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柰的作用与功效_山柰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别名】三柰子,沙姜。
【性味】辛,温。
【作用功效】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药理作用】
1.抑菌消炎作用山柰根煎剂在试管内对许兰毛癣菌及其蒙古变种、共心性毛癣菌、蓝色毛癣菌等10种常见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山柰酚对实验动物有消炎作用及维生素P样活性,其效力与槲皮苷相似,而较山柰苷为差。此外,山柰酚能够抑制肥大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其原因是抑制NF-K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活化,抑制相关炎症介质的释放,进而发挥其抗过敏炎症反应的药理作用。
2.免疫功能增强作用用小鼠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山柰酚组。结果山柰酚组可使正常小鼠的炭粒廓清速率较生理盐水组增加33%,对正常小鼠溶血素的产生可能也有一定作用,并可使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溶血素水平恢复正常。对绵羊红细胞致敏的正常小鼠迟发性过敏(DTH) 反应有极显著的增强作用, 并能使环磷酰胺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的DTH反应恢复正常。
3.抗癌作用反式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有细胞毒活性, 能明显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集落形成。山柰挥发油可抑制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有可能通过抗血管生成而起到抑制转移的作用,与5-Fu合用有协同增效作用。山柰酚可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降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 的表达水平, 诱导PC-3细胞阻滞于S期及Gy/M期,但山柰酚对PC-3细胞凋亡无影响。
4.杀虫作用山柰热水提取物可杀灭犬弓蛔虫。
【临床应用】
1.心腹冷痛山柰、丁香、当归、甘草等份,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30丸,酒下。
2.感冒食滞、胸腹胀满、腹痛泄泻山柰15g,山苍子6g,南五味子根10g,乌药4.5g,陈茶叶3g,研末,每次15g,开水泡或煎数沸后取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