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大帝中主治江河湖海的是(五岳大帝都叫什么名字)
西岳大帝乃五岳之一,《恒岳志》记载:“西岳华山,终华、太白二山为副。岳神姓羌,讳”。东方朔《神异经》记载:“神姓善,讳。”《龙鱼河图》亦记载:“西方华山君神,姓诰名郁狩”诰即是昊。
西岳大帝的形象是“称华山神眼白袍,戴太初九流之冠,佩开天通真之印,乘白龙,领仙官王女四千一百人。”
西岳大帝的信仰源于中国古代的山川崇拜,古人认为山清水秀,云缠雾绕,地大物博,高峻雄伟,神秘莫测,令人敬佩又令人恐惧。于是人们祀之为神,顶礼膜拜。
西岳大帝神职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三引《云笈七签》:“少笑为白帝,治西岳。上应井鬼之精,下镇秦之分野。”《历代神仙通鉴》卷四记载:“皋陶是西岳所化,敕为素元耀魄大明真君,主管世界珍宝五金之属,陶铸坑冶,兼羽毛飞禽之类。”
“西岳者,主世界金银铜铁,兼羽翼飞禽之事也。”意为西岳神掌管着天下金银铜铁金属之类,“金”有金银财宝之意,也有“钱”战争之意。以原始宗教崇拜意义而言,敬奉西岳大帝,就是祁求财物丰裕、世界和平,让人们能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
西岳庙——中国建筑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岳华山,以其“势飞白云外,奇险冠天下”的磅礴气势和巍峨雄姿,赢得了“天外三峰”的美名,而在其脚下北面的西岳庙,却似华山镶嵌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以其雄伟的建筑、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物冠名古今。
西岳庙始建于汉代,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之神的要地西岳庙。西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建集灵宫于黄甫峪口,东汉时迁于现址,后改称西岳庙。算起来,从汉武帝创建至今,它已经历了两千余年的风风雨雨、人间沧桑。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浩繁的史籍中,也留着它深沉的足迹。
南岳大帝
南岳大帝又称南岳圣帝,全称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信仰之一。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而南岳大帝为古代中国神话人物之一,历史记载不详。如今,在衡山景区有两座标志性的南岳大帝像,一座位于祝融峰顶的老殿,一座位于衡山脚下的南岳大庙。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史记·封禅书》称汉武帝元封五年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日南岳。这个南岳并不是今天湖南南岳衡山,而是指今天的安徽天柱山,当时也称潜山、衡山,在隋以前被列入五岳。后隋文帝始复以衡山为南岳。据《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三引《衡岳志》日:唐太宗定祀南岳衡山于衡州。《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南岳衡州衡山县是也。衡州即今天的湖南衡阳市,衡山县即今之衡山县。
史籍记载
《历代神仙通鉴》卷四:“(元始日)伯益即南岳后身,为庆华注生真君,主于世界分野之地,兼督鳞甲水族变化等事。”又云:“伯益乃南岳之后身,伯益相传是禹时人,曾佑禹治水,有功,(禹)以天下接伯益,伯益辞而隐居。”
《云笈七签》描述南岳大帝的形象是:“服朱光之饱,九丹日精之冠,佩夜光天真之印,乘赤龙,领神仙七万七百人。霍山为其储君,青城山为其丈人,庐山为其使者。其所服之袍、所乘之龙为赤色,这是因为,与南相对的颜色,正是赤色。”
