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战“疫”进行时,这些社区青年汇社工解锁了“新”身份
继核酸检测志愿者、流调员后,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绿地花都苑社区青年汇社工张宇又“解锁”了新身份——蔬菜售卖员。
面对北京本轮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不少社区青年汇社工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转换身份,活跃在核酸采集、信息登记、秩序维护、数据排查、居家保障等防控一线。
张宇搭建的社区便民销售平台在上线一周多的时间里,有1100余居民加入其中,累计订购蔬菜4000余斤,糕点1300余份,爱心企业也根据订单需求努力备货。
“我们为居民增加一个买菜的渠道,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一个对接的窗口,”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张宇发现,疫情期间很多居民通过各种微信群接龙购买蔬菜,导致很多人的微信里聚集了大量的群和接龙信息。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多,有的居民会忘记曾在哪里登记过什么信息,商家更是难以处理每日大量的订购信息。
他开辟的线上平台将合作商家的商品信息上传到网页,社区居民通过微信网页订购所需的商品。每晚21时结束订购后,他将汇总的订购信息发送给商家,商家进行分拣并于次日将每户订购的商品配送至社区。
平台的上线,帮居民解决了实际问题,也为商户解决了滞销问题。张宇坦言,搭建了线上销售平台,连接了居民和商家,实现了信任与支持的“双向奔赴”,“我希望疫情期间,我们的社区生活更和谐,大家共渡难关。”
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弘善家园第三社区青年汇的社工刘璇则考虑到了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变身“女骑士”,在社区内奔忙。
弘善家园临时封控、管控期间,三个社区之间道路临时封闭,互不通行。刘璇常接到居民打来的电话,询问一家人临时被分别管控到不同的管理区域,紧急药品和物品无法送到彼此手中的问题。
向社区说明情况后,刘璇开始跨社区为居住在不同社区的特殊人群上门配送。有一次,家住弘善第三社区的张阿姨急着将孕后期专用的防止静脉曲张的物品送到住在弘善第一社区的儿媳手中。第一时间将物品送达后,刘璇还传授了自己的生育经验和心得,“我就住在楼上,如果临时出现紧急情况联系不到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随时上楼寻求帮助。”
从居民的守护者到社区防疫工作的“多面手”,不少青年汇社工积极为疫情防控出谋划策。
一直坚守在社区防疫第一线的昌平区龙腾苑六区社区青年汇社工陈媛媛,利用过期台历设计“信息采集架”,在其他采集架结构基础上,自行设计,手工制作,测试校准。在社区第四次核酸采集时,全部通道投入使用。15次全员核酸期间,陈媛媛最高采集记录达到单天采集93管,共计930人。
门头沟区绿岛家园社区青年汇社工唐雪还发挥“两新”青年群体联系优势,积极发动美团买菜“小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利用空余时间投入到隔离居民的环境消杀、垃圾清运工作中。
据了解,4月25日以来,北京市16区及经开区社区青年汇500余名社工加入到疫情防控中,累计服务时长约6万小时,累计发动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3000余人,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底色,构筑起坚实的“青春防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