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颅穴的作用与功效_准确位置、取穴方法与针刺方法

2023-06-06 20:52:18 0

悬颅穴的作用与功效_准确位置、取穴方法与针刺方法

【出处】《灵枢·寒热病》:"足阳日明有挟鼻人于面者,名曰悬颅."

【别名出处】髓空《经穴汇解》髓孔《中华针灸学》髓中《针灸学》

【穴名释义】本穴在头之两侧颞颥动脉处,头维穴与曲鬓穴连线之中点,如悬于头颅,承颔厌之气下行,即犹头上经气悬行于颅侧也.沿皮刺之,可治悬晕.悬晕之悬如物在悬空晃动,在人自觉两足无根,头晕如身悬也,故名悬颅.

【定位】在曲周颞颥中(《针灸甲乙经》).

【解剖】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顶支布有耳神经支.

【归经】本穴属足少阳胆经.

【类属】本穴为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经之交会穴【取穴方法】正坐或仰卧.位于头侧部在鬓发上,当头维穴与曲鬓穴间沿鬓发弧形连线的中点处取穴(见图)

【作用与功效】疏风清热,消肿止痛,安神镇静.

【主治】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牙痛、惊痫.

【刺灸方法】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灸,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配伍应用】偏头痛配风池、外关穴;面肿配人中、合谷穴;目外眦痛配瞳子髎、合谷穴;牙痛配下关、合谷穴惊痛配人中、百会、合谷、太冲穴.

【临床应用】神经血管性头痛、中风偏瘫.

关键字:  悬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