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吴鞠通生平简介_学术主张、临证特点与遣药制方法度
一、医家生平
吴瑭,号鞠通,字配珩,江苏淮阴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卒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吴氏为清代著名医学家,创立温病三焦辨证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
吴鞠通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名守让,字逊夫,乾隆十四年(1749年)秀才,曾在当地教学。吴鞠通受父亲的影响,自幼攻读儒学。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吴父病年余以致不起,吴鞠通哀痛欲绝,觉得“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于是买来医书研读。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吴鞠通的侄子巧官突患喉痹,后不治而亡,吴氏目击心伤,于是毅然放弃了科举考试,立志从医。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吴鞠通游历京师,经人举荐,参与检校《四库全书》,并担任“抄胥”一职,校对誊抄了大量的医籍,因得博览诸书,于医学大有长进。检校《四库全书》的工作完成后,吴瑭便寓居京郊为人看病,他诊断准确,用药神奇,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京都大疫流行,其死于处理不当者,不计其数,正如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所载:“乾隆癸丑春夏间,京中多疫,以张景岳法治之,十死八九,以吴又可法治之,亦不甚验。”而吴鞠通利用叶天士之法奋力抢救,颇多治验,遂名噪皇城。道光十一年(1831年),吴瑭告老还乡,建立“问心堂”,继续为乡民医病。同时,吴氏出资造桥,以方便两岸百姓出行,后又建善乐院,供藏书及待客之用。道光十六年(1836年)秋,吴氏逝世,享年79岁。
吴鞠通一生经历了多次温病流行,因而专心致力于外感热病的研究。在学术上,他“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温病条辨·汪廷珍序》),上溯《黄帝内经》、《伤寒论》,下受刘河间、吴又可尤其是叶天士等名家的影响,“进与病谋,退与心谋”,潜心研究温病,寒暑不易,终有心得。
吴氏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其治学反对门户之见,能博采诸家之长,即使成名后,亦虚心向能者求教,如他不善针法,每遇疑难重证,药物难奏速效时,便请善于针灸的郏芷谷医生配合治疗。吴鞠通敢于直言驳证前贤之误,以免贻误后学;针砭医界时弊,认为医者妄抬身价、重索谢资者,极为可耻,只为自己打算、不为病人考虑者,最为可恶;大胆订正俗医处方之谬,从不粉饰,正如他所说:“余存心不敢粉饰,不忍粉饰,口过直而心过慈,以致与世不合。”(《温病条辨·解儿难》)吴鞠通创温病辨治新法,但从不
居功自傲,他曾言:“诸贤如木工钻眼,已至九分,瑭特透此一分,作圆满会耳,非敢谓高过前贤也。”(《温病条辨·凡例》)
吴鞠通将其治温心得加以发挥,撰成《温病条辨》一书,创立了温病学三焦辨证论治体系,促进了温病学的发展。晚年时,吴氏将其一生临床经验加以总结,撰成《吴鞠通医案》四卷,包括温病、伤寒、杂病、妇儿科医案,促进了中医医案学及临床医学的发展。他还以医论、医话的形式撰写了《医医病书》,针砭俗医之弊,提倡作为医生要做到德术兼备,同时还阐述了许多温病和内伤杂病的证治大法,是一部有价值的理论专著。
其中,《温病条辨》一书最能代表吴鞠通的学术思想,也最具影响。《温病条辨》六卷,另附卷首一卷,成书于嘉庆三年(1798年)。吴鞠通通览前世治温之书后认为,明末吴又可的《温疫论》,议论宏阔,发前人所未发,但其治法,未免支离驳杂;而惟有叶天士持论平和,立法精细,但立论甚简,虽有医案散见于杂症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于是他“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温病条辨·自序》),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仿《伤寒论》编述体例撰成《温病条辨》。