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的用法和用量、妙用一方_花朵的功能主治和副作用

2023-05-18 16:49:38 0

花朵的用法和用量、妙用一方_花朵的功能主治和副作用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北葶苈子)或播娘蒿(南葶苈子)的干燥种子。

【别名】大适、大室、丁历。

【处方用名】葶苈子、炒葶苈子。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常用量3~10克,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产地采收】主产于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内蒙古自治区、山东、山西、甘肃、青海、云南、四川等地。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以颗粒均匀、充实、黄棕色、无杂质者为佳。

【炮制研究】葶苈子生品力速而较猛,降泄肺气作用较强,长于利水消肿,宜于实证。用于胸水积滞和全身水肿。葶苈子炒后药性缓和,免伤肺气,可用于实中挟虚的患者。多用于咳嗽喘逆,腹水胀满。同时外壳破裂,酶受破坏,易于煎出药效,利于甙类成分的保存。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大寒。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肺源性心脏病。

【毒副作用】过敏反应:皮肤出现点片状红色丘疹,瘙痒。也可致过敏性休克。超量久服可导致利尿过度,引起低血钾症。本品对眼、鼻及咽部黏膜有刺激性,可引起眼眶及前额胀痛,角膜发泡,视力减弱。

【现代研究】南葶苈子含有毒毛旋花子甙、葶苈糖甙、播娘蒿单糖甙等强心甙类化合物;北葶苈子含有芥子式、脂肪油、蛋白质、糖类等成分。实验证明葶苈子的醇提取物能明显增加心输出量。葶苈子的苄基芥子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酵母菌等20种真菌及数十种其他菌株均有抗菌作用。葶苈子在很低剂量,即可发挥显著的抗子宫颈癌的作用。另外,该药对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妙用单方】

【方一】

组成:炒葶苈子粉10克

【用法】取上药。早、晚用米汤或红枣汤送服,每天2次。待尿量增多,浮肿减轻后,可将剂量减为每次5克。

功用主治:强心利尿。主治心力衰竭。

【疗效】应用本方治疗20例,利尿作用多在2~3天时出现,第5天达到高峰。随着尿量增多,浮肿消退,胸闷咳嗽、倚息不得卧等症状随之好转。

【来源】 董圣群,《中医报》,1988年5月17日

【方二】

组成:葶苈子

【用法】以单味生葶苈子,每日早晚开水送服,15岁以下和50岁以上者每次6克,16~49岁者每次10克。

功用主治:泻肺行水,清利咽喉,消肿止痛。主治急性咽炎。

【疗效】治疗240例病人,痊愈221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98.3%。

【来源】王广见等,四川中医,1993.11(6):50

【方三】

组成:葶苈子3~6克

【用法】将上药研末,每天3次饭后服。

功用主治:强心利尿。主治心源性、肺源性、内分泌性、高血压性、肾性等各种原因造成的顽固性心衰。

【疗效】治疗23例病人,一般服药后第4天患者即见尿量增加,浮肿消退,心衰症状2~3周显著减轻或消失,未见不良反应。

【来源】杨孟考,中国社区医师,2002.18(20):40

【方四】

组成:葶苈子适量

【用法】将葶苈子放锅内炒至微鼓起,稍带金黄色,并有香气时取出,放冷,研为细末。治疗时先将创面常规消毒、清洗后,将葶苈子粉按0.5~1.0克/cm2剂量,均匀撒在创面上,每日换药1次,创面较大,渗出液较多时可酌情增加1次换药。

功用主治:生肌收敛,祛毒。主治烧伤、皮肤擦伤、浅表创伤以及褥疮。

【疗效】表皮层擦伤患者用药第1天后局部开始结痂,一般3~4天愈合。真皮层擦伤和2期褥疮2~3天结痂,一般5~7天愈合。3起褥疮3~4天开始结痂,10天内可脱痂愈合。

【来源】单春艳,中国民间疗法,2003.11(11):39.

关键字:  葶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