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汤的出处来源、方解速记方歌口诀、主治功效
2023-05-24 19:51:38
0
出处来源(《伤寒论》)
药物组成:白头翁15g,黄柏、秦皮各12g,黄连6g。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治热毒壅结大肠之血痢。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脓血,赤多白少,肛门灼热,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本方专为热毒血痢而设。方中主药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辅以黄连清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湿热,秦皮清湿热,收涩止痢。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
药理研究:解热、降温,抗细菌,消炎,止痢。其中白头翁抗菌,抗阿米巴原虫和阴道滴虫;秦皮解热,抑菌;黄连、黄柏广谱抗菌,解热,消炎。
临床应用:为治热毒血痢之主方。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肛门灼热为据。若恶寒发热者,加葛根、荆芥、金银花、连翘,以解表清热;腹痛,里急后重明显者,加木香、槟榔、白芍,以行气滞,缓急止痛;赤痢偏重者,加赤芍、牡丹皮、地榆、以活血凉血;下痢呕吐,不食、食亦难下,名禁口痢,去黄柏,加太子参、石莲子、石斛、石葛蒲,以补胃阴、化湿浊,
开胃进食。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结肠炎等属热毒气滞者。
现代制剂:汤剂。
用量用法:水煎,一日一剂,饭前一小时分3次服。
使用注意:因药味苦寒,易败胃伤阳,应用时当中病即止,不宜多服久服。
本方歌诀:白头翁连秦皮柏,热毒赤痢便浓血,舌红苔黄脉弦数,腹痛后重肛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