本书卷首引证《内经》有关温热病经文19条作为著述依据,名曰“原病篇”;卷1~3分别为上焦篇、中焦篇与下焦篇,详述温病的病因病机、三焦辨证及其治法方药,集中体现了吴氏按三焦分部阐析温病的发展过程与病机转变,提出了三焦辨证的纲领,充实了温病学理论,为本书的主要内容。卷4~6为杂说、解产难、解儿难等救逆、病后调治与妇科、儿科疾病证治。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温病三焦辨证的理论,涉及的温病包括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伏暑、寒温、湿温、秋燥等;辨析了伤寒与温病之不同,提出了清热养阴法,创制了银翘散、桑菊饮、清营汤、清宫汤、定风珠及加减复脉汤等著名方剂,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温病学的内容,对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后世列为温病学经典著作之一,至今仍为医家所推崇。此书问世后,版本甚多,流传很广,现存最早为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问心堂刻本。此外,尚有朱武曹氏的增批本,王士雄、叶霖、郑雪堂三家的评注本,书名《增补评注温病条辨》,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年曾据此本重印。建国后更有多种铅印本流传。
二、学术主张
吴鞠通生活于清代乾隆、道光年间,政治稳定统一,经济繁荣昌盛,文化欣欣向荣。而在医界,也涌现出了许多医学大家,如叶天士、薛雪、徐灵胎、柯韵伯、张璐等,尤其是在急性热病的理论与诊治经验方面正处在不断积累和提高的阶段,这些都为吴瑭学术理论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学术思想渊源
吴鞠通学医既非世医家传,也未直接拜师,其学术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受历代经典医籍和医家的影响,尤其与《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及《温热论》等的学术思想密不可分。
1.渊源于《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理论著作,为中医学理论之源和中医各科发展的理论基石,历代医家无不重视,吴鞠通也不例外。他在《温病条辨·凡例》中说:“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为是编之作。”
吴鞠通创立了三焦辨证理论体系,而三焦之原理也溯源于《内经》。如《内经》中谈到三焦的生理特点时指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吴鞠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焦辨证的治疗原则:“上焦如羽,中焦如衡,下焦如权。”吴鞠通创制的用于温病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的方剂银翘散,其组方原则也是根据《内经》而来:“本方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温病条辨·凡例》曾谓:“本论各方条下,必注明系用《内经》何法。”
2.秉承张仲景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论》,开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之先河,为我国第一部论述外感热病治疗的专著,创立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吴鞠通的温病学说及其创立的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无不受《伤寒论》的影响,如他在《温病条辨·凡例》中说:“是书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他将《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理论巧妙地融入到三焦辨证之中,而且在全书的编写体例上也是仿照《伤寒论》的方法,方随证立,方证同条。而《温病条辨》一书所收载的方剂(包括吴氏自创方在内)约208首,其中一半左右是来自于张仲景的经方,如其开篇第一首方便是桂枝汤,此外尚有白虎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大承气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小建中汤、小青龙汤、乌梅丸等,甚至对于有些方剂的剂量也没有换算成清代的用量。
