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葶苈子一般用量是多少克_葶苈子的用法用量
葶苈子寒,苦甘性降,泻肺下气,
祛痰定喘,通利行水,治胸腹满。
(一)传统用法
葶苈子性寒,味辛、苦,人肺、大肠经。功效为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本品苦寒而沉降,功能为泻肺下气,肺为水之上源,肺气通则水道利,所以又能行水。
1.肺气不宣,痰壅喘嗽常与桑白皮、大枣等同用。
2.悬饮胸痞,水肿胀满可与白芥子、甘遂等同用。
(二)用量标准
煎服5~10克,研末服3~6克。
(三)使用注意
苦寒败胃,泄利伤正,体虚忌用。
(四)施治鉴别
本品有甜、苦之分。甜葶苈子味淡,下泄之性缓,功偏泻肺平喘;而苦葶苈子味苦,下泄之性急,功偏逐饮行水。
(五)名医绝招
刘清贞(济南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葶苈子用于咳嗽、哮喘见有痰鸣气促;食积见有胸腹胀满,苔白厚者,尤以肉食积为宜。
葶苈子配伍用量为6~10克。
治痰喘咳嗽,配伍瓜蒌、胆南星、牛蒡子等。
治食积化热,配伍炒莱菔子、焦三仙、槟榔、连翘、胡黄连。
陈乔林(云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咳嗽气喘或胸膈疼痛;咳唾大量泡沫痰或血性痰;发绀、气喘、水肿、小便不利者。凡具备上述指.征皆可用葶苈子。
凡慢性阻塞性肺病,虽无痰涎壅盛,只要症见有咳喘,舌质夹青,舌阜静脉迂曲见瘀斑者,即宜与当归合用。
葶苈子配伍用量为15~25克。
治上呼吸道感染之咳喘,配伍射干、麻黄、地龙。
治渗出性胸膜炎,配伍紫苏子、郁金、莱菔子、白芥子、车前子、枳实、槟榔。
治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以葶苈子30克为主,配参附汤、黑锡丹。
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配伍防己、桂枝、桃仁、附子、益母草、大腹皮、五加皮。
治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严重呼吸道感染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者,配伍防己、椒目、大黄、桂枝、泽兰、益母草、大腹皮、鱼腥草。
王玉(吉林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
治疗渗出性胸膜炎,以葶苈子10~20克,桑白皮15~25克,茯苓15~30克治之。
陈阳春(河南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葶苈子临床应用指征为:①眩晕如坐舟车,胸闷,喘不得卧,舌体胖,苔腻,脉滑。②检查见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急、慢性心力衰竭征阳性,平衡试验阳性。
气阴双亏,阴虚盛者不宜。
治疗耳源性眩晕,以葶苈子15~20克为主,配伍泽泻、法半夏、葛根各15克,陈皮、川芎各10克,双钩藤15~20克。
治心包积液,以葶苈子15克,配伍茯苓、红花、猪苓各15克,白术、桂枝各10克,大枣4枚。
治非结核性之胸腔积液,以葶苈子15克,配伍云茯苓、赤芍、白芍各15克,麻黄、清半夏、桂枝各10克,细辛6克,大枣4枚。
黄少华(武汉市第四医院主任医师)
凡脏器有积水者,必用葶苈子。但脾胃虚寒、尿多、失水者均禁用。
葶苈子配伍用量为8~15克。
治小儿脑积水(可见颅骨缝分裂,前囟扩大,或头囊裹水,头大颈细,眼球下垂如落日状等),配伍连皮茯苓30克,太子参、何首乌各20克,.丹参15克,防己12克,白术10克,椒目、熟大黄各8克。治肾积水(可见腰胀痛,局部有·叩击痛,尿少),配伍金钱草、连皮茯苓各30克,瞿麦15克,泽泻10克,山慈姑12克,桂枝8克。治心源性水肿(可见心悸怔忡,下肢或全身水肿,胸闷气短,憋气胸痛),配伍连皮茯苓30克,生黄芪20克,熟附子、桂枝、椒目、苍术、泽泻各10克。
黄少华主任医师认为,肺炎有湿性啰音者,常在辨证处方中加葶苈子10.克,效果明显;治疗胸痛,配伍鲜芦根60克,鱼腥草15克,效果满意。
胡毓恒(马王堆疗养院主任医师)
葶苈子有苦、甜二种,甜者甘淡性缓,治疗肺热咳喘;苦者性峻,治疗水肿。
治肺源性心脏病水肿,以葶苈子15克,配伍大枣10枚,白参、法半夏、陈皮、杏仁各10克,麦门冬、茯苓各15克,五味子6克,白术12克,桂枝7克,甘草5克。若形寒肢冷,出冷汗,口淡苔白,脉沉细,加熟附片子、干姜;痰黄稠、口干苦、苔黄糙、脉滑数,加黄连、全瓜蒌、川贝母。
治渗出性胸腔积液,以葶苈子15克,配伍大枣10枚,黄连、风化硝各6克,全瓜蒌15克,法半夏、白参、茯苓、陈皮、连翘、枳壳、白芥子、莱菔子各10克。若痰清稀,便.溏,苔薄白,脉细濡,去黄连、风化硝,加干姜、五味子。
(六)临床妙验
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
.郑豁然等老师用北葶苈子末,每日3~6克,分3次服用(饭后),治疗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10例,效果良好(《中医杂志》1961年4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
李新永老师用葶苈子30~50克,大枣15克,枳实30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包括心肌炎、风湿性心瓣膜病、肺心病),服药48小时后,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年3期)。
下一篇: 痰郁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