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
【概述】
痉病是以項背强直.四肢抽搐,甚则口噤不开·角弓反张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致控原因多分为外感、内伤两方面,外感以风寒湿邪,慢袭人体.壅滯经脉,以致气血运行不利·筋脉受病,拘急.而成痉.或热盛动风.或热的津液面致痉:内伤乃是由于气血亏虚,或误汗误下,阴津大伤·或因瘀血.浊内结·筋脉失其濡润而致痉。痉病属临床危急证候.一旦发生若不皮时救治.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在临床中,应迅速作出判透和处理。此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高热惊厥,此外,各类感染性脑病、代谢性疾病、高血压垴病等.在临床上只要表现以抽搐、角弓反张为主底时.均属鉴证范畴,破伤风在外科疾病中叙述.放不列入埪证范围.
【辩证治疗】
1.外邪袭络
临床表现: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肢体疫重,甚至口噤不能语,四肢抽搐,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立法:祛风散寒,和血燥湿。
主方:羌活胜湿汤(4内外伤辨惑论为)。
加减:若寒邪较甚,治宜解肌发汗,以葛根汤为主;若风邪偏盛,治宜和血养阴,以瓜蒌桂枝汤为主方;若身热拘急,胸脘痞闷,漏不欲饮,小便短赤,溚黄腻,脉滑数,属湿热入络,应清热化湿,疏通经络,方药用三仁汤,加地龙、秦艽、丝瓜络、威灵仙等。
2.肝经热盛
临床表现:高热,口噤不开,手足躁动,甚则项,背强直拘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脉细而数。为凤阳妄动之征,立法:清肝潜阳.熄风镇痉。
主方:羚羊钩藤汤(4通俗伤寒论》)。
加减:谵语或昏迷,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邪热羁久,灼伤其阴,舌干,少苔,脉虚数,可服大定风珠。
3.阴伤热盛
临床表现:壮热,口渴喜冷饮,腹胀便结,项背强急,手足挛急,甚则角弓反张,舌质红,苔黄糙,脉数或洪数。
立法:泄热存津.养阴增液。
主方: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4.痰浊内阻
临床表现: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诞,项背强直,四肢抽搐,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立法:祛风通脉,涤痰健脾。
主方:祛风导痰汤(《张氏医通》)。
加减:若抽搐,加天麻,钩藤;若心阳虚,虚火上扰,头晕,虚烦,失,眠,加炒栀子、淡竹叶、菊花,夜交藤;若牌胃气滞、纳呆,腹胀,加砂仁、内金、陈皮;若脾阳虚,大便溏薄,面色觥白,脉细,加桂枝、干姜、饴糖;若肾阳虚,怯寒肢冷,大便泄薄,脉沉细,加附子、肉桂。
【其它疗法】
1.体针
主穴:水沟、印堂、十宣、合谷,太冲、大椎,
配穴:亚门、风府、颊车、承浆,少商、昆沦、百会。
刺法:每次取主穴3~5个,根据病人临床症状取配穴3~5个,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耳针
取穴:心、神门,缘中、下脚端。
刺法:可用针轻刺激,也可用菜子或王不留行贴压。
【文献参考】
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控。”*太阳病,发热汗出,面不恶寒,名曰柔痉。**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并治》)2.愚谓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挛。(《景岳全书·痉证》)3.诸暴强直,支痛很戾,里急筋缩、皆属于风。暴,卒也;疟害也;强,劲有力而不柔和也;直,筋劲强也;支痛·支持也,坚固支持,筋挛不柔而痛也;戾,便,缩也;戾,乖戾也,谓筋缩里急,乖戾失常而病也。(《素问玄机原病式方).
【调养、禁忌】
1.痉病属危急证候,一旦发作,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故须严密观察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舌脉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详细记录。2.痉病发作时,护理人员应守护床边,立即使病人平卧,头侧向一边,床边可设护栏.以防跌坠受伤。切勿用力强制按压病人,以免引起骨折。
3.口噤不开者,须垫牙垫或开口器,以免咬伤舌头。呕吐者,宜及时清除呕吐物,以免引起窒息。
【西医诊断参考】
高热惊厥:
最常见于6个月至5岁之间的婴幼儿,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少见于消化道感染及出疹性疾病。约一半患儿有类似发作的家族史,提示与遗传因素有关。惊厥在高热时发生,发作形式多为单次,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时间多在30秒钟以内,很少超过10分钟,脑电图常有节律变慢或枕区高幅慢波,在热退1周内消失。可能每年有1至数次同样发作,但无脑损征象,其它如各类颅内感染、高血压脑病、代谢性疾病及各种中毒,在疾病过程中出现抽搐,必伴有原发病征象,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有关内容,不难做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