从《吴鞠通医案》来看,吴鞠通本人对于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理论及其经方的运用也非常得心应手,而且有胆有识,如《吴鞠通医案》中记载其桂枝汤自治案及麻黄附子甘草汤治肿胀案等,治疗过程审证精准,用药老道,经验丰富,不像时医那样畏首畏脚,瞻前顾后。由此可见,吴鞠通对于经方的应用也是相当娴熟,尤其是在剂量配伍上,可谓大刀阔斧。
3.私淑叶天士吴鞠通对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温病学说的继承表现得尤为突出。叶天士《温热论》中多次提及“三焦”,而且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也多次论述到。吴鞠通之继承,并非简单抄录,他创造性地将卫气营血理论融入到三焦理论中,从而形成了三焦之中各有卫气营血,同时三焦之中又
各有所主的“三焦辨证”。
吴鞠通对叶氏在治疗方面的继承更为突出,他曾言:“惟叶天士持论平和,立法精细。”《温病条辨》中归纳的清络、清营、育阴等治法,实际上是对散见于叶天士医案中的清热养阴法的总结提高。而叶天士临床常用的验方,在吴鞠通手中一经化裁,便成了桑菊饮、清宫汤、连梅汤等名方。此外,叶天士常用的万氏牛黄清心丸,经吴鞠通加减化裁,成为著名中成药“安宫牛黄丸”,可谓善学善用。
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就是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的理论升华和学术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吴鞠通曾认为,历代众多医家中,惟独叶天士心灵手巧,精思过人,叶氏医案中所提示的治疗方法丝丝人扣,可谓汇集众家之长,只可惜大家都不知其中奥妙所在,并鼓励后学者应当细细研读叶案原本,而后定有所获。
当然,吴鞠通除了受《内经》、张仲景、叶天士等学术思想的影响之外,还广览诸家,博采众长。如吴氏在《温病条辨·原病篇》注释《内经》中的叙述中,引用医著很多,涉及宋代朱肱的《南阳活人书》;金代刘完素的《伤寒金鉴》、《伤寒直格》,张子和的《伤寒心镜》;明代王安道的《医经溯洄集》,张景岳的《类经》,吴又可的《温疫论》;清代喻嘉言的《尚论篇》等。(二)寒热水火阴阳之辨析
对于伤寒与温病,尤其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如《黄帝内经》指出:“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再如,张仲景所论的“伤寒”其实已包括后世所论的“温病”,但是仲景详于“伤寒”,而略于“温病”。金元以后,皆有阐发温病治法的医家,如金代刘完素创制辛凉、甘寒、解表之法治疗温热病;明初医家王履明确提出伤寒、温暑为治不同论,充实了刘河间火热论,倡导温病的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明末医家吴又可提出,“温疫之为病,乃是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而这种异气是“自口鼻而入”,发展了温疫学说;清代名医叶天士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论点和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方法,对温病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及至吴瑭,认为伤寒与温病虽同属外感疾病,但实有水火阴阳之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疾病,在病因、感邪途径、传变规律、病机、证候和治疗等诸多方面皆不宜混淆,应当明加辨析。
1.病因不同伤寒为感受寒邪所致,是水之气,从性质来讲属阴;温病乃罹患温热之邪所致,是火之气,从性质来讲属阳,所以吴氏说:“伤寒之源于水,温病之源于火。”(《温病条辨·卷一》)
寒与温,一水一火,一阴一阳,一下一上。寒在下,所以寒邪伤人伤于下焦膀胱,病太阳膀胱,通过太阳膀胱经才入于肌表,这是吴鞠通对伤寒的认识。温热属火,火性炎上,所以温热之邪伤人从上窍而入,从口鼻而入,伤于上焦肺金,二者是不能混淆的。
