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穴的作用和功效_准确定位、取穴方法和针灸方法
2023-05-31 18:21:29
0
[来源]《针灸甲、乙经》:“狂癫、吐舌、太乙、滑肉为主。”
【别名来源】太乙《备急金倩芳》和《金倩芳》
【穴位名称解读】此穴在上腹部下部平坦,穴底靠近脾胰,应包含小肠。小肠多曲,横结肠两端弯曲,也是太乙屈曲的形象。这个点也叫“B”,意思是肠道是多弯的。结合这些含义,它被命名为“太乙”。B指一个字,宇宙万物靠一,而我们靠脾胃,因其名太乙。
“定位”在门下一英寸处。
“解剖”在腹直肌及其鞘处;第八肋间动静脉支和上腹壁动静脉支。有第八肋间神经支。里面是横结肠。本穴属足阳明胃经。
【选穴法】仰卧。在上腹部,当脐在前中线上方2英寸,旁边2英寸时,选择穴位(见图)
【作用和功效】调节胃,镇静心脏,镇静神经。
[适应症]胃痛、腹胀、腹痛、心烦意乱、癫痫、疯癫。[选穴法]艾条灸5~10分钟。
【兼容应用】胃痛与中皖足三里穴相配;肠病以天术、上菊虚为证;自觉病与神门相吻合。
【临床应用】消化不良和精神病。
上一篇: 病人式怎么办?
下一篇: 任、毒、充、大角脉有什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