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机构(清代翰林院生活的课程包括)

2022-11-07 19:45:09 0

清代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机构(清代翰林院生活的课程包括)

翰林院:国家管理机构之一,分掌制诰文字、纂修国史及著作、图书译写文字等。

翰林及翰林院溯源流变

翰林即文翰之林,唐朝初置。由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翰林院,除文学之士外,医卜、方伎、书画、甚至僧道等皆可入选,以待诏于院,史称“翰林初置,杂流并处”。唐时, 遴选擅长文词之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诏制,翰林院因此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翰林待诏。

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另建翰林学士院,将文学之士从杂流中分出,供职者称翰林学士,简称学士,本身无品秩,以原品入值。从此“职清地禁,杂流不入”。翰林学士初置时,并无员额,后依中书舍人之例,置学士六人。

唐宪宗(778年―820年)时,择其中资深者一人为承旨,以统领诸学士。翰林学士负责起草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称内制;而中书舍人负责起草一般臣僚的任免及例行文告,称外制。二者并称两制,而内制重于外制。

宋朝沿唐制设学士院,也称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充皇帝顾问,宰相多从翰林学士中遴选。

元朝设翰林兼国史院及蒙古翰林院,官制与金代相同,分掌制诰文字、纂修国史及译写文字。

明朝始将修史、著作、图书等事物并归翰林院。

明朝时,翰林院正式成为外朝官署。

《燕都丛考》转明代《殿阁词林记》(廖道南著)载:“国初建官,以本院近伺衙门,故公署虽在外,而僚属相聚恒在馆阁,洪武初,建翰林院于皇城内,学士而下晚朝即宿其中。扁之曰‘词林’。永乐中,行在本院官仍在禁内供奉,不别立署。

正统七年八月,诏建于长安左门外玉河西岸。”(东交民巷御河北桥西岸处。)

明•东交民巷御河(今正义路)西岸翰林院位置示意图

清朝因明制,仍设翰林院。(东交民巷御河北桥西岸处。)

置掌院学士两人,满、汉各一人,从二品。

清掌院学士无文学撰述之责,是侍读学士以下诸官的名义长官,与唐宋之翰林学士有所不同。但仕为翰林官者不仅升迁较他官为易,而且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为之,因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多蒙优待厚遇 。

清代翰林院的职责

(一)充经筵日讲:每年秋天举行经筵典礼,先由翰林院开列直讲官满、汉各八人(满讲官由大学士以下,副都御史以上充任;汉讲官以翰林出身之大学士、尚书、侍郎、内阁学士、詹事、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充任),奏请皇帝钦派四人值讲。

(二)掌进士“朝考”之事:清代科举制度,每科于“殿试传胪”后,礼部以新进士名册送翰林院,由掌院学士奏请“御试”于保和殿。

(三)论撰文史:其所撰有祝文、册宝文(册立、册封后妃)、册诰文(册封王公)、碑文、谕祭文等。此外,纂修实录、圣训、本纪、玉牒及其他书史,或由翰林院承办,或由翰林院派编修、检讨参与纂修。而对书史的编辑校勘,则是翰林院官的主要职务。

(四)稽查史书、录书:六科根据红本辑录的史书(送内阁),录书(存科),为防止“玩忽潦草”,每年派翰林官两人专司稽查。

(五)稽查官学功课:宗人府的宗学、觉罗学,内务府的咸安宫官学及八旗的官学,都派翰林官稽查教习功课。

(六)稽查理藩院档案:理藩院的档案关系重大,须随时整理,例由翰林院派翰林官稽查,以重其事。

(七)入值侍班:顺治十七年(1660年)谕,翰林各官,原系文学侍从之臣,分班值宿,以备顾问,并在景云门内建造值房,翰林官分班入值。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定翰林官在尚书房侍值。道光八年(1828年)又定于圆明园值班。

(八)扈从:顺治九年(1652年),定皇帝巡幸京城内外及王府等处,翰林院例应派员随从。

(九)每遇直省文武乡试、会试、殿试时充主考官、读卷官;顺天乡试,掌院学士充正、副主考、侍读、侍讲以下担任考官。各省乡试,学士以下、编修、检讨以上都可以充任正副考官。会试,掌院学士充任正副考官,侍读、侍讲学士以下充同考官。武科会试,侍读、侍讲学士都可以充任正副考官。

(十)考选、教习庶吉士:开列教习庶吉士职名,从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中选择学问优异者担任小教习。

清代的翰林院和翰林

清沿明制,翰林官分隶于内三院(清太宗天聪十年,即1636年,设立内三院—内翰林国史院、内翰林秘书院、内翰林宏文院),各置大学士一名。内三院的职掌,主要是编纂史书、编辑百官奏章、记注诏令、拟撰文告敕命、侍皇帝皇子讲解经史等等,形式上类于明代的内阁。

