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理论和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认知行为理论是谁提出的)

2022-11-07 13:57:27 0

认知行为理论和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认知行为理论是谁提出的)

作者 | 社工五味

主要观点

1. 认知学派认为,人的行动都是情绪、认知和行动互动的结果;

2.在认识、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

3. 认知行为理论将认知用于行为修正上,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认为外在的行为改变与内在的认知改变都会最终影响个人行为的改变。

实务原则

1. 界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则

(1) 服务对象的问题不是固有的,服务对象的问题及其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所以也是可以经由学习改变的;

(2) 注重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服务对象的问题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层面的问题,更是认知的结果;

(3) 注重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问题的前提。

2. 确定助人目标的原则

(1) 改变错误的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

(2) 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

(3) 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

(4) 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 辅导过程中运用的原则

(1) 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

(2) 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

(3) 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鼓励服务对象形成积极的态度,以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

助人步骤

1. 确定不正确的、扭曲的思维方式或想法,确认它们是如何导致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的;

2. 要求受助人自我监控自己的错误思维方式或者进行自我对话;

3. 探索受助人错误思维方式与潜在感觉或信念之间的关系;

4.尝试运用不同的、具有正面功能的、正常的思维方式;

检验受助人新建立的对自我、世界和未来的基本假定在调整行为和适应环境上的有效性。

对本栏目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进群

和栏目两位主理人一起交流

转发本文到朋友圈并截图

加小客002好友发截图,邀请进群哦

加小客好友发转发本文截图哦

社工五味

一个以有声化助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小小尝试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MSW考研知识音频锦集,你的点赞转发和评论是作者更新的动力哦!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趣学社工,让考研更高效!

↓点击收听原文

关键字:  认知行为理论和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认知行为理论是谁提出的  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行为理论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