南岳神庙的主要职责
《历代神仙通鉴》卷四认为其主于世界分野之地,兼督鳞甲水族变化等事。又称:“伯益乃南岳之后身,伯益相传是禹时人,曾佑禹治水,有功,(禹)以天下授伯益,伯益辞而隐居。”至今在南岳衡山仍有当年大禹治水的禹王石。
南岳神的主要职责是主星象分野,管水族鱼龙,上调和气,下拯黎民,阅校众仙,制命水神。南岳神的名声虽不大,但还是很灵应。
传说唐朝时有个叫刘山甫的人路过洞庭湖上岸旅游时见南岳神庙破烂不堪,香灯不续,便题了一首讽喻诗。当夜刘山甫睡觉时梦见被南岳神责备。刘山甫顿时惊醒过来,风浪骤起,倒桅断缆,有船翻人亡的危险。刘山甫便向南岳神表示悔过,并命人把诗版撤掉,这样才免于淹死在洞庭之中。现在除了在衡山上的南岳庙以外,各地已无南岳神庙,祀者也少。
北岳大帝
北岳大帝在五岳中地位较低,其山指山西浑源县的恒山。但在清顺帝以前,帝王所祀的北岳并不是恒山,而是河北大茂山。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相传舜去祭祀恒山时,走到河北曲阳县的大茂山,天下起了大雪,无法再向北行走,加之大茂山不时又有石头飞坠而下,于是舜就在大茂山祭祀一番,不再往北去祭祀恒山了。后来,舜干脆在大茂山立曲阳庙,将大茂山作为北岳祭祀起来。
据《续文献通考·郊社考》卷十日:明孝宗弘牿六年(1493年)七月,兵部尚书马文升请改祀北岳于浑源卅。礼臣议以为祀北岳恒山于曲阳,历汉唐宋以至国朝凡三千年,未之有改。其浑源州号有恒山,亦名北岳,然祀典不闻。定议仍祀曲阳。据《清朝文献通考·都社考》十载直到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三月,才改祀北岳恒山于山西浑源州。
北岳大帝的来历
关于北岳大帝的来历,说法亦不一,《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四引《恒岳志》曰:颛顼氏为黑帝,治太恒山。《重修纬书集成》卷六《龙鱼河图》云:北方恒山君神,姓登名僧。北岳恒山将军,姓莫名惠,一云恒山君伏通荫。《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五亦云:“北岳无虑山(太乙总玄)郁微洞洲无极真君晨颚。”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二还记载了北岳大帝的神职,文曰:北岳者,主于世界江河淮济,兼虎豹走兽之类蛇蛀昆虫等属。同时《历代神仙通鉴》卷四亦曰:元始日契乃弱岳转世,今为郁微洞元无极真君,主世界江河湖海淮济径渭,兼虎豹走兽之类,蝓蛇昆虫,四足多足等属。
道教尊崇
道教对北岳大帝亦加尊崇,在《云笈七羲》卷七中称:北岳神君服元旒之袍,戴太真冥冥之冠,佩长津悟真之印,乘黑龙,领仙人玉女七千人。
中岳大帝
《中岳嵩山太室石闻铭》载:嵩高神君,岱气最纯。春生万物,肤寸起云。并天四海,莫不蒙思。圣朝肃敬,众庶所尊。比其他的四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为早。《山海经·中山经》云:“苦山、少室、太室、皆家也。其神皆神面而三首,其余属皆东身人面也。”嵩山东为太室,西为少室。可知嵩山之神的形象,曾是半人半兽,正是人类早期所造之神在形象上的显著特点之一。
中岳大帝的名称由来
《重修纬书集成》卷六《龙鱼河图》记载:“中央嵩山君神,姓春名选群。中岳嵩高山将军,姓石名玄。一云嵩山君角普生。”东方朔《神异经》云:神姓浑、讳善。“
中岳大帝的神职
《五岳名号》载:“主世界土地山川陵谷,兼牛羊食稻。”《神异经》云:“中岳者主于世界地泽川谷沟渠山林树木之属。”
中岳大帝的形象
《云笈七签》载:“中岳嵩高君,领他官玉女三万人。中岳君服黄素之饱,戴黄玉太乙之冠,佩神宗阳和之印,乘黄龙,从群官。中岳五土之主,太上常用三天真人有德望者以居之。
《无上秘要》云:“中岳嵩山君,姓角讳普生。头戴黄农玉冠,衣黄锦飞裙,被黄文裘,带黄神中皇之章。常以四季月干支俱土日,乘黄霞飞轮一,奏真他名录,上言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