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母散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证治准绳·类方》卷二引《局方》
【组成】知母贝母各等分(各3g)
【用法】上为细末,临睡时白汤调,温服(现代用法:研末冲服,亦可水煎服)。
【功效】清肺化痰。
【主治】肺热咳嗽证。喘急痰壅,发热,舌红,苔黄,脉数。亦治肺痨有热。
【配方解析】本方所治乃痰热壅肺证。肺热壅盛,炼液为痰,痰阻气逆,故痰壅喘急,发热;舌红,苔黄,脉数为肺热之征。治宜清泻肺热,化痰止咳。
方中知母苦甘性寒质润,入肺、胃、肾经,苦能泄热,寒能胜热,润能去燥,长于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为治肺热咳嗽要药。贝母苦寒,润肺化痰,泻肺清火,为治痰热咳嗽要药。二药伍用,清肺化痰而不伤阴,且可滋阴润燥以补虚治燥。
《医方考》云:“治肺有二法:气虚而阴凑之,则如前方之温补。金衰而火乘之,则如此方之滋阴。宜温补者易愈,宜滋阴者难疗。盖火来乘金,谓之贼邪,将作肺痿,甚是难治。是方也,二母皆苦寒之品,苦能坚金,寒能胜热,故昔人主之。”《成方切用》云本方“用贝母化痰泻肺火,知母滋肾清肺金,取其苦寒胜热,润能去燥也”。故肺痨有热,不能服补气之剂者,亦可使用本方。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肺热咳嗽常用方。临床以发热喘咳痰多为用方要点。
2.临证加减:痰热壅肺,咳嗽不止者,加葶苈子泻肺祛痰平喘,为《医学人门》
“含奇丸”;若食积火郁,咳嗽痰多,加巴豆祛痰利咽,为《丹溪心法附余》“青金丸”;若胃火冲逆咳痰,加黄芩、栀子清热泻火,为《古今医鉴》“二母宁嗽汤”。
3.现代应用:常用于急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属痰热壅肺者。
4.使用注意:本方药性寒凉,肺寒咳嗽禁用。
【现代研究】二母颗粒及二母散均可显著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延长咳嗽反应潜伏期,提高呼吸道酚红的排泌量,有较好的止咳化痰作用。二母颗粒含药血清对肺腺癌A 549及肝癌SMMC-7721细胞株增殖有抑制作用; 二母颗粒能抑制C57BL/6小鼠体内Lewis肺癌生长、转移以及血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