顺治时改内三院为内阁,另外设立翰林院,专司一般性的文字撰述工作。

康熙嗣位之初,一度改内阁为三院,裁去翰林院。但至康熙九年,则又恢复顺治旧制。从此,翰林院体制一直相沿至清末。

清代的翰林院,置掌院学士满、汉各一人,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满各二人,汉各三人,侍读、侍讲,满各三人,汉各四人。侍讲以下,则有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等,无定员。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原来只是从二品官,但“自崑山徐元文、桐城张英兼理掌院后,其体始尊”。雍、乾以后,则常由大学士、尚书等重臣兼任。于是,翰林院的地位,也就日益崇隆。

在清代,进入翰林院的资格,一般地说都须经过会试,并参加复试、殿试。殿试,分三甲,一甲三名在殿试揭晓后直接授给翰林院的官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此外,殿试二甲的第一名和朝考第一名亦可入翰林院任职。其他二、三甲的进士,则按朝考成绩,结合殿试和复试的名次,选择最优秀的若干人进入翰林院附设的庶常馆学习,叫做“馆选”,入选者称之为庶吉士。因为一般都是由皇帝在名单上圈点成绩优异者入选,故又称为“点翰林”。庶吉士名额不固定,每科三、四十人以至五、六十人不等。

在翰林院供职的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各员,通称翰林。但是,庶吉士并不是正式翰林。庶吉士在“馆选”录取后,要在庶常馆里学习三年之后,还要经过一次叫做“散馆”的甄别考试,及格者称为“留馆”,才按原来殿试的等第分别授二甲出身的编修,三甲出身的检讨等职。如果散馆考试时因文词不工或满文不及格等原因不能留馆者,便另授各部主事和内阁中书等京官,或是外放知县。

清代前期,庶吉士散馆落选而补授他职的很多,中期以后则比较少。编修、检讨等翰林官和地方上的知县官同样是七品官职,但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却有极大的区别。因为清代有一项不成文法:汉族大臣不是翰林出身的,一般不得升任大学士文职极品,乾隆在位六十年,用大学士六十六,其中汉人二十五名,大都是翰林出身。可见,凡是被选入翰林的,即使不能迁升文职极品,也可入值内廷,因接近皇帝而简放主考、学政,掌握文权,从而获取声名。且七品编修、检讨能与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平行来往,而七品知县对督抚只能上手本、称卑职、行庭参礼,所以,翰林的地位,实际上远比知县崇隆。

清代翰林院的修撰、编修、检讨(初制分别为从六品、正七品、从七品),都没有固定名额。编、检升官,可升至五品侍读、侍讲,甚至越升至四品侍讲学士,不过,不得升为六品修撰,因为修撰一职是专门为状元而设的。

翰林也有经由荐擢、特恩或经过特种考试而入选的,例如,康熙十八年开博学宏词科,取一等二十人、二等三十人,分别授以翰林院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官,入院修纂《明史》,乾隆元年,又开博学宏词科,取一等五人,授编修二等十人,授庶吉士。又如高士奇,因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特赐博学宏词科,旋授翰林院侍讲。再如晚清名士王闿运,得当时湖南巡抚岑春萓保举,于宣统年间由举人破格授翰林院检讨。但上述特殊情况,有清一代并不多见。当时,嫉之者认为这些人都是自民间草野而来,被目之为“野翰林”。

在清代,社会上一般尊称翰林为“太史”或“太史公”,如蔡元培先生在清朝曾为翰林,有人在书牍中就称他为“太史”。社会上对庶吉士的称呼也比较特别,如戴震在乾隆四十二年馆选为庶吉士,未及散馆就病故了,但后人多称他为戴庶常。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清政府迫于进步力量的反对,颁布了废科举的上谕,于同年设立学部和新式学堂,并开始派青年出洋留学。如前所述,清代的翰林院,是一个与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的中央机构。由于翰林院成员主要来源于科举制度下的会试、殿试,因此,清朝末年停科举前后,翰林院也相应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光绪二十八年改设庶吉士讲习馆,旋又钦命管学大臣张百熙于北京设立“进士馆”,以代替从前的庶常馆,延请中外专门教习讲求实用之学。令新进士用为翰林院中书者入馆学习,三年毕业。

其次,清末兴办各级学校后,对于大学通儒院(类似后来大学中的研究班)的毕业生不派员考试,但以平日的研究和著述来品评成绩,由皇帝钦定等第,予以翰林升阶,或分用较优的京内外官。大学本科毕业生则应进行会考,最优等者授翰林院编修、检讨优等、中等均作为进士出身,分别任以翰林院庶吉士、各部主事。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把科举制度以及与之有密切关系的翰林院等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统统送进了历史博物馆。从此,翰林院和翰林也就成为历史名词了。

