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天南星的作用与功效、应用_成分、炮制方法与应用

2023-05-24 18:30:55 0

制备天南星的作用与功效、应用_成分、炮制方法与应用

天南星系采用主产于四川、河南、河北、云南、辽宁等地区的天南星科植物掌叶半夏或天南星的干燥球状块茎。药材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硬粉性足、有侧芽(虎掌)者为佳。

【炮制】生南星:取原药材,拣净杂质,洗净灰屑,晒干制南星:

(1)一法:①净选:取原药材,过筛分开大小个,去泥沙及杂质。②浸漂:将净南星加清水浸漂约2~3周,每天换水2~3次,经数日后如见起白沫时,可加入白矾粉(100:2),泡1日后,再行换水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③姜、矾水浸:将鲜姜片、白矾粉与南星隔层均匀铺入缸中,加水满过药材,浸泡3~4周。④煮制:将南星及水倒入锅中,加热煮至无干心为度,取出。⑤切片及干燥:将煮过的南星除去姜片,晾至六成干时,闷润至内外湿度一致,切约2mm(6厘)片,晒辅料用量每药材100公斤,用鲜姜25公斤,白矾12.5公斤。

(2)二法:①净选和浸漂:与一法同。②煮制:取南星加入定量白矾粉及清水于锅中共煮至透心(无白心)为度,加入冷水少许,捞出。③切片与干燥:将煮过的南星晾至六成干,再闷润2~4天,使内外湿度一致时,切约2mm(6厘)片,晒于。

辅料用量每净南星100公斤,用白矾12.5公斤。

注意事项①浸漂时见有发酵现象,及时加入白矾粉(100:2)。②晾晒时严防暴晒和冻个,以免破裂。

胆南星:

(1)   发酵法:①粉碎:将生南星粉,取过80目筛的细粉。②和胆:取生南星细粉加入胆汁,按1:3混和,搅拌均匀。③发酵:将混合的胆星置缸内,在温度30~37℃,相对湿度70~80%的条件下,约经2~3周时间,缸内始见发酵所产生的大量泡沫,继后南星粉下沉,表层呈清胆汁时即为发酵完毕。④燉制:将发酵的混合物,倒入另一缸中,置水锅中加热燉约10天。每隔1~2小时搅拌一次,并分4次(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见浓稠时即加入胆汁,每次圳入胆汁100公斤,继续燉至显棕黄色浸膏状,口尝无麻辣感为度。⑤干燥:将浸膏状物移于搪瓷盘中,在60~80℃C烘干(约需经一周),至表面色变黑辅料用量每生南星粉100公斤,用胆汁700公斤。

注意事项①胆汁先经铁丝罗过滤,除去杂质,再加热熬炼至约4/5量时待用。②混和时力求均匀,发酵法生产最好在夏季进行。

(2)混合蒸制法:①粉碎:与一法同。②和胆:取制南星粉(过60~80目),每100公斤粉加250公斤鲜胆汁(或胆汁膏37.5公斤,用水加热熔化)混合拌匀,做成块状。③蒸制:将胆星混合块置笼屉内,蒸约20~30分钟(自水开时计)取出。④切块及千燥:切成小块,晒干或烘千辅料用量每制南星粉100公斤,用鲜胆汁250公斤。

注意事项鲜胆汁先用四层纱布过滤,除去沉淀及杂质。

【饮片鉴别】生南星:呈扁圆形块状,直径1.5~6cm

(0.5~2寸),厚1~8cm(3~6分),外表乳白色或淡黄色,上面凹陷,周围布散多数麻点,下面圆球状,周边有的带有球状侧芽,习称“虎掌南星”。质坚硬,断面白色粉质。微有辛气,味辣而有强烈刺激感。

制南星:呈腰形片状,片厚约1.5mm(5厘),表面显肉色半透明,光滑。质坚脆。微臭,味辛。

胆南星:不规则块状或小立方块,表面显乌棕色。质松脆。微有胆腥气,味苦。

鉴别反应取胆南星粉末0.2,加水5m,振摇,滤过取滤液嚣ml,置试管中,加新鲜配制的糠醛溶液0.5ml,沿管壁加硫酸2ml,两界面即显棕红色。

【成分与作用】天南星含有皂甙、安息香酸、生物碱及粘液质等。

南星的煎剂具有显著的祛痰和镇静的作用。

胆汁含有胆汁酸的盐类、胆红素、胆绿素、粘蛋白、卵磷脂、胆固醇及氨化物等,胆酸盐有镇痉、解热、利胆及抗炎作用。猪、羊、牛的胆汁酸含量比较接近,猪胆汁为10.22%,羊胆汁为10.74%,牛胆汁为6.70%天南星与胆汁均具有抗惊厥和中枢抑制作用。胆汁量多测作用强。

【作用与功效应用】天南星为镇咳化痰药。性昧苦、辛,温。具有燥湿化频、祛风解痉、消痈肿的功效。生品多外用于消痈毒,如“桂麝散”(消肿止痛)。一般内服多用制品,制南星可消减其毒性,增强燥湿化痰的作用,如用于祛痰剂的“导痫汤”(祛痰止咳)及治风剂的“大活络丹”(祛风活络)、“医痫丸”(散风化痰、安神)开窍剂的“至宝丹”(开窍镇痉)等。胆南星性转苦、凉。可增强其熄风定惊(抗惊厥)的作用,如用于开窍剂的“牛黄抱龙丸”(化炭镇惊)、“小儿回春丹”(熄风镇惊)、“小活络丹”(祛风活络)及“至宝锭”(散风化痰)等。

关键字:  制天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