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二一运动中牺牲的四位烈士)

2022-11-14 12:03:48 0

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二一运动中牺牲的四位烈士)

关注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

虽然战火纷飞的年代离我们越来越远

但是要铭记现在的和平幸福生活

是先辈历经千难万苦换来的

十二月一日

对于现在的我们只是一个月新的开始

但在1945年的那天

昆明的学生身处战火之中,斗争着

让我们在今天一起缅怀、纪念他们

回顾一二·一运动

一二·一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昆明青年学生发起并得到全国各地响应的反内战、争民主的爱国民主运动。运动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阴谋。昆明是近现代著名的“民主堡垒”。1945年12月1日,昆明爆发了“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一二·一”民主运动,成为国统区内民主运动的标志。

事件概况

11月5日

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用一切方法制止内战”。处于全国民主运动中心的昆明青年首先行动起来,迅速投入反内战、争民主的运动。

11月19日

重庆各界代表郭沫若、沈钧儒等500余人,举行陪都各界反内战联合会成立大会,大会号召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11月25日晚

昆明几所大学的学生自治会在西南联合大学举行时事晚会,到会者达6000多人,民主战士吴晗、周新民、闻一多参加了讨论会,钱端升、伍启元、费孝通、潘大逵四教授就和平民主、联合政府等问题作了讲演。演说正进行时,包围会场的国民党军队突然用冲锋枪、机关枪、小钢炮对会场上空射击,进行恐吓。

11月26日

次日,昆明3万学生为反对内战和抗议军警暴行宣布总罢课,提出立即停止内战、撤退驻华美军、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等口号。学生组织了100多个宣传队上街宣传,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殴打和追捕,许多学生受伤。

12月1日

12月1日,大批国民党特务和军人分途围攻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等校,毒打学生和教师,并向学生集中的地方投掷手榴弹,炸死南菁中学青年教师于再、西南联大学生潘琰、李鲁连和昆华工校学生张华昌等4人,重伤29人,轻伤30多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

惨案后

惨案发生后,昆明3万多师生立即掀起更大规模的反内战、争民主运动。在继续坚持罢课的同时,每天出动100多个宣传队到街头、工厂和郊区农村宣传。从12月2日起,昆明为四烈士举行公祭。一个半月中,参加公祭的各界人士有15万人,近700个团体。全国各地学生纷纷举行集会游行,声援昆明学生的正义斗争。

结果

全国学生和昆明市民对昆明学生的支持和声援,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气焰,迫使国民党“公审”并枪决了杀害学生的凶手,并免去了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主任委员、代理省主席李宗黄的职务。

历史意义

"一二·一"运动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阴谋,是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标志,是继"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之后树起的第三个民主运动里程碑。

一二·一运动中的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现云南师范大学)正门口有一条街道命名为“一二一大街”,就是为了纪念一二一运动。

1945年12月1日,大批国民党特务和军人分途围攻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等校,毒打学生和教师,并向学生集中的地方投掷手榴弹,炸死西南联大学生潘琰、李鲁连,昆华工校学生张华昌,南菁中学青年教师于再等4人,重伤29人,轻伤30多人。

为纪念烈士,在西南联大校园(今云南师范大学)内修建四烈士墓。

1946年3月17日,在举行了30000人参加的出殡示威游行后,将四位烈士安葬在这里。解放后,四烈士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起又在墓前左右侧修建"一二一"运动纪念馆,展出有关图片、文物。在"一二一"四烈士墓旁,还有闻一多先生衣冠冢、李公朴先生墓,四烈士墓旁有西南联合大学教室旧址。

"一二·一"四烈士墓墓道前方矗立着两根石柱,顶端是鲜红的火炬;石柱基座上,刻有闻一多先生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墓后石屏为自由神浮雕,浮雕下,刻有悼诗:

死者,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这里。

死者,你们怎么走不出来?

我们在这里,你们不要悲哀。

我们在这里,你们抬起头来。

哪一个爱正义者的心上没有我们?

哪一个爱自由者的脑里没有我们?

哪一个爱光明者的眼前看不见我们?

四烈士

于再

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暴徒、特务结队袭击西南联大校舍。正在联大校门的于再上前劝阻,被暴徒打伤,并被手榴弹炸伤头部,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当晚牺牲。

潘琰

西南联大师范1937年,投笔从戎,加入第五战区"抗战青年干训团"。1943年考入西南联大师范学院,1945年在"一二一"惨案中牺牲。

李鲁连

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学生。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反动军警到联大师范学院闹事,反动军警、特务向学生投掷手榴弹,李鲁连当场牺牲。

张华昌

昆华工校学生,他投身于昆明学生的反内战、争民主的罢课运动。牺牲时年仅16岁,是"一二·一"四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被人们称为"一二·一运动殉难的少年勇士"。

忆往昔

如今恰逢西南联大80周年,一部以西南联大 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未央歌》悄然热销。为什么一所历史上存在仅8年的大学这样引人注目?为什么战乱中的大学桃李芬芳,培育这么多栋梁之材?

物质的贫乏与精神的富有相得益彰

林语堂曾经夸赞:“联大师生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汪曾祺的《跑警报》,形象幽默,再现当初的真实场景:住最简陋的屋,吃最粗糙的饭,在轰炸下学习,在硝烟中授课。朱自清等教授“七八人但吃两样菜,一炒萝卜,一豆豉,外加一汤而已”。据杨振宁回忆:“教室是铁皮屋顶的房子,下雨的时候,叮当之声不停。地面是泥土压成的,几年之后,满是泥坑。窗户没有玻璃,风吹时必须用东西把纸张压住,否则就会被吹掉。”物质条件的艰苦没有侵蚀他们的风骨,“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愈挫愈勇、愈难愈奋,2000名大学生如期毕业,成为社会的中坚、民族的脊梁。

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

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违千夫之诺诺

作一士之谔谔

看今朝

今天我们纪念联大,不只是为了缅怀多年前有这样一群中国的骄傲用他们孱弱的肩膀做出了这样的伟业,传承了我们民族赖以长存的精神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让今天的中国可以出现像联大这样有生气、有信仰的学校,带给国家希望和未来,让中华人民民族在世界上扬眉吐气,屹立不倒!

作为西南联大在昆唯一遗脉,云南师范大学肩负起了对西南联大精神的传承、弘扬、旧址保护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无论是“西南联大讲坛”的举办,还是“i讲吧青年学子讲坛”的设立,都无一不彰显着云南师范大学对西南联大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四年风雨,四度春秋,百期精彩,百期历程,师大青年学讲身边故事,齐心协力奋进续弦歌不辍,再出发,开启筑梦之旅。从第一讲到一百讲,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倡导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青年学子学术交流,追求学术创新氛围,100多位青年学子涉及大学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求学历程、励志故事、竞赛经历、创新创业感悟、思想的火炬,燃起熊熊烈火,在红土高原的教师摇篮里,青春扬帆,梦想起航。

回忆青春,用讲坛的方式;纪念青春,用讲坛的方式;激励青春,用讲坛的方式

“i-讲吧”青年学子讲坛,以青春之名,讲述奋斗的青春故事,绽放青春之我。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习近平

责编 / 赵敏 金晓芬

审核 / 赵梓焱 杨燕娇 顾亚丽

关键字:  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一二一运动中牺牲的四位烈士  一二一运动牺牲了多少人  一二一运动牺牲的烈士  一二一运动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