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的用法用量与妙用单方偏方_苍耳子的功能主治与副作用

2023-06-06 17:44:00 0

苍耳子的用法用量与妙用单方偏方_苍耳子的功能主治与副作用

【来源】 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苍耳的果实。

【别名】野茄子、刺儿棵、疔疮草、黏葵。

【处方用名】 苍耳子、苍耳、炒苍耳子。

【用法用量】 水煎服,常用量:3~10克。或入丸散,适量。

【产地采收】 主产于山东、江西、江苏等地。9~10月割取地上部分,打下果实,晒干,去刺,以粒大、饱满、色绿黄色者为佳品。

【炮制研究】 苍耳子多以炮制品入药,生品少用。苍耳子毒蛋白为其毒性成分之一,经水浸泡或加热处理,可降低毒性,如炒焦、炒炭后能破坏其毒性。有学者认为苍耳子药用必须炒至焦黄,使脂肪油中所含毒蛋白变性,凝固在细胞中不被溶出,而达到去毒目的。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苦。主归肺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止痛、宣通鼻窍。为治风湿痹痛、鼻渊头痛之要药。可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四肢拘挛、活动不便等症。或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头痛鼻塞、鼻渊流浊涕、不闻香臭、额窦疼痛者。本品性温善升,有散气耗血之弊,故气虚、血虚之头痛者忌服。

【毒副作用】苍耳全株有毒,以果实毒性最大。临床上由于剂量过大而造成急性中毒或口服时间过长而造成体内慢性蓄积中毒。其有毒成分为苍术苷类,动物实验表明中毒后肝脏有退行性变性或坏死,肾脏曲管上皮细胞肿胀,其中肝脏损害最严重,与四氯化碳损害相似,继发性脑水肿所致惊厥可能是死亡直接原因。临床误诊苍耳子中毒的病例不少,可引起中毒性肝炎,肾功能衰竭或并发阿斯综合征,严重者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全草含苍耳甙、脂肪油、生物碱、维生素C和色素等。果实含脂肪油9.2%、其中亚油酸64.2%,棕榈酸5.32%,含苍耳子苷1.2%。树脂3.3%。药理研究具有抗微生物,抗凝血,免疫抑制,抗氧化物以及抗炎与镇痛作用等,临床上用于治疗鼻渊流涕、腰腿痛、慢性气管炎、荨麻疹、泌尿系统感染和腮腺炎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和红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可扩张血管,其煎剂对离体动物心脏有抑制作用,可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并有镇咳作用。

【妙用单方】

【方一】

苍耳草60克(干品30克)

【用法】取上药,水煎服,每天1剂。

【功能主治】疏风止血。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疗效】据记载,应用本方治疗本病,轻者3~5.重者7~10天即可见效。

【来源】录自《中药大辞典》

【方二】

苍耳子适量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每次服1~2丸,每天3次。或制成苍耳子片,每片1.5克,每次2片,每天3次,连服2周。

【功能主治】疏风通窍。主治慢性副鼻窦炎。

【疗效】据王辉武等记载,应用本方治疗本病有效率在80%以上。

【来源】录自《中药新用》

【方三】

鲜苍耳子100克

【用法】取上药,捣烂,水煎15分钟,去渣,打入鸡蛋2~3个于药液内煮熟。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将蛋与药液1次服下。

【功能主治】截疟。主治疟疾。

【疗效】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24例,治愈21例,复发3例,再服2剂亦愈。

【来源】中草药经验交流,1970.(9):12

【方四】

干苍耳草(或捣碎苍耳子)6000克

【用法】取上药,放人锅内加清水浸过后,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煎液。用同样方法连煎3次,然后把3次煎液混合,用两层纱布过滤后,以文火浓缩至2000毫升,加尼泊金10克摇匀,分装于经高压消毒的500毫升瓶内,封口备用。每天服4次,每次服100~125毫升(相当于生药120~150克/天),连续服药15天,生药用量不能大于每天150克。如服药1周时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者,可停药3~5天再继续服。肝肾功能损害者忌用。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主治肠伤寒。

【疗效】据何文坚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5例,退热时间最快者10小时1例,3天内者7例,4~8天者4例。肝脾肿大5~7天消失。7例血、粪、胆汁伤寒杆菌培养阳性者,治疗后全部转阴。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8):23

关键字:  苍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