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蓝和景泰蓝的区别(烧蓝工艺是什么意思)

2022-11-06 16:39:44 0

烧蓝和景泰蓝的区别(烧蓝工艺是什么意思)

烧蓝是我国传统的首饰工艺之一,又称点蓝,由于这种“蓝”只能烧制在银器表面,因此也称为“烧银蓝”,“银珐琅”

烧蓝通常是指碱性氧化性溶液的氧化作用,在钢铁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蓝黑色或深蓝色磁性氧化铁薄膜的方法。

烧蓝,景泰蓝的制作工序之一。

烧蓝工艺不是一种独立的工种,而是作为一种辅助的工种以点缀、装饰、增加色彩美而出现在首饰行业中。

银蓝的色彩具有水彩画的透明感,别有情趣。烧蓝的“蓝”是烧制后形成的类似低温玻璃的块料。

烧银蓝是以银为胎,用银花丝在胎上掐出花纹,再用透明、半透明的珐琅釉料填于银胎花纹上,经过500度到600度左右的低温多次烧制而成,作品绚丽、明快,别具一格。

13世纪末,由意大利工匠发明,14世纪法国巴黎出现了多彩的透明珐琅器。迄今发现中国最早的实物是清雍正年间(1723~1735)的银烧蓝五福捧寿八方盒,已有宝蓝、浅蓝、浅绿、红、黄、白等色珐琅,透明性良好、色调爽朗透彻,属于成熟期产品,故其起源应不晚于17世纪末。

景泰蓝工艺与烧蓝相似,不过由于蓝料的成分不同,景泰蓝最终形成的“蓝”没有烧蓝那种水彩般的透明。

清 银胎烧蓝嵌宝石蝴蝶形鼻烟壶

景泰蓝龙纹大盘

早期的银烧珐琅工艺品,是由清代内务府,广储司设的“银作”来生产,这些工艺品都是为皇宫贵族服务的,因此在这类作品上我们是很难看到古代工艺大师们的名字。

直到清晚期,民间银铺才开始烧制这种器皿,银胎珐琅的制作,是集冶金、铸造、绘画、焙烧、錾刻、锤揲等多种工艺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缺一不可。常见的珐琅釉颜色有蓝、绿、红、黄、白5种。

银胎珐琅工艺多用来制作盒、罐、瓶或是小型摆件,制品可以根据需要镶以玛瑙、松石等做装饰。

“银”作为贵金属具有贵重和坚固性,而珐琅釉料晶莹、光滑极具装饰性,同时也具有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作为宫廷陈设用品,它能为宫殿增添色彩,作为皇家生活用具,更能体现出封建皇帝的尊贵地位。

清 银烧蓝镶白玉翠等杂宝如意

烧蓝作为中国古代金银器的一种,传世的实物并不很多,主要原因是黄金和白银均属稀有贵金属,不可能大批量生产,又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绝大多数为皇宫所用。

许多作为皇宫用品的银烧蓝品种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比如在银制的鼻烟壶中就只有银烧蓝一种。而在近几年的拍卖会上,部分精品银烧蓝也多少为自己正了名。

清 金质累丝嵌宝烧蓝香熏瓶。嵌有各色碧玺宝石,盖顶、腹外有烧蓝团寿纹及花鸟纹饰,瓶身虽小却精致异常,于中国嘉德2016年秋拍上成交172,500元。

清 银质烧蓝百宝嵌龙腾四海双层佛龛。工艺繁琐、造型丰富、耗资巨大。属于烧蓝工艺中最繁琐、最耗资的一类。于中国嘉德2017春季拍卖会上成交782,000元。

公号:碧园寄卖

关键字:  烧蓝和景泰蓝的区别  烧蓝工艺是什么意思  烧蓝黄金是纯黄金吗  烧蓝黄金能回收吗  烧蓝和珐琅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