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h7n9禽流感(禽流感死亡人数)

2022-11-13 18:00:28 0

人感染h7n9禽流感(禽流感死亡人数)

人感染H7N9禽流感(以下简称H7N9)是一种新发传染病,2013年3月31日,我国首次发现3例H7N9病例,2013年11月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宣布将H7N9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目前,H7N9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自发现新型H7N9病毒以来,疫情蔓延迅速,感染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多数病例发病前10d内,有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者到过活禽市场,或者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病例分布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27个省市,除中国大陆外,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先后出现输入性病例。现大部分病例集中在华东沿海一带,绝大多数为散发病例,部分地区如广东、山东、江西等先后出现小范围人传人的聚集性病例,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初,第5轮H7N9疫情暴发,出现大量病例,但随着上海、安徽、浙江等省关闭活禽交易市场等一系列防控措施的实施,至5月份H7N9的发病例数有着明显下降,但疫情时断时续,2017年8月江苏、湖南、新疆仍有新增H7N9病例报告。

2013-2018年中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及死亡数

数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智研咨询整理

2017-2018年中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及死亡数

数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智研咨询整理

2015-2017年中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率及死亡率

数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智研咨询整理

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人感染的新型H7N9病毒与同一时期存在于活禽市场上的H7N9病毒高度同源,且约60%~70%患者有明确的禽类接触史,最有可能的传染来源为活禽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活禽区域,病毒可能通过交通运输等方式广泛传播,研究结果提示,H7N9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病毒的禽类。对江苏2例病例研究显示,两感染病毒基因高度一致,提示该病例之间有可能是由于密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导致的人传人病例。此外,山东、上海、湖南、安徽、江西等地报道了少数聚集性病例,但是均未超过3人,显示H7N9人传人能力仍然有限。

2、传播途径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大部分患者有禽类直接或间接接触史,活禽交易市场可能扩大了禽流感病毒的传播。H7N9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至人。曾有利用从人体分离得到的H7N9病毒感染雪貂,通过飞沫导致该病在雪貂中传播,提示病毒可能具备在哺乳动物之间发生飞沫传播的能力;仍有少部分患者无明确禽类接触史,应有其他传播途径(如野外环境污染)导致感染可能。

3、易感人群

一般禽流感病毒不易造成人的感染,但人感染H7N9后病情普遍较重,目前以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为主,这可能与接触机会、基础疾病、抵抗力等有关。深圳市活禽经营人员H7N9病毒感染率调查提示活禽经营和宰杀、贩运人群等职业人群,存在隐形感染的状况,禽类从业人员、接触禽类者为H7N9高危人群。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

加强政府干预,充分发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作用,卫生计生、农业、商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积极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关闭活禽经营市场,特别是严格实行“1110”(即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零存栏)制度,是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加强流感样病例和外环境监测检测,加强对原因不明、重症流感样病例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监测;加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重症和病死率;H7N9病毒虽仍在不断发生变异,但我国疫苗研究已经有了重大突破,浙江大学研发的疫苗已经进入临床阶段。

关键字:  人感染h7n9禽流感  禽流感死亡人数  h7n9感染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