2.感邪途径与传变规律不同吴鞠通指出:“伤寒由毛窍而入,自下而上,始足太阳。足太阳膀胱属水,寒即水之气,同类相从,故病始于此。古来但言膀胱主表,殆未尽其义,肺者,皮毛之合也,独不主表乎?治法必以仲景六经次传为祖法。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于太阴。太阴,金也;温者,火之气;风者,火之母,火未有不克金者,故病始于此,必从河间三焦定论。”(《温病条辨·卷一》)
吴氏认为,六经辨证与三焦辨证乃一横一纵,互补为用。六经辨证系从横向着眼,其传变先太阳,而后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故诊治必遵仲景六经辨证纲领;三焦辨证则从竖向入手,其传变先上焦,后中焦,终下焦,故诊治须用河间三焦分证法。
3.病机和证候表现不同伤寒之原,原于水;温病之原,原于火。伤寒病的寒邪,是水之气,膀胱者,水之腑,寒邪先伤足太阳膀胱经,是以水病水。温热病的温邪,是火之气,肺者,金之脏,温热先伤手太阴肺经,是以火乘金。这是伤寒、温热二者最根本的区别所在。
吴氏又说:“寒为阴邪,虽《伤寒论》中亦言中风,此风从西北方来,乃觱发之寒风也,最善收引,阴盛必伤阳,故首郁遏太阳经中之阳气,而为头痛、身热等证。太阳,阳腑也;伤寒,阴邪也,阴盛伤人之阳也。温为阳邪,此论中亦言伤风,此风从东方来,乃解冻之温风也,最善发泄,阳盛必伤阴,故首郁遏太阴经中之阴气,而为咳嗽、自汗、口渴、头痛、身热、尺热等证。太阴,阴脏也;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阴阳两大法门之辨,可了然于心目间矣。”(《温病条辨·卷一》)
4.治疗方法不同吴氏说:“伤寒伤人身之阳,故喜辛温、甘温、苦热,以救其阳;温病伤人身之阴,故喜辛凉、甘寒、甘咸,以救其阴。”(《温病条辨·卷二》)从治疗来看,寒邪是阴邪,伤人之阳气,首人人体就是太阳经,只能用辛温来散寒,甚至于还要用甘温、苦热来救阳;温邪是阳邪,阳热邪气伤人之阴,温病学家注重人的津液,在病之初就考虑用辛凉来清解温邪,甚至还要用甘寒来救阴。
由此可见,伤寒与温病在治法上也是大相径庭的。凉、寒、咸等,均属于水之气味,故分别用以清温邪救阴津(精),这是吴瑭治疗温热病的最大特色,所以他说:“若有能识得伤寒,断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用;若真能识得温
病,断不致疑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温病条辨·凡例》)
因此,寒热水火阴阳乃是吴氏认识伤寒和温病的根本纲领,其三焦辨证论治纲领的阐发和清热养阴治则的确立,都离不开这个基本认识。
(三)创立温病三焦辨治的大纲大法
吴瑭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灵枢经·营卫生会篇》、《难经·第三十一难》的三焦分部以及刘河间“三焦分治”的理论,认为温病的病机是从三焦而变化的,辨证论治必从河间三焦立论,并将叶桂“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的精神贯穿在他的三焦辨治说中,成为其学术思想的核心。
吴瑭在《温病条辨》中,将风温、温热、温毒、冬温、暑温、伏暑、湿温、秋燥等外感热病以及疟、痢、疸、痹等病的证治,分别列于上焦、中焦、下焦三篇中进行讨论。全书立法265条,附方208首。对于温病的治疗,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温病条辨·治病法论》)的治疗原则,从而创立了温病的三焦辨证论治纲领。
1.三焦传变的过程吴氏认为,温热邪气从口鼻而入,鼻通肺,口通胃,逆传就传之于心包,肺与心包都是上焦,即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若温热邪气在上焦没有得到控制,或者治疗不得法,就要传入中焦脾与胃。若邪在中焦没有得到控制,就要传至下焦肝与肾,因此他说温热病的传变始于上焦而终于下焦,这就是他对温病三焦传变全过程的认识。他说:“温病从口鼻而人,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温病条辨·卷二》)
由此看来,吴瑭将温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制概括在三焦所属脏腑的范围内,并认为病在上焦包括了卫分病变,病在中焦包括了气分病变,病在下焦包括了血分病变,而营分的病变三焦都可能波及到。病在上焦可以逆传人营,所以温邪逆传在上焦就可以出现神昏、谵语的情况;病在中焦气分可以入营,所以阳明温病多见斑疹;病在下焦血分,邪是通过营分而来的。
2.三焦传变的特征吴鞠通认为,上焦、中焦、下焦温病传变的特征各不相同,现略述如下。
温热邪气在上焦,病位属心与肺,即手太阴肺与手厥阴心包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温病在卫分的证候特征。吴氏在《温病条辨·上焦篇》原文第二条中说:“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温热邪气从口鼻而入,然鼻气通
