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散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配方组成方解
【来源】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卷五。
【组成】地榆二钱当归四钱白芍四钱黄芩二钱黄连二钱栀子炒黑,二钱犀角镑,磨汁,二钱薤白四钱。
【用法】水煎去渣。人犀汁冷服。
【作用与功效】整肠止痢。
【主治、适应症】伤寒温病,热毒不解,日晡壮热,腹痛,便利脓血,甚如烂瓜肉及屋漏水者。
【方解】本方地榆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凉血止血,解毒敛疮,泄热止血为君。犀角凉血散血,助君药整肠止痢之功。芩、连、栀共用,清泄里热,热清血自止。当归、白芍养血和血兼以凉血散血,为祛邪之中,顾正之意。薤白行气散结,虽然其性辛温,但配人大队寒凉之中,去性存用,行血中之热,散血中之结。
【方论】血热互结,阻滞气机,故腹痛频频,崩漏久不止焉。地榆涩血止血;犀角以角之散,散血凉血;芩、连、栀清泄里热;当归养血归经;白芍敛阴止崩下;甘草以缓中益胃也。为散以散之,冷以下之,使气血调和则血结自散,而经脉通畅,何腹痛不退,崩久不止乎。(《中医方剂大辞典》)。
【临床应用与医案】
1.溃疡性结肠炎张某,男,20岁。1978年10月初诊。以稀溏便为主,偶夹白色黏液,时有脓血便5~7次/日,腹中冷痛,肠鸣腹胀痛,稍受凉或食生冷食物即加重,病程延绵3个月,进行性加重,休重由64千克减到48千克,经数家医院住院治疗不验,脉沉迟濡,苔根腻,肝脾未触及,少腹疼痛,有压痛,肠鸣音亢进。大便常规:白细胞8~10个,红细胞4~5个,黏液(+),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乙状结肠镜检查见肠充血,水肿,触之出血,在14~25厘米处较大溃疡而中心凹陷。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服地榆散加减。
地榆炭18克,当归炭10克,生地炭10克,白芍炭10克,阿胶珠10克,海螵蛸炭10克,炮姜3克,炒艾叶15克,焦白术15克,蒲黄炭15克,苦参炭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服9剂后,诸症减轻,16剂后诸症明显好转,41剂后痛泻均止,便次正常,经肠镜检查,病变稳定,追访10年余,一直未复发,食量及体重均增加,冷刺激也无影响。
[高贵生,武小妮,曾素文.地榆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临床观察.河北中医,1995,17(2):19-20.]。
2.消化道出血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37例。2组病例来源、性别、年龄、病程、出血程度及病因分布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所用加味地榆散以处方量,其组方为。
地榆15克,茜草根15克,黄芩12克,黄连12克,栀子9克,茯苓9克,大黄15克。
按制剂工艺制为棕色散剂(由院制剂科提供)。20克/包,1包/次,3次/天。依据病情予扩容、抗休克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即卧床休息,使用止血芳酸止血敏、立止血等止血及扩容、抗休克等综合治疗。治疗组治愈26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8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张磊,何中平,欧阳松山.加味地榆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1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7,15(5):338-339.]。
【现代研究】
地榆散方中主要药物地榆现代研究认为具有抑制纤溶酶作用,黄连所含小檗碱皮下注射能明显抑制动物实验性胃出血。通过本实验可见:该方对动物内脏创面出血有止血作用,对动物创面出血量有显著减少作用,对动物血小板计数在正常值范围内有升高作用,对动物凝血纤维蛋白丝出现时间有显著缩短作用,且呈现量效关系。实验初步证实加味地榆散清热除湿,凉血止血用于肠道湿热蕴结、肠络受损、便血的功效,亦表明古今应用与研究较为一致。
[张磊,何中平,欧阳松山.加味地榆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1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7,15(5):338-339.]。
【临证提要】
地榆是临床一味常用止血药,其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胃、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生肌敛疮的功能。擅治诸般血证及痔疮、痈肿、湿疹、金疮等,为外敷治疗烧烫伤的著名单方。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有较强的收敛止血作用和广谱抗菌作用。据此对其临床应用加以扩展,收到较好效果。地榆外用治疗水火烫伤时有预防控制感染,消除疼痛,促进新皮生长,减少创面渗出,加速创面愈合等作用。据此,我们将地榆用于内科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胃痛和上消化道出血之呕血黑便,取其不仅长于清热凉血、收敛止血,而且对上消化道有护膜疗疮之功,不仅出血时可以服用,也可以作为溃疡病常规治疗药物。临床治溃疡病常与温中补虚或疏肝和胃之剂并用,治上
消化道出血可随证加入温运脾阳,养血摄血之黄土汤,或用单方地榆汤清泄郁热、凉血止血,屡获佳效。
上一篇: 柿子不能和什么一起同吃?与柿子相宜相克的食物有哪些
下一篇: 菠菜粥的功效和方法_怎么做菠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