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麻黄汤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二两(6g)麻黄四两(12g)
【用法】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理脾散寒,发越郁阳。
【主治】脾寒阳郁水气证。饮食不佳,脘腹胀满,四肢困重,或全身水肿,或腰以上肿,按之没指,小便不利或少,身重恶寒,舌淡,苔薄白,脉缓或迟。
【配方解析】寒湿侵袭,脾胃阳郁,浊气不降,则饮食不佳;寒湿困阻脾胃,气机壅滞,则脘腹胀满;阳不化气,水气内盛而外溢,则四肢困重,或全身水肿,或腰以上肿明显,按之没指;水气内结而不得下行,则小便不利或少;舌淡,苔薄白,脉缓或迟均为脾寒阳郁水气之征。其治当理脾散寒,发越郁阳。
方中麻黄发越阳气,宣畅气机,辛散升浮上开肺气而发汗,苦降下行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水,使水湿之邪从上下分消,为君药。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又能缓解麻黄辛散太过之性,使汗不伤正,为佐使药。合而用之,发汗利水而不伤正,使水湿迅速从上下分消。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脾寒阳郁水气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水肿,小便不利,身重恶寒,脉缓或迟为用方要点。
2.临证加减:若身冷而无汗者,加桂枝以助发汗之力;若腹满者,加厚朴、生姜,以行气消胀;若食少者,加扁豆、薏苡仁,以健脾化湿和胃。
3.现代应用:常用于肾小球肾炎初期、慢性肾盂肾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胃炎等属脾寒阳郁者。
4.使用注意:脾胃阴虚证、湿热蕴结证慎用本方。
【现代研究】麻黄甘草药对能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增加大鼠排尿量及尿液中K+的排泄,有较好的抗炎、改善微循环及利尿作用。
上一篇: 补坎益离丹加减治疗心悸医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