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_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大黄的用法

2022-11-27 12:23:14 0

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_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大黄的用法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方解〗此于泻心汤去黄芩,固亦泻心,但以沸水渍之不煎,气味俱薄,故泻下之力不剧,只能泻热而解心下痞。

《伤寒论》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解读〗心下痞,即胃口处有痞塞不通的自觉证。痞属气结,不似结胸证的实结,此阳明里热在上,而腑实证不明显,故按之不硬而濡,关上脉亦应之浮而不沉,故宜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解见桂枝汤方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心烦、心下痞者。

附子泻心汤方证

附子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另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方解〗泻心汤减其用量,并渍之而不煎,亦同上方专以解痞,但加附子,故治心下痞陷于阴证而呈寒热错杂者。

【歌诀】附子泻心也三黄,减量加附不煎汤。阳明太阴成合病,解痞可要细端详。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解读〗心下痞,是承前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的条文而言,本属阳明里热,即无关乎表证,而复恶寒汗出者,是因汗出津伤里虚而恶寒,则已陷于阴证甚明,故宜附子泻心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阳明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心下痞、恶寒汗出者。

现在开始,不用从千里来到钦州学习,点击原文链接,支付299元即可终生学习经方日记的全部课程。

今年线下学习班已经开展到第五期,培育了100多名中医经方的火种。

为了培养更多经方讲师,定于每周一晚上在荔枝微课小专题的授课,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讲课的内容不限,可以讲自己学习经方的感受,自己用一个小经方的思路及方法,或是内针学习的感受,或是看一个经方运用思考及收获,讲透讲清楚即可,讲课时间为40-50分钟左右即可。

要求:

1、制作好PPT,演讲者简介,课程主纲发给佳明老师。

2、经过审核后约定时间在荔枝微课授课。

3、授课有小小补偿,根据PPT制作、讲课内容精彩、学员反馈,经过经方日记的团队评价给予200-500元每节课奖励。

4、佳明老师微信:jiam922

主编:冯世纶,张长恩

关键字:  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大黄的用法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治法是  大黄黄连泻心汤的脉证特点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