读就透的人心
复杂的经历赋予柏杨 对现实和人性的犀利洞察,也让他的书写区别于中规中矩的学院派, 有感情、有态度、有深度,独具说服力。
尽管都是严肃真实的史料,但在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中, 你找不到一句历史课本似的说教语言,反而像在读武侠小说, 嬉笑怒骂,自由洒脱。
如果说《资治通鉴》原文中的历史人物因文言而显得不够生动,柏杨的白话译文则能让他们真正从纸面上立起来,展露自己最真实的 性格和欲望给你看。
通过听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你不仅能丰富知识储备、摸清历史规律,更能 开启辨识人心、洞察人性的第三只眼睛,在官场、职场中游刃有余,淡定地应对生活中种种挑战。
(可上下滑动查看读者好评)
古今双重视角
基于当今现实的再创作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写给皇帝大臣看的,而柏杨的白话版《资治通鉴》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看的。他的白话不只是简单的翻译,而是基于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对历史的 新解读、再创作。
比如,他在行文中绝口不提皇帝谥号,而是 直呼大名,把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还原成 你我身边的“人”。
他把古代佶屈聱牙的官名,都直接翻译成现代职务,将别驾译为总秘书长,将户部侍郎译为财政部副部长, 读来生动有趣。
他还以今人视角,对历史进行 大胆质疑,重构人物与事件:
柏杨先生“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真正站在现代人的立场,把《资治通鉴》这部通常只用来收藏的 硬核史书,变成了一本与现实接轨、能用得上的 经验手册。
向下滑动,查看你的 资治通鉴之旅
限时福利
限时7折优惠
只要209 元
相当于全套36册纸书1折价格
3500集超值大课
只需纸 书1折价格
3500集有声演播永久收听
那么喜马拉雅有声版柏杨《资治通鉴》与纸质书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我们邀请了播讲近十年的专业主播馋嘴的青蛙, 完整演绎包括“柏杨曰”在内的 全部文本。
当柏杨先生的 快意文字遇到青蛙老师的 老辣音色——双剑合璧,保证你在学历史的同时, 获得听相声评书一般的快乐。
其次在节目设计上,我们对文本重新进行梳理,每一讲的标题都会特别 标示出时间、重大事件和人物,帮你简单快速抓取本讲核心内容;还将在每期音频的文稿中,对照展示原文与白话文,实现你的 收听阅读两不误!
比司马光更开阔的视野
重塑你的史观
没有一个人可以像柏杨一样,把《资治通鉴》呈现得如此 “个性”。
他不直接为你总结历史规律,而是在人物、事件的解读中,为你理清脉络,让你 触摸到中国历史发展的底层逻辑。
他不拘泥于司马光的眼光与观点,对历史进行 大胆质疑,深入解读重要历史人物与事件:
比工具书更好用的实操手册
掌握不断精进的方法
这也是一档帮你 迅速拉开与别人的认知差距,助你自在处世的节目。
他不讲管理学,但借助 《资治通鉴》大量的真实案例,为你解读管理之道。
他不谈空泛的大道理,结合现实 辨识人心、洞察人性,帮你走出职场困境,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让你在工作上、生活里少走弯路,活得更通透、更自在、更从容。
全网首次完整演绎
全套纸质书1折的价格
喜马拉雅独家3500集白话讲解
快速通览1362年历史
读懂人心,辨识人性
原价299元,上线限时特惠
只要209元!!
全网首次完整演绎
全套纸质书1折的价格
喜马拉雅独家3500集白话讲解
快速通览1362年历史
读懂人心,辨识人性
原价299元,上线限时特惠
只要209元!!
*本节目为付费订阅专栏,299元/全集,上新限时超值特惠209 元,订阅成功后,即可收听更新的全部内容。
下一篇: 衡阳县邓保生(衡阳县邓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