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中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_信宜中学2022年高考喜报
(来源:茂名政协)
信宜,古称窦州。又因盛产南玉,故称玉都。窦州古城始建于唐武德四年(621),距今已近1400年。至今挺立在东江、西江合流处的镇隆“窦州古城”,尚存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学宫和古书院群,依然在向我们诉说着“南国玉都”的人文历史,一直承载着这块古老土地厚重的文脉基因。
清光绪十八年(1892),古城文脉开始了新的萌芽。这一年,在古城镇隆诞生了第一所县立高等小学—“中义学堂”。中义学堂即为信宜中学的前身。有件事情值得一提,就是著名教育家、曾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的乡贤林砺儒,曾于1911年在中义学堂任教。
1906年,清政府正式废科举、兴学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经过几年的酝酿,1916年,清末举人陆觐光、贡生梁伟民、林适(著名教育家林砺儒之叔)等一群爱国乡贤,本着“开启民智,造福桑梓”的理想愿望,改“中义学堂”为信宜第一所中学— 信宜县立中学。这就是信宜中学著名的初创和镇隆时期,经历了清代、民国与新中国三个历史阶段,名师名校云集,各种思想相互碰撞,那时可谓是理想激荡,人才辈出,风雨兼程。
县立信宜中学初创时只是初中阶段教育,始为四年学制,1925年缩短为三年学制。1929年,除了初中教育,还附设乡村师范班。全面抗战时期,广东名校广雅中学以及琼崖中学相继搬迁到信宜办学,这对信宜的教育发展,无疑起到了很大的催化与促进作用。
1941年,广东教育厅批准信宜县立中学增办高中部,并于是年开始招生,因此,信宜中学成了信宜第一所完全中学。
1949年,信宜解放,人民政府派民主人士林植英任信宜县立中学校长,并于次年改名为“信宜中学”。1955年,学校随县政府从镇隆古镇,迁徙于县城东镇教育路的信宜农校旧址。
其间,信宜一中与信宜二中合并为信宜一中,原在镇隆的信宜一中改为信宜二中。1959年,因信宜县与高州县合并为高州县,学校改名为高州县第二中学,两年后,信宜与高州分县,学校复名为信宜中学。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学校的教学和校产遭到严重破坏,信宜中学度过了一段痛苦迷茫、不堪回首的动荡岁月。
1978年改革开放后,信宜中学再次恢复为重点中学。学校开始不断充实师资力量,面向全县统一招生。
在一段积蓄与沉淀之后,百年黉门终于得以大放光彩。
据不完全统计,一百多年来,信宜中学培养出6万多名初中、高中毕业生。其中不乏党政领导、商界精英、科研专家、名流学者和艺术界的俊才。当然,这也使人们记住了一直以来默默无闻、长期劳作在第一线的信中人。
在这里,我们只能从信中百年校庆搜集到的资料中,向读者列出一小部分著名信中人的名字:
林砺儒,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先后担任北师大校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
梁溥,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我国聚落地理研究开拓者;
李湘,北京电子工业部设计院总设计师,副院长、总工程师,参加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制造的科学家;
林穗芳,全国著名编辑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审委员;
甘子玉,原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汝骇,广州市经济调节办公室主任;
林元,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新观察》《文艺研究》主编;
吴代鸣,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物理系教授;
周著华,中山大学经济系教授、行政党支部书记;
甘子钊,我国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豪兴,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社会心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黄福春,广东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赵东花,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
一长串闪闪发光的名字,一个个追求理想的足印。限于篇幅,我们无法在此详细罗列,因为值得信中人、玉都人骄傲的名字太多太多。
信中不仅是玉都文化教育的摇篮,也是一座革命的大熔炉。1927年,中共信宜县委成立,信中教导主任叶乙帆为县委主要领导。学生杨万元、潘成耀、杨廷焕、张凯如等参加了著名的“怀乡武装起义”;大批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信中学生林俊耀、林俊昌、梁尚文、朱作彦等,在地下工作和武装起义中坚贞不屈、壮烈牺牲……
真是百年砥砺,百年沧桑,百年辉煌……
信宜厚重的文化历史,氤氲的文化基因,决定了这块热土文脉源流不断,薪火相传不息。当地“父母官”适时把脉,果断决策,决心打造属于信宜人的“现代教育航母”。
2001年,信宜市委、市政府独具慧眼,定位“科教兴市”战略,决策办大教育,上下一心,打造现代教育航母,重新征地搬迁信宜中学。市委、市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新信中,创建全国性示范高中。历史将会证明,这一决策,是长期惠及信宜人子孙后代的一个伟大创举。
2003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气势雄伟的现代教育城在锦江河畔拔地而起。信宜人自豪地称它为“信宜教育城”。
新的信中,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人手一台计算机,现代化教育设备一应俱全。
校园大方大气,高楼林立,日夜俯视着蜿蜒的锦江与玉都的茫茫大地。主教学楼雄伟壮观、风格独特,单体建筑面积和长度,堪称全国基础教育校园之最,足以让玉都人为之骄傲。
自此,信中招生规模从20个教学班,连年飙升至现在的120多个教学班,在校生8000多人。
信中在职教职工498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全国、省、市、县级名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160多人,中高级职称教师290多人,真是名师云集,传承有人。
信中确立了“人本发展”的办学理念,全力建设“绿色生态”校园,全面构建“人格和谐”的德育体系,尤其注重打造“快速成长”的师资队伍,积极倡导“师生互动”的教育模式,吸引和接受来自国内外的教育考察团100多万人次,在国内外、省内外教育系统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起到了示范作用,受到了国务院、教育部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信宜老百姓甚至自豪地说,进了教育城,你差不多就等于进了大学。
信中的教育质量有目共睹,尤其是高考成绩,连年享誉南粤大地。高考上线率连年超过97%,本科升学率超过75%,多个单项名列前茅。
从2003年迁校至今,14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出现了广东省理科状元、文科前十名等骄人成绩。
多年来,信宜中学先后荣获茂名市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文明学校”“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还荣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示范学校”“国际环境教育创新范例”等诸多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市、县级荣誉数不胜数。
信中人从来都不会躺在历史的辉煌中止步不前,而是在百年砥砺中,穿透历史的厚重底蕴,风雨沧桑,始终迈开大步,与时代同行;始终把文脉的继承、弘扬当作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始终高高举起百年的薪火,一代一代往下传、往下传……
文 | 庞积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