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制裁俄罗斯伤了谁?
马晓霖专栏
美欧制裁俄罗斯伤了谁?
马晓霖(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
6月2日,俄乌战事百天之际,美国白宫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并主要针对俄政府和商业要员。同日,欧盟也正式批准第六轮对俄制裁,预计包括实施部分“石油禁运”的相关措施3日生效。美欧对俄制裁的“另类战争”固然会产生些许作用,但是,美欧自身和全球经济也伤痕累累到处喊疼,甚至压垮小国。
现代战争打的是经济和能源,作为主要经济体的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强国显然不敢直接动粗碰硬,除了军援乌克兰并将战争空间局限于这块倒霉的土地,只能点穴俄罗斯两大软肋经济和能源,试图通过经贸和金融封锁与制裁迫其就范,或对其战争能力釜底抽薪。
百日“经济战”和“能源战”未及对俄罗斯伤筋动骨,但已让美欧苦不堪言,深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切肤之痛,更让世界经济在疫情沉疴重击下平添新伤。尤其是粮食和能源供应短缺引发普遍性通胀压力,已在部分国家产生“蝴蝶效应”,触发新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乃至政治危机。
先说美欧如何自伤自残。美欧认定俄罗斯靠油吃饭、“油瘾”太重,堪称先天缺陷且“基础病”比较严重,动其油气奶酪会伤其七寸。诚然,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油气产值平均占GDP三分之一,一旦出口受阻或价格过低会大伤元气。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俄罗斯油气又构成世界能源板块重要支撑,特别是近邻欧洲,经济很大程度上长期靠俄油俄气续命,依存度高达40%。欧盟跟着美国与俄断油斗气,陷入作茧自缚之困境。
欧盟启动第六轮对俄制裁,打算利用夏秋季能耗淡季窗口期,争取在冬天到来前结束90%的对俄能源依赖。然而,百日斗气的结果表明形势十分不乐观,由于无法马上找到油气供应备胎,欧盟被迫承受高油价压力,并舍近求远从美国进口,甚至从抄底捡漏的印度那里购进转手高价俄罗斯油气。不仅如此,大约10个欧盟成员被迫向俄罗斯低头而用卢布支付,个别态度强硬的成员被俄罗斯主动断供,两头落空,苦不堪言。
美欧制裁俄罗斯带来的更大冲击是酿成粮油危机,堪称坑了自己坑全球。俄乌都是粮食和葵花籽油产销大国,受战事和美欧制裁影响,两国粮油缺席世界市场,谷物份额缺口三分之一,葵花籽断供近一半。而且,俄罗斯作为化肥产销大国出口无门,又加剧其他主产地粮油生产成本而进一步推高价格,形成多重危机叠加。
石油、天然气、粮食、食品油和化肥都是大宗商品,任何一支价格波动都会引发全球性市场紊乱和生态失序,五箭齐发,多灾并起,没有赢家。美欧首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欧元区5月通胀同比增长8.1%,见证创区以来最高水平;美国通胀也出现40年来最严重局面。欧美今年经济疲弱态势严重,疫情拖累久病未愈,制裁俄罗斯又添新伤。
6月1日,急于拿出好成绩助选民主党夺取中期选举胜利的美国总统拜登,掉进自己挖的“陷俄坑”,公开承认短期内不太可能降低高涨的能源和食品价格,建议考虑以低于市场价格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如此前后矛盾,食言自肥,贻笑天下。
美欧是发达经济体,家底厚实力强,中产队伍庞大,社会福利保障和政府救济足以应对各种难关,毕竟周期性经济危机所历颇多。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粮食和能源价格暴涨的灰尘一旦落下,就是扛不住的大山,尤其是严重依赖进口的人口大国或原本勉强维持的小国,粮油涨价将带来灭顶之灾。
人口破亿的世界头号小麦进口国埃及,虽在俄乌战场千里之外,但是80%的小麦、70%的葵花籽和40%的旅游客源均来自俄乌,俄乌战事及美欧制裁阻断导致埃及减少四成旅游收入后,又被迫出高价另寻粮油。若非塞西政府下死命令稳价格保供应,另一场“面包革命”恐怕在所难免。
另一个中东大国伊朗同样承受无妄之灾,被俄乌战争引发的高物价和高通胀连累,自5月初胡齐斯坦省始发示威活动后,民生抗议在不同城市此起彼伏。好在伊朗是个动态变化较大的社会,政府承压能力较强,政局大致保持稳定。
但是,近年濒临破产的“中东瑞士”黎巴嫩实在扛不住俄乌战争及美欧制裁引发的暴雷,于4月初宣布进入破产状态。南亚的斯里兰卡无法承受持续的粮食和能源双双短缺和价格攀高竞走,正式选择破产违约并停止偿还外债,丧失自1948年独立以来一直保持的“守信”国家记录,而且社会陷入动荡冲突,政府被迫辞职。
美欧乌与俄缠斗方百日,各方都没有展现通过谈判化解冲突的意愿,依然执念于借助战场决胜来制服对方,以至无所谓双方战损多少,世界受伤多大。显然,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俄乌两国事关全球粮食和能源安全大格局,短时间也难以改变,这就意味着更多危机的幽灵徘徊在多数发展中国家门口,而黎巴嫩和斯里兰卡未必是“唯二”的无妄之灾受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