于肺,肺主气属卫,与皮毛相合,卫气被郁,开合失司,肺气失宣,故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肺卫证,治当轻清宣透、驱邪外出。如表邪入里,邪热壅肺,肺气郁闭,则见身热、汗出、口渴、咳嗽、气喘、苔黄、脉数等证,治当清泄肺热。邪在于肺,多为疾病的初起阶段,吴氏指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这是治疗上焦温病的基本大法。温热邪气盛,肺与心包毗邻,所以邪可直接地逆传入营分,如平素阴虚有热或湿热者,则易出现肺病逆传,内陷心包,窍机闭阻,而见舌质红绛、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謇肢厥等症,病情转为危重,治当轻清开窍。
中焦温病,病位属脾与胃,主要是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和足太阴脾的病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温邪从卫分传到气分而热积于肠胃,即阳明温病,吴氏说:“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温病条辨·卷二》)可见,温病传入阳明,无外乎为阳明无形热盛或有形热结。另一种是湿热之邪交蒸,蕴积于足太阴脾,即太阴温病,临床见身热不扬,有汗不解,脘痞身重,便溏尿浊,苔腻脉濡等症,治当燥湿化浊。由此可见,中焦温病有阳明温病与太阴温病之分,但其病变机制均为温邪由上焦渐次侵入中焦,脾胃升降出入平衡受损,其入益深,其热益重,属于温病的极期阶段。治疗必须清热攻实,祛除湿邪,以调整恢复脾胃功能,务使脾胃相和,阴阳互济,达到平衡,此即吴氏所谓“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意。
下焦温病,病位属肝与肾,主要是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的病变,临床表现为身热面赤,进而口干舌燥,齿黑唇裂,甚至心中震震,舌强神昏,手指自觉蠕动等。此乃温病久延不解,由上中焦传到下焦,热邪深入,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属于温病的重笃阶段。非厚味滋填、重镇潜匿,难疗此疾,用如黄连阿胶汤、加减复脉汤、大小定风珠等,故吴氏指出:“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三焦辨证虽然依上、中、下次第传变,但并非绝对如此。如:“手太阴暑温,发汗后,暑证悉减,但头微胀,目不了了,余邪不解者,清络饮主之。”(《温病条辨·卷一》)就是邪气轻微,在上焦欲自解之候,不必一定传于中、下焦。又如:“温病三焦俱急,大热大渴,舌燥,脉不浮而躁甚,舌色金黄,痰涎壅甚,不可单行承气者,承气合小陷胸汤主之。”(《温病条辨·卷二》)即是上焦之邪仍在,又侵及中焦阳明,大热大渴、脉躁舌焦、燥热之极,竟同时
煎熬下焦肾水,故用小陷胸汤合承气汤,尽除上、中、下三焦之热邪,使之一齐俱出,这又是三焦俱病的情况。
此外,吴氏在以三焦辨识温病的危重证候方面,也很有见解,他说:“细按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炼津液,涸尽而死也。”(《温病条辨·卷一》)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总之,三焦辨证是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结合三焦命名病证,事实上三焦辨证与六经辨证是不可分割的。正如吴氏所谓:“《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及深,须横看;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与《伤寒论》为对待文字,有一纵一横之妙。”(《温病条辨·凡例》)实际上,人体经络脏腑错综交织,无论从生理、病理或病邪侵袭来说都是不能以横竖来割裂的。同时,三焦辨证与叶桂之卫气营血辨证亦有密切的联系,其上焦温病,即与叶氏“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诸证相合,中焦病与气分证,下焦病与营血分证相类。吴鞠通辨识证候时,亦常采用叶氏提法,如“邪在气分”、“热搏血分”等。可见,吴氏的三焦辨证,本属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之余绪。因此,三焦辨证的阐述,充实了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扩展了温热病的辨证论治方法。
