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沃建业年薪(伊沃·蒙塔古)
去年,中国足坛推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归化球员运动,艾克森、洛国富等巴西外援自此摇身一变成为“中国国脚”。而在这一过程中,伊沃和雷纳迪尼奥算得上是比较可惜的球员:他俩都曾无限接近被归化,但最终被足协排除在外。尤其是伊沃,身为河南建业的当家球星,实力上没得说。这样的强援不能为国足所用,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航体之王”名不虚传
从2015赛季初登中超至今,除了中途转会而影响发挥的2018年,伊沃每年都能贡献一定数量的进球和助攻。在建业,伊沃更是绝对的核心。在这支控球效率不高的球队里,伊沃的赛季总控球时间高达86.6分钟,这很直观的说明了一个现实:建业球员只要获得球权,首选肯定交给伊沃处理。
作为一名中场球员,伊沃最大的优势是出众的带球和控球能力。尽管上赛季伊沃场均只有1.5次成突破,但如果看过建业的比赛就会发现,如果防守球员不选择提前犯规,想要断掉伊沃脚下的皮球,几乎是不可能的。
以上赛季河南建业客场对广州恒大、主场对山东鲁能的比赛为例。这两场比赛,建业控球率仅能达到三成,但最终取得一胜一平的佳绩,与伊沃的存在有很大关系。例如对阵广州恒大的比赛,恒大在前场压迫很凶,将放弃球权的建业中后场压缩的很扁。在这样的情况下,伊沃不仅能在恒大球员的围抢下控制住球,而且还能尝试突破,这就给建业组织反击争取到了机会。
对以弱抗强的建业来说,中场有个人能够拿球、能出球,就能在进攻端提供变招,而伊沃提供的就是这种变招。在球队发起反击的过程中,伊沃能够选择的进攻方式有很多,他可以选择带球突破对手后助攻,也可以凭借开阔的传球视野,从后场直接发起进攻:
在某种程度上,建业的进攻取决于伊沃怎么来处理球;而伊沃怎么处理球,又取决于他能否在对手的逼抢下将球控住。因此,伊沃之于建业,不仅是中场唯一的控球和出球点,更是整个体系的“发动机”。由于伊沃的这种特质,让建业在与强队的对抗中有了与之周旋的法宝,并时常能打出超出预期的表现。
他与李铁是绝配
那么,伊沃这样的球员,在目前的中国国足能否有用武之地?理论上,答案是肯定的。
观察国足去年在东亚杯上面对日本、韩国的表现,再结合外界一些媒体的报道,可以发现李铁在国足重点推行他在卓尔执教时的打法,主要思路有二:一是要求国脚在场上尽量多跑动;二是要贯彻防守反击。而这两个,恰恰都是伊沃所擅长的。
上赛季,伊沃在跑动数据上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全赛季他出战26场,总跑动距离293713米,排名中超第三;其中高强度跑动26488.5米,排名中超第一。这很好地诠释了伊沃的比赛作风:无时无刻不在奔跑,而且时常处在极限奔跑的状态当中——这不就是李铁希望国脚们做到的吗?
从这张伊沃的场上位置热图来看,他虽然名义上是前腰,但在球场上的活动范围相当大,尤其是在本方后场:
伊沃的积极跑动,为河南建业又创造了两个利好:首先是伊沃在前场位置十分灵活,几乎能够在任何位置发起进攻,因此难以被对手看死;其次,伊沃高速的回防和逼抢,能够协助本方后卫巩固防区,
上赛季伊沃场均抢断多达3次,排名中超第三
,作为攻击型中场,伊沃的防守积极性可见一斑。
至于说李铁要在国足贯彻防反策略,这更是伊沃的特长。如前所述,他是建业发起反击时的“发动机”,而国足的中场就缺少这样的球员。目前国足的三位主力中场:吴曦善于前插得分,蒿俊闵擅长组织梳理,池忠国专门负责扫荡;但在球队由守转攻时,他们、或者说所有国足的中场球员,均不具备伊沃这样的带球突进能力。
就像国足去年对阵乌兹别克斯坦、叙利亚这两个亚洲强队的比赛,中前场几乎丧失了推进的能力,尤其是与乌兹别克斯坦一战,中场传球不超过四脚必然丢球。显然,如果中场连皮球都拿不住、连球都传不出来,再先进的战术也白搭,这也是里皮二度“败走麦城”的重要原因。
但如果有了伊沃,情况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注意到,伊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组织型中场,他的传球精度这些年逐渐下滑,甚至攻到前场时,传球成功率只有62%,远逊于奥古斯托和登贝莱这样的组织者;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在反击过程中给对手造成的威胁。
例如助攻给奥汉扎的进球,就是伊沃风格的一种体现。出色的带球能力确保他能够强突至对手的危险地带,并且同时吸引了三名防守球员的注意,给另一侧奥汉扎创造了打门的空间;而在伊沃出球时,已经跑出位置的奥汉扎只需要一个启动,就能直面对方门将。
相比于丝丝入扣的组织,伊沃的风格实际更倾向于简单直接,利用个人能力快速通过中场,趁对手立足未稳时进行反击。如果是在国足,伊沃的这一招将大有可为,因为武磊、艾克森等球员都是跑位高手,他们完全可以在伊沃突破吸引防守时寻找最佳的位置,然后再等待伊沃将球传到脚下、完成打门即可。
更何况,所谓防守反击,讲究的就是“直接”二字,如果磨磨蹭蹭、拖泥带水,则打不出理想的反击战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伊沃这种类型的中场,简直算是天生的反击战执行者。
落选国足空留遗憾
伊沃有实力、有数据、比赛态度好,而且风格与适合国足,却最终被排除在归化球员名单以外,让人既感到遗憾,又有些惊讶。相比于入籍审核存在疑问的蒋光太和高拉特,如果国足要归化伊沃,那真是毫无难度,因为他在今年初就符合一切归化球员的资格要求,而且本人也曾主动表态希望代表国足效力。可即便如此,伊沃还是与我们擦肩而过。
国足为什么不要伊沃?有人说是因为年龄。伊沃今年就满34岁,接近职业生涯暮年。但是,只比伊沃小两岁且竞技状态已经大幅下滑的洛国富,如今也能在国足有一席之地,为何状态更好的伊沃就不行呢?
更何况国足需要的是即战力,你的目标是突破12强赛,那么在这一、两年的时间里,启用伊沃又有何不可呢?
也有人说,当年主导国足归化球员遴选工作的里皮,瞧不上伊沃。这种说法倒是能说得通。去年,里皮曾经尝试在国足推行地面配合+控球的套路,在这样的体系下,伊沃显然不是最合适的球员,因此没必要将归化名额浪费在他身上。然而,除了三年前在12强赛上对阵韩国和乌兹别克,在面对其他亚洲强队时,国足在场面控制上做的都一塌糊涂。
而随着李铁在国足的履新,球队的技战术必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尤其是当防反为主的概念被提出后,伊沃就像是为这套体系量身定做的核心一般,这是否意味着他有可能获得进入国足的机会?
截至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消息出现——但谁知道呢?作为“预备役归化球员”,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国足又会想起这位曾被他们弃用的巴西硬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