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散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2023-06-18 14:05:01 0

蜘蛛散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蜘蛛散

《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1],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金匮阴狐疝:4)蜘蛛散方 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两

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注释:

[1]偏有小大:指阴囊两侧一大一小,病在偏大侧。

【功效配伍】蜘蛛散辛温散寒,通利气机。方中蜘蛛味苦微寒,破结利气,配桂枝之辛温散寒通阳,并引蜘蛛人足厥阴以散寒气。病急宜用散剂,病缓宜用丸剂。

上二味药,共研细末,取适量,用水冲服,一日二次;或用蜜做成丸剂服用。

【方证论治析】蜘蛛散治阴狐疝气,寒凝肝经证。症见阴囊偏大偏小,时上时下。但平时卧床休息,病情便可好转。

阴狐疝气,简称狐疝,为寒气凝结下焦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抵少腹绕阴器,若寒气凝结肝经,经气不利,气机不畅,则见阴囊偏大偏小,时上时下,变化不定,轻者少腹有坠胀感,重者由阴囊牵引少腹剧痛。治用蜘蛛散辛温散寒,通利气机。

【用方思路】蜘蛛有的品种有毒性,有的品种无毒,故宜慎用。有人提出用大黑蜘蛛,不用花蜘蛛;也有学者提出用袋蜘蛛,可供临床参考。阴狐疝气,又名狐疝、小肠气,其发生多由劳动努伤,或站立日久,或努力叫喊,致肝失疏泄,气机升降出人失调,小肠自腹股沟脱出坠入阴囊。此病轻者,卧床休息,小肠能从阴囊还纳于腹,暂时好转;若病重者,可形成肠嵌顿,出现肠梗阻,故须引起重视。临床用本方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慢性咽炎等疾病。

【医案举例】彭履祥医案:彭某,男,8岁,遂宁县安居区同盟公社一大队。1955年上半年就诊。主诉:患阴狐疝已有6年,阴囊肿大如小鸡蛋,其色不红,肿物时而偏左,时而偏右,患儿夜卧时肿物入于少腹,至白昼活动时肿物坠入阴囊,而且肿物时有疼痛感觉。几年来曾服一般疏肝解郁、利气止痛等治疝之药,但肿物依然出没无定,未见效果。患儿平素健康,饮食、二便如常,余无所苦,舌苔不黄,舌质不红,脉象弦缓。诊断:寒气凝结肝经之阴狐疝。治则:辛温通利,破结止痛。方药《金匮要略》蜘蛛散原方。大黑蜘蛛6枚(宜选屋檐上牵大蜘蛛网之大黑蜘蛛,每枚约为大拇指头大小,去其头足,若误用花蜘蛛则恐中毒),置瓷瓦上焙黄,干燥为末,桂枝9g。上二味共为散,每天用水酒一小杯,1次冲服3g,连服7天。效果:服药3天后疼痛缓解,7天后阴囊肿大及疼痛消失,阴狐疝痊愈,观察1年未见复发。至今健康。[彭履祥.蜘蛛散治阴狐疝验案一例.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1,(2):18.]

关键字:  蜘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