三、临证特点与遣药制方法度
(一)清热养阴法的确立
基于对伤寒和温病的认识,吴氏指出,伤寒,阴邪也,阴盛伤人之阳也;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所以伤寒始终以救阳气为主,而温病始终以救阴精为主。既然要救阴精,就必须清邪热,因而确立了清热养阴的基本大法,成为治疗温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1.清热热邪较盛,阴虚不甚者,吴氏以清解为主,兼以养阴。如他将叶桂“温邪在肺,其合皮毛,用辛凉轻剂”(《吴医汇讲·温热论治》)的治法,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而发挥成银翘散之辛凉平剂、桑菊饮之辛凉轻剂、白虎汤之辛凉重剂等三法,以解散肺卫之邪;而清里热又总结了清络、清营、清宫三法,既清里热,又养阴津,寓养阴于清热之中,使热去津存。
(1)清表热辛凉平剂银翘散,主治手太阴风温病、手太阴湿热病,临床表现为不恶寒但恶热、口渴等,统称手太阴温病。该方立法有三方面:一者既不发散,又能解表;二者既不用苦寒药,又能清热;三者既不滋腻,又能护精血。
辛凉轻剂桑菊饮,主治手太阴风温病,临床表现为咳嗽、身不甚热、微
渴,与银翘散证比较,热比较轻,但以咳嗽为主要表现,故桑菊饮的立意是散风润肺降逆。
辛凉重剂白虎汤,主治手太阴温病,临床表现为脉伏洪、舌苔黄、渴盛、大汗、面赤、恶热,脉洪大主里热盛,舌苔黄是里热,汗大出必伤津,所以要积极地清热保津,故重用生石膏。
以上三方,银翘散侧重清气分之郁,桑菊饮侧重降气分之逆,白虎汤侧重润气分之燥。
(2)清里热清里热的三个方法,其代表方是清宫汤、清营汤、清络饮。清宫汤主治太阴温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神昏、谵语,以玄参、犀角为君药,补离中之虚,补坎水;以麦冬散郁浊之积,为臣药;连翘心、竹叶卷心清火通窍,用为佐药;莲子心交通心肾,既能引心火下降于肾水,又能引肾水上交于心火,为使药。
清营汤主治手厥阴暑温病,临床表现为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谵语等,以犀角、生地黄、玄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金银花、连翘等清营分之热,补离中之虚。
清络饮主治太阴暑温余邪不解,临床表现为头胀、目不了了,以鲜荷叶边、鲜金银花、西瓜翠衣、鲜扁豆花、丝瓜皮、鲜竹叶等轻清之品清在络之余邪。
2.养阴温为阳邪,最易化燥,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必须时刻顾护其津液,哪怕是在治疗用药上也应注意,吴鞠通曾言:“温病最善伤阴,用药又复伤阴,岂非为贼立帜乎?”(《温病条辨·卷一》)所以治疗温病,辛温之法不可用,故有“温病忌汗”之说,即便使用辛凉、甘寒诸法,也不能无的放矢、任意为之。因辛则散,过甚则泻而不收;凉则苦,过甚则燥而津涸;甘之过甚,则壅遏而留邪;寒之过甚,则抑降而不达。尤其是阴亏液竭、邪少虚多者,则应育阴填精、重镇潜匿。温病后期,阴亏应养阴,人多知之,但究意如何养育,惟吴氏有较成熟的经验。其养阴代表方是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主治热邪深人在少阴或厥阴,临床表现为身热、面赤、口干、舌燥、齿黑、脉虚大、手脚心热等。此三种加减复脉汤,主要是甘润存津的方法。
一甲复脉汤主治下焦温病而大便溏泄者,临床表现为身热、面赤、口干、舌燥,即复脉汤去麻仁加生牡蛎,全方意在用复脉汤恢复阴津,以咸寒兼涩之法止大便溏。
二甲复脉汤主治热邪深入下焦,临床表现为脉沉数、舌干、齿黑、手足颤动,二甲复脉汤以复脉汤加生鳖甲、生牡蛎(二甲),用咸寒甘润法以养阴熄风,潜阳救阴。
三甲复脉汤主治下焦温病热深厥深证,临床表现为脉细促、心悸怔忡甚至心痛,在二甲复脉汤的基础上加生龟甲,以震慑肾气,补充任脉,以水救火。
吴氏所创立的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养阴虽一,却有涩、镇、济之不同,若下后阳虚而防滑脱者,则用一甲养而涩之;若阳虚而阳不潜者,则用二甲养而镇之;若阳虚而不能上济于心者,则用三甲养而济之。同一加减复脉汤,仅在牡蛎、鳖甲、龟板三种药物之间做了一些调整,其不同效用若此,非学养与经验丰富者,难尽曲妙之功。
此外,吴氏还创立了增液润肺以护胃津的增液汤,治疗肺胃津伤的五汁饮、雪梨浆,治疗肝肾阴伤虚风暗动的大、小定风珠等,对温病的养阴立法,可谓备至矣。
