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症_独活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部。主要产于四川、湖北等地。春初或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日,发软后再烘至全干,切片。生用。
【处方用名】 独活。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苦。归肾、膀胱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胜湿止痛,发散风寒。主治风寒湿痹,少阴头痛,风寒夹湿之表证等。
【临证运用禁忌】1.《本经逢原》曰:“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故非风寒湿邪属气血不足,阴虚血燥之头痛,痹证,腰痛等忌用。
2.独活擅长祛风止痛,但无补益之功,故气血虚弱,营血不和所致之头痛,眩晕,遍体疼痛,骨节疼痛,虚热自汗,面白无华,唇舌淡白,舌质淡,苔白,脉细数无力等症者,不可用独活以升散,以免伤及正气,犯虚虚之戒。
3.独活以治“风”为特点,但此风系外风,非内风。凡因肾阴肾水不足,肝阳上亢,心火炽盛,肝风内动,或气虚血弱,或为湿痰壅盛,化热生风的内风,均非本品之所适宜,如临床表现为眩晕,面目红赤,手足麻木,肌肤不仁,或突发口眼喝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虽有头痛或下肢疼痛症状者,亦当忌用本品。
4.独活犹擅长祛在里、在下之伏风,其性辛温燥散,易伤阴耗液。故凡阴虚内热,口干咽干,心悸烦躁,不寐多梦,头晕目眩,盗汗遗精及血燥生风,皮肤干燥,瘙痒久治不愈,大便干燥,舌红少苔等临床表现者皆应慎用,以防化燥伤阴而加重病情。
5.阴虚火旺,血虚痹病忌用;血虚血燥者慎服。
6.独活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故昏迷,肝性脑病等患者禁用。
7.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3~1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
【临证用药体会】1.独活辛散苦燥,性温能通,功效祛风胜湿,通经活络,蠲痹止痛。擅治在下在里之风,故多用于下肢风寒湿痹疼痛。若病久,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而症见腰腿冷痛,酸软无力,屈伸不利等,常与桑寄生、地黄、当归、人参等同用;对头痛因风寒湿而引发者,常与川芎、白芷、蔓荆子、细辛等同用;牙痛者,可单用本品酒煎含漱,亦可与细辛、川芎、羌活、生地黄等同用;若属风火牙痛者,可配伍石膏、升麻、细辛等。内服煎汤3~9克;或浸酒;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煎汤洗。
2.本品苦温燥散,有化燥伤阴之弊,故血虚痹痛及阴虚有热者忌用。如必须使用,宜配伍补阴血药物同用。
3.独活主要是走肾的,所以若头痛属于肾的病变就可选用。用于治疗牙痛则主要是下牙痛,因为下牙属肾经部位,以同时又兼有头痛者为宜,若配伍细辛后则作用加强。
4.独活祛除风湿,其主要作用的部位在下半身,因其性质不燥烈,所以在使用时,可适当加大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