乾隆《京城全图》(1750年)江米巷(东交民巷)御河西岸翰林院署衙廨舍建筑示意图

东交民巷御河西岸清翰林院的廨署建筑群落:

清初,在明翰林院旧址上重建翻新。

据载:乾隆九年(1744年)在重修翰林院完工后,乾隆帝御书“稽古论思”、“集贤清秘”二匾挂在正堂。并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藏于宝善堂。十月二十七日,乾隆帝送掌院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到院,赐宴赋诗,与宴者165人。

据载:嘉庆九年(1804年)二月初三,嘉庆帝驾临翰林院,赐宴赋诗,与宴者38人,御书“天禄储才”、“清华励品”二匾,摹刻悬于院中。

《唐土名胜图绘》中的翰林院(京师·内城·卷之三)

东交民巷御河西岸清翰林院的建筑注释:

据《燕都丛考》(陈宗藩编著)关于翰林院廨舍记载如下:院门向北,第三重为登瀛门。堂五楹,堂西偏为读讲厅。东为编检厅,左廊围门内为状元厅,右廊围门内南向者为昌黎祠,北向者为土谷祠。堂之后为穿堂,左为待诏厅,右为典薄厅。后为后堂,南向,高庙、仁庙临幸时御此。后堂东西屋二楹,为藏书库。院内东偏有井,覆以亭,曰刘井。明学士刘定之所浚。西偏为柯亭,明学士柯潜所建。自后堂西南,为敬一亭(《明世宗实录》“七年二月敬一亭成”)。自刘井而东为清秘堂,堂前为瀛洲亭,亭下方池为凤(凤凰)池。池南为宝善堂。堂后为陈(成)乐轩。自柯亭而西为先师祠,祠南为西斋坊,又南为原心厅。”

《燕都丛考》翰林院廨舍记载描述与《唐土名胜图绘》中的图绘描述大致相似,但有多处不同,且与实际建筑物标注名称不符,见前文括号字,待考。—— 编者注

关于翰林院记述颇多,现摘录《钦定日下旧闻考》(清于敏中等著)如下:

关于翰林院地理设置沿革的记载:【原】翰林院在东长安门外,北向,其西则銮驾库,东则玉河桥,元之鸿胪署也。”(见下图记述)

《钦定日下旧闻考》(清于敏中等著)中关于翰林院的记叙(P1054)

关于翰林院建筑及廨署内设置等细节的描述:

1、“正堂三间,中设大学士、伺读学士、伺讲学士公座,左为史学堂,右为读讲堂。首领官房在仪门之外之右。嘉靖戊子,始建御制五箴碑于敬一亭。亭树于堂之南,左则刘文定井,井之外为莲池,右则柯竹岩厅,厅之前为土山。”

2、“翰林院仪门左有掌院学士题名碑,堂内恭悬圣祖御书道德仁艺额。左右列横屏各一,左曰整齐严肃,右曰中正和平,无款识岁月。后堂左右壁恭勒乾隆九年御制示诸臣诗。”

3、“敬一亭恭贮圣祖御书赐陈廷敬龙飞凤舞四字,及升平嘉宴诗石刻各一。”

4、“西斋房为皇清文颖馆,后又为功臣馆。乾隆三十八年,于署院置钦定四库全书馆,原心、宝善二亭及西斋房皆为校雠之所,遂移功臣馆状元厅。”

5、“第三厅,史官厅也,又曰槐厅,即今翰林院正厅之西偏,史官所居是也。”

6、“嘉靖五年十月,上制敬一箴及注范浚心箴、程颐视听言动四箴,颁赐大学士费宏等。宏等疏谢,请勅工部于翰林院筑亭立石,以垂永久。从之。(明世宗实录)七年二月,敬一亭成。”

7、“刘井,学士刘定之所濬,在公署后堂之左。柯亭,学士柯潜所建,在公署后堂之右,前后二间,凡八楹,后堂有二柏,亦潜所种。”

8、“瀛洲亭在翰林院内堂之右,故有隙地一区。万历秋,甃为方池,构亭中央,额曰瀛洲池,逼近玉河堤。”

9、“宝善亭,三楹,在翰林院东偏。轩窗虚豁,旁临玉河,环荫乔木,学士大夫静观之所也。”

(未完待续)

关键字:  清代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机构  清代翰林院生活的课程包括  清代翰林院庶吉士制度研究  清代翰林院编修是几品  清代翰林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