(二)遣药制方特点
吴鞠通能够做到师古而不泥古,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推陈出新,才在张仲景六经辨证、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创立了三焦辨证,从而发展了中医辨证理论体系,在治法与方药上虽有些是师承于张仲景、叶天士,但也并非是一概照搬,而是根据不同的证候,灵活加减,并且创造了许多新的有实用价值的方剂,足见其博览群书,广采众长,崇经而不囿古的治学思想。吴氏在运用经方、局方、时方以及其他一些医家方剂的基础上,通过辨证加减或临床总结,又研制出了许多新的方剂。如复脉汤系列,有加减复脉汤、救逆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诸方;再如承气汤系列,有宣白承气汤、增液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护胃承气汤、新加黄龙汤诸方,这些方剂均仿仲景之意,根据温病易伤阴液的特点,以《伤寒论》调胃承气汤加减变化而成。除上述系列方剂外,吴鞠通自制的银翘散、三仁汤等更是被后世医家所推崇,至今临床上仍广为应用。
现代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在诊治具有温病特点的多种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麻疹、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泌尿系感染等)过程中,以吴鞠通的温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指导,确实可起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等重要作用。名老中医董建华先生曾说:“吴鞠通的这些制方,师承于古人而超越了古人,其独到之处是:泻中有补,清中有泻,宣通结合。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这是祖国医学史上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创造,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细心研究的。”
四、学术传承与对后世的影响
吴鞠通是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医学尤其是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吴氏熟谙经旨,博采众长,对温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撰写了温病名著《温病条辨》,认为温病与伤寒实有水火之分,无论病因、病机、感邪途径、传变规律、初起证候以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均存在不同之处,并对此一一进行了阐述;创立了温病的三焦辨证论治纲领,将温病发生发展过程的病变机制概括在三焦之内,并根据三焦所属脏腑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治疗大法;吴氏还根据温病的特点,提出了比较完善的清热养阴方法。可见,吴鞠通不仅丰富了温病学的辨证体系,完善了温病学说的理论,有力地推动了温病学的发展,而且为我们确立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清热养阴方法,他所制定的一些卓有成效的方剂,至今仍为临床广泛运用。
此外,吴鞠通在杂病、妇科、儿科论治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吴氏亦十分重视《黄帝内经》关于五运六气影响发病的论述,认为气运偏盛是温疫大行的因素之一,故每以气运作为温疫发病的预测和辨证施治的参考。
总之,吴鞠通学验俱丰,不愧为后世之楷模,一代之宗师。2006年,为了缅怀吴氏,弘扬其学术思想与高尚的医德,淮安市楚州区政府修复吴鞠通故居遗址,建立了“吴鞠通中医博物馆”。2007年7月28日,吴鞠通铜像在他的家乡落成揭幕,铜像由我国著名雕塑大师、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美术学院吴为山教授雕塑而成,随后在淮安市又召开了清代中医学大师吴鞠通诞辰250周年高层学术论坛,并成立了吴鞠通中医研究院,